一種雙粒子復合的Lp-a檢測試劑盒,它涉及醫學免疫體外診斷領域,它由R1試劑、R2試劑及校準品三部分組成,R1試劑的組成為:PH=7.0-7.6的磷酸鹽緩沖液30-80mmol/l、聚乙二醇6000-1000060-120mm/l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0-20mmol/L;R2試劑的組成為:羊抗人Lp-a多克隆抗體、聚苯乙烯膠乳包被、PH=7.0-7.6的磷酸鹽緩沖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等,校準品的組成為:0-10mg/l牛血清基質、疊氮鈉0.2-2.2%、吐溫-201-10%、牛血清白蛋白1-3%。它操作簡便、特異性好,大大提高了抗體的純度,最大限度避免了非特異反應,使結果準確性有了較大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學免疫體外診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粒子復合的Lp-a檢測試劑盒。
技術介紹
1963年Berg在血楽;脂蛋白電泳時發現β -脂蛋白部分有一種新的抗原成分,并與LDL結合,將此抗原成分命名為脂蛋白(a)。其后證實,Lp-a核心部分由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膽固醇脂等脂質和載脂蛋白B組成,結構類似LDL,但還含有一獨特的Apo (a),后者在其它任何脂蛋白中都不存在。研究表明,肝臟是合成Apo (a)的主要場所。Lp-a與LDL不一樣,并不是由VLDL轉化而來,也不能轉化為其它脂蛋白,系一類獨立的脂蛋白。人類Lp-a代謝的突出特征是,個體間Lp-a水平可相差100倍,但同一個體血漿Lp-a水平的變化則相 對較小。個體間LDL受體缺陷可影響Lp-a濃度,可能與體內Lp-a合成增加有關。Lp-a是冠心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而與吸煙、高血壓、LDL-C和HDL-C以及ApoA-I與ApoB等均無關。與其它脂蛋白或載脂蛋白相比,Lp-a與男性冠心病的關系尤為密切。血漿Lp-a的危險性臨界水平一般在O. 2 O. 3g/L,如超過> O. 30g/L則AS的危險性上升2倍,如同時伴有LDL-C上升,CHD的相對危險性上升5倍。且Lp-a水平越高,發生CHD則越早。Lp-a具有多基因遺傳特性,有CHD家族史者,Lp-a陽性率明顯高于無家族史者。膠乳顆粒增強比濁法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較為穩定、準確的體液蛋白均相免疫比濁檢測方法。PETIA法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散射比濁檢測法;另一種是透射比濁檢測法。這兩種方法的基本原理非常相似,都是在高分子膠乳微球的表面交聯單克隆抗體,當交聯有抗體的微球與抗原結合后,在短時間內會迅速聚集在一起,改變了反應液的散光性能或透光性能。而且,反應液散光性能或透光性能(即吸光度)的改變與被測抗原的濃度有較強的相關性,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反映被測抗原的濃度。PETIA檢測方法是在均相反應體系中進行抗原、抗體反應及結果的測定。抗原、抗體反應后,直接測定反應液的吸光度值,省卻了ELISA法反復孵育和洗板等煩瑣操作步驟,幾分鐘就能獲得結果,省時省力。此外,納米免疫比濁法操作步驟的簡化也相應地避免了許多人為操作因素和試劑、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擾,穩定性和重復性都較好,能較真實地反映被測物質的含量。免疫比濁法的靈敏度雖然比ELISA法差一些,但足于檢測到健康人血漿中許多標志蛋白的下限值,可完全滿足臨床檢測要求。由于血清Lp-a的含量低,其測定方法需要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由最初免疫電泳的定性檢測,到放射免疫、熒光免疫和酶免疫的定量檢測,以及到免疫比濁的自動化檢測,發展十分迅速。單向免疫擴散(SRID)、放射免疫測定法(RIA)、熒光免疫測定發(FIA)、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測定法(TRFIA)、酶聯免疫測定法(ELISA)、膠乳顆粒法、顆粒增強透射免疫比濁法(PETIA)、顆粒增強散射免疫比濁法(PENIA)。目前,免疫比濁法是最為普遍通用的方法,但是免疫比濁法最高檢測限只能達到30mg/l,線性只能達到800mg/l,在臨床應用上存在著局限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粒子復合的LP-a檢測試劑盒,它操作簡便、快速、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大大提高了抗體的純度,最大限度避免了非特異反應,使結果準確性有了較大提聞。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所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由Rl試劑、R2試劑及校準品三部分組成,Rl試劑的質量比組成為PH = 7. 0-7. 