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池極片切斷設備及電池極片切斷方法,該設備包括:送料裝置,用于以相同的送料速度將順次疊置的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送出;切刀裝置,其設置在送料裝置的下游,包括刀架和固定在刀架上的切刀,刀架用于通過移動或自轉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并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支撐裝置,其與切刀裝置隔著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相對設置,以在切刀壓向第一隔膜時在第二隔膜下方支撐切刀;以及卷繞裝置,其設置在切刀裝置的下游,用于將第一隔膜、被切斷的極片和第二隔膜卷繞在一起。該設備能避免極片與切刀刀口粘貼和刀口污染,并避免極片的形變,還可以省略通過膠帶將極片與隔膜固定的步驟,簡化了電池的制作過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化學電源
,尤其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電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將極片與隔膜疊置卷繞在一起形成電芯的過程。該形成電芯的過程中,需要將極片切斷至需要的長度,并且需要將切斷后的極片的端部固定至隔膜。如圖I所示,來自送料裝置(未示出)的極片5’被切刀21’由上至下的動作而切斷,以具有需要的長度,并且每個切斷的極片5’的端部要通過膠帶9’固定至隔膜6’。可以理解,現有技術中,對極片5’進行切斷時,切刀21’的刀口直接接觸極片5’,而極片5’ 一般為軟金屬材料(如鋰或鋰合金),從而極片5’上的材料容易粘貼至刀口進而污染刀口。此外,如圖2所 示,由于極片5’較軟,切刀21’在切斷極片5’后向上運動時,還可能將切斷的極片5’的端部帶起,使之產生形變。并且如上文所述,每片極片5’都需要通過膠帶9’與隔膜6’固定,使得電池的制作過程更復雜。因此,需要提供一種,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池極片切斷設備,該電池極片切斷設備包括送料裝置,用于以相同的送料速度將順次疊置的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送出;切刀裝置,其設置在送料裝置的下游,包括刀架和固定在刀架上的切刀,該刀架用于通過移動或自轉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并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支撐裝置,其與切刀裝置隔著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相對設置,以在切刀壓向第一隔膜時在第二隔膜下方支撐切刀;以及卷繞裝置,其設置在切刀裝置的下游,用于將第一隔膜、被切斷的極片和第二隔膜卷繞在一起。進一步地,該送料裝置包括極片送料裝置,用于送出極片;第一隔膜送料裝置,用于送出第一隔膜,以將第一隔膜覆蓋在極片的一個表面上;第二隔膜送料裝置,用于送出第二隔膜,以將第二隔膜覆蓋在極片的另一個表面上;以及導向裝置,設置在第一隔膜送料裝置、極片送料裝置和第二隔膜送料裝置的下游,用于將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引導至下游。進一步地,該刀架為旋轉刀架,切刀固定在刀架的周緣上,該刀架設置成能夠通過自轉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且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時具有與第一隔膜相同的運動方向。進一步地,切刀的線速度與送料速度基本相同。進一步地,該設備還具有用于調節支撐裝置與切刀裝置之間的間隙的調節裝置。進一步地,支撐裝置包括主動轉輪,該主動轉輪的周緣抵靠第二隔膜,該主動轉輪的周緣的線速度設置成與第二隔膜的線速度相同。進一步地,支撐裝置包括從動轉輪,該從動轉輪的周緣抵靠第二隔膜,該從動轉輪由第二隔膜帶動而轉動。進一步地,支撐裝置還包括彈性調節構件,該彈性調節構件設置成施加可調節的彈力至轉輪而調節轉輪與第二隔膜之間的壓力。進一步地,刀架設置成能夠通過沿垂直于第一隔膜的方向移動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進一步地,切刀具有第一切刀平面、第二切刀平面和由第一切刀平面和第二切刀平面相交所形成的刀口。進一步地,切刀具有第一切刀弧面、第二切刀弧面和由第一切刀弧面和第二切刀弧面相交所形成的刀口,第一切刀弧面和第二切刀弧面均朝向切刀內部凹進。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電池極片切斷方法,該方法包括送料步驟,其中以相同的送料速度將順次疊置的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送出;切斷步驟,其中 在支撐第二隔膜的同時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以及卷繞步驟,其中將第一隔膜、被切斷的極片和第二隔膜卷繞在一起。進一步地,該方法使用電池極片切斷設備來實施,該電池極片切斷設備包括送料裝置,用于以相同的送料速度將順次疊置的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送出;切刀裝置,其設置在送料裝置的下游,包括刀架和固定在刀架上的切刀,該刀架用于通過移動或自轉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并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支撐裝置,其與切刀裝置隔著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相對設置,以在切刀壓向第一隔膜時在第二隔膜下方支撐切刀;以及卷繞裝置,其設置在切刀裝置的下游,用于將第一隔膜、被切斷的極片和第二隔膜卷繞在一起,其中,在送料步驟中,使送料裝置以相同的送料速度將順次疊置的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送出;在切斷步驟中,在使支撐裝置支撐第二隔膜的同時使刀架通過移動或自轉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并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在卷繞步驟中,使卷繞裝置將第一隔膜、被切斷的極片和第二隔膜卷繞在一起。進一步地,該刀架為旋轉刀架,切刀固定在刀架的周緣上,刀架設置成能夠通過自轉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且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時具有與第一隔膜相同的運動方向;在執行切斷步驟時,送料步驟不停止;切斷步驟包括在使支撐裝置支撐第二隔膜的同時使刀架自傳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并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且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時具有與第一隔膜相同的運動方向;繼續使刀架自傳而使切刀遠離第一隔膜。進一步地,刀架設置成能夠通過沿垂直于第一隔膜的方向移動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送料步驟在執行切斷步驟之前暫停執行,并在完成切斷步驟之后重新啟動;切斷步驟包括使刀架沿垂直于第一隔膜的方向移動而使切刀壓向第一隔膜并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移動刀架而使切刀遠離第一隔膜。進一步地,極片由鋰或鋰合金制成,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由多孔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的電池極片切斷設備中,切刀裝置中的切刀隨著刀架的移動或自轉而壓向第一隔膜,并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也就是,第一隔膜不斷,而極片斷,這是由于電池制作領域中,極片材料一般較軟,而隔膜的材料相對較硬,從而可以實現隔著隔膜將極片切斷),這就避免了極片與切刀的刀口的粘貼和刀口的污染,進而,由于刀口與極片沒有直接接觸,也不會在切刀切斷極片后向上運動時將極片的端部帶起,從而避免了極片的形變。另外,由于極片的材料較軟,使得使用本專利技術的電池極片切斷設備,在隔著第一隔膜將極片切斷的過程中即借助于刀口的壓力而實現了極片的端部(被切斷處)與隔膜的粘連,從而可以省略通過膠帶將極片與隔膜固定的步驟,簡化了電池的制作過程。同樣道理,使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電池極片切斷方法,在切斷步驟中,在支撐第二隔膜的同時隔著第一隔膜從第一隔膜側僅將極片切斷,避免了極片與切刀的刀口的粘貼和刀口的污染,進而,由于刀口與極片沒有直接接觸,也不會在切刀切斷極片后向上運動時將極片的端部帶起,從而避免了極片的形變。在隔著第一隔膜將極片切斷的過程中即實現了極片的端部(被切斷處)與隔膜的粘連,從而可以省略通過膠帶將極片與隔膜固定的步驟,簡化了電池的制作過程。在
技術實現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 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下列附圖在此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專利技術。附圖中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及其描述,用來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現有的電池制作過程中極片的切斷及極片與隔膜的固定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現有技術的電池制作過程中當切斷極片時切刀將極片端部帶起的示意圖;圖3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電池極片切斷設備的主視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電池極片切斷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極片切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極片切斷設備包括:送料裝置,用于以相同的送料速度將順次疊置的第一隔膜、極片和第二隔膜送出;切刀裝置,其設置在所述送料裝置的下游,包括刀架和固定在所述刀架上的切刀,所述刀架用于通過移動或自轉而使所述切刀壓向所述第一隔膜并隔著所述第一隔膜從所述第一隔膜側僅將所述極片切斷;支撐裝置,其與所述切刀裝置隔著所述第一隔膜、所述極片和所述第二隔膜相對設置,以在所述切刀壓向所述第一隔膜時在所述第二隔膜下方支撐所述切刀;以及卷繞裝置,其設置在所述切刀裝置的下游,用于將所述第一隔膜、被切斷的所述極片和所述第二隔膜卷繞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進添,常海濤,趙洋,蘇盛,張清順,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