6的磷酸鹽緩沖液30-80mmol/l、聚乙二醇 6000-1000060-120mm/l 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10-20mmol/L ;R2 試劑的組成為羊抗人Lp-a多克隆抗體、聚苯乙烯膠乳包被、PH = 7. 0-7. 6的磷酸鹽緩沖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等,校準品的組成為0-10mg/l牛血清基質、疊氮鈉O. 2-2. 2%、吐溫-201-10%、牛血清白蛋白1_3%,上述百分比為牛血清基質體積用量的百分比。 所述的R2試劑中羊抗人Lp-a多克隆抗體和聚苯乙烯膠乳包被質量比為1/10-5/10。所述的R2試劑中抗體包被過程中,封閉液組分包括O. 5% -I. 5%脫脂奶粉、10-60mm的甘氨酸,膠乳稀釋液組分包括PH7. 0-7. 6磷酸鹽緩沖液30-80mmol/l,O. 5% -I. 5%脫脂奶粉,O. 9% NaN3。所述的R2試劑的制備過程為將190nm的聚苯乙烯膠乳粒子與45nm的聚苯乙烯膠乳粒子按照I : 4的比例混合,羊抗人Lp-a多克隆抗體和混合后的聚苯乙烯膠乳以30 100的質量比混合,緩沖液采用O. 02M的磷酸緩沖液,將兩者混勻后37°C吸附8小時,之后透析除去未連接上的抗體,加入封閉液O. I %脫脂奶粉和O. 2mm的甘氨酸,封閉2小時,離心去上清,用PH7. 4磷酸鹽緩沖液45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0. 2mmol/l,0. 05%脫脂奶粉,O. 9% NaN3稀釋至O. 18% ;所述的校準品制備過程為將經過處理的牛血清,加入BAS 0.1%, NaN3 O. 9%得到校準品稀釋液;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操作簡便、快速、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大大提高了抗體的純度,最大限度避免了非特異反應,使結果準確性有了較大提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中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具體實施方式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它由Rl試劑、R2試劑及校準品三部分組成,Rl試劑的質量比組成為PH = 7. 0-7. 6的磷酸鹽緩沖液30-80mmol/l、聚乙二醇6000-10000 60-120mm/l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0-20mmol/L ;R2試劑的組成為羊抗人Lp-a多克隆抗體、聚苯乙烯膠乳包被、PH = 7. 0-7. 6的磷酸鹽緩沖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等,校準品的組成為0-10mg/l牛血清基質、疊氮鈉O. 2-2. 2%、吐溫-201-10%、牛血清白蛋白1_3%,上述百分比為牛血清基質體積用量的百分比。所述的R2試劑中羊抗人Lp-a多克隆抗體和聚苯乙烯膠乳包被質量比為1/10-5/10。所述的R2試劑中抗體包被過程中,封閉液組分包括O. 5% -I. 5%脫脂奶粉、10-60mm的甘氨酸,膠乳稀釋液組分包括PH7. 0-7. 6磷酸鹽緩沖液30-80mmol/l,O. 5% -I. 5%脫脂奶粉,O. 9% NaN3。所述的R2試劑的制備過程為將190nm的聚苯乙烯膠乳粒子與45nm的聚苯乙烯膠乳粒子按照I : 4的比例混合,羊抗人Lp-a多克隆抗體和混合后的聚苯乙烯膠乳以30 100的質量比混合,緩沖液采用O. 02M的磷酸緩沖液,將兩者混勻后37°C吸附8小時,之后透析除去未連接上的抗體,加入封閉液O. I %脫脂奶粉和O. 2mm的甘氨酸,封閉2小時,離心去上清,用PH7. 4磷酸鹽緩沖液45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0. 2mmol/l,0. 05%脫脂奶粉,O. 9% NaN3稀釋至O. 18% ;所述的校準品制備過程為將經過處理的牛血清,加入BAS 0.1%, NaN3 O. 9%得到校準品稀釋液; 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操作簡便、快速、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粒子復合的Lp(a)檢測試劑盒,其特征在于它由R1試劑、R2試劑及校準品三部分組成,R1試劑質量比的組成為:PH=7.0?7.6的磷酸鹽緩沖液30?80mmol/l、聚乙二醇6000?1000060?120mm/l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0?20mmol/L;R2試劑的組成為:羊抗人Lp?a多克隆抗體、聚苯乙烯膠乳包被、PH=7.0?7.6的磷酸鹽緩沖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等,校準品的組成為:0?10mg/l牛血清基質、疊氮鈉0.2?2.2%、吐溫?20?1?10%、牛血清白蛋白1?3%,上述百分比為牛血清基質體積用量的百分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房君江,李偉奇,張秀文,林清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