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ED燈泡包含一個燈頭、一個燈罩、一個與該燈頭連接且容置于該燈罩中的散熱座、一個安裝于該散熱座上的發光二極管,及一個控制該發光二極管功率的功率控制單元,通過該散熱座安裝于燈頭上,使得本發明專利技術將主要的多余熱能由該散熱座傳導至該燈頭,而剩余的部分多余熱能則由空氣傳導熱輻射至燈罩外,總共具有兩條散熱路徑,且該散熱座容置于該燈罩中,并不外露于外部,因此解決使用者不小心觸摸而燙手的疑慮。此外,通過調整該功率控制單元可以提高該發光二極管的亮度,增加該LED燈泡的市場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燈具,特別是涉及一種LED燈泡。
技術介紹
以往的一種LED燈泡,例如中國臺灣專利第M383673號,是將多數個發光二極管安裝于兩塊彼此交錯的電路板上,該專利所述發光二極管間為彼此串聯,利用橋式整流進行電子分壓,所施加的電壓高、電流小,而無法提高每一個發光二極管的功率,該LED燈泡整體亮度弱,且其散熱路徑僅通過燈罩內充填有傳導熱量的氣體,但通過氣體來傳導熱量不但緩慢且效果有限,該LED燈泡仍有溫度過高而燙手的缺失。此外,前揭專利所述發光二極管彼此的光線會受到電路板干擾,無法有效將光線朝外傳遞。 為了改善散熱問題,以往的另一種LED燈泡是在燈頭與發光二極管間另外安裝一個散熱座,再將燈罩安裝于該散熱座上,但是,此種方式由于該散熱座外露于該LED燈泡外部,若使用者不小心觸摸該散熱座,除了有漏電疑慮,仍有溫度高而燙手的缺失。因此,一種可以解決散熱問題的LED燈泡為目前市場所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解決散熱問題的LED燈泡。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包含一燈頭、一燈罩、一散熱座、至少一發光二極管,及一功率控制單元。該燈罩安裝于該燈頭上,該散熱座與該燈頭連接且容置于該燈罩中,該散熱座包括一中空容室,該發光二極管安裝于該散熱座上,該功率控制單元安裝于該散熱座中空容室中,電連接該燈頭與該發光二極管,控制該發光二極管的功率。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該散熱座還包括一個供該發光二極管安裝的安裝板,及一個連接該安裝板周緣并延伸至該燈頭的延伸部。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該散熱座還包括一個位于該延伸部與該燈頭接觸的絕緣段。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還包含一個安裝于該散熱座末端的軟性電路板。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該LED燈泡包含二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所述發光二極管彼此間隔地安裝于該軟性電路板上。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該軟性電路板呈錐狀,所述發光二極管彼此呈錐狀排列。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位于該錐狀軟性電路板最末端的發光二極管的功率,高于其他發光二極管的功率。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該散熱座為鋁制成。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該散熱座為平板鋁板沖壓成形。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該散熱座還包括一位于該延伸部與該燈頭接觸的絕緣段,該絕緣段為氧化鋁。本專利技術的LED燈泡,該燈罩包括一個頂面、一個肩部,及多數個開設于該頂面與該肩部的對流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該散熱座安裝于燈頭上,因此本專利技術將主要的多余熱能由該散熱座傳導至該燈頭,而剩余的部分多余熱能則由空氣傳導熱輻射至燈罩外,總共具有兩條散熱路徑,且該散熱座容置于該燈罩中,并不外露于外部,因此解決使用者不小心觸摸而燙手的疑慮。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LED燈泡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2是本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個燈頭、一個燈罩、一個散熱座及一個發光二極管的立體圖; 圖3是本專利技術LED燈泡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I與圖2,本專利技術LED燈泡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個燈頭I、一個安裝于該燈頭I上的燈罩2、一個散熱座3、至少一個發光二極管4,及一個功率控制單兀5。該燈罩2包括一個頂面21、一個肩部22,及多數個開設于該頂面21與該肩部22的對流孔23,通過所述對流孔23將燈罩2內部的廢熱散出。該散熱座3與該燈頭I彼此緊配合地連接,因而可以將多余熱能傳導至該燈頭1,此外,該散熱座3容置于該燈罩2中,并不外露于外部,因此解決使用者不小心觸摸而燙手的疑慮。該散熱座3包括一個供該發光二極管4安裝的安裝板31、一個連接該安裝板31周緣并延伸至該燈頭I的延伸部32,及一個由該安裝板31與延伸部32共同圍繞定義的中空容室33,該安裝板31與該延伸部32彼此焊接連接,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散熱座3為鋁材質制成,且該延伸部32呈圓管狀。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LED燈泡包含數量為一個的發光二極管4,該發光二極管4安裝于該散熱座3的安裝板31上。該功率控制單元5通過導熱絕緣膠充填固定于該散熱座3的中空容室33中,達到絕緣不漏電且將功率控制單元5所散發的多余熱能傳遞至該散熱座3,以讓該功率控制單元5運作順暢,該功率控制單元5電連接該燈頭I與該發光二極管4,用于控制該發光二極管4的功率,調整該發光二極管4的亮度,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可調的功率范圍在3瓦到8瓦間,一般而言,功率為5瓦的發光二極管4出光亮度相當于功率為60瓦的鎢絲燈泡。由前述可知,該LED燈泡所產生的多余熱能,除了可以經由空氣沿光線出射方向傳導到燈罩2以外,還可以經由該散熱座3快速有效地將多余熱能傳導至燈頭1,也就是本專利技術總共具有兩條散熱路徑。此外,為了避免使用者燙手,該散熱座3并不外露于外部,因此解決使用者不小心觸摸而燙手的疑慮。更進一步說明的是,該散熱座3為鋁(Al)制成,且是使用平板鋁板沖壓成形,因此可以選用純鋁而非鋁合金材質,與鋁合金材質通過壓出或鋁擠型制成散熱座3相較,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使用平板鋁板沖壓成形可以提升散熱效率20至40百分比,因平板鋁板在沖壓后本身的細微孔洞會因為壓延而變大,平板鋁板則變薄,進而增加整體的表面積,而提升了散熱效率。其中,該散熱座3還包括一個位于該延伸部32與該燈頭I接觸的絕緣段34,該絕緣段34為氧化鋁(Al2O3)。參閱圖3,本專利技術LED燈泡的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構件與組裝方式大致相同,不同處在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還包含至少一個安裝于該散熱座3末端的軟性電路板6,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LED燈泡包含數量為兩個的軟性電路板6。在本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該LED燈泡包含數量為兩個以上的發光二極管4,所述發光二極管4彼此間隔地安裝于所述軟性電路板6上。更進一步詳述的是,所述軟性電路板6呈錐狀,所述發光二極管4彼此呈錐狀排列,因而所述發光二極管4彼此出光互不干擾,且為了讓該LED燈泡有較佳的出光分布,位于該錐狀軟性電路板6最末端的發光二極管4的功率,高于其他發光二極管4的功率,例如最末端的發光二極管4功率為2瓦,其他發光二極管4功率的總合為2瓦。 綜上所述,通過該散熱座3安裝于燈頭I上,因此可以將多余熱能傳導至該燈頭1,使得本專利技術將主要的多余熱能由該散熱座3傳導至該燈頭1,而剩余的部分多余熱能則由空氣傳導熱輻射至燈罩2外,總共具有兩條散熱路徑。且該散熱座3容置于該燈罩2中,并不外露于外部,因此解決使用者不小心觸摸而燙手的疑慮。此外,通過該功率控制單元5調整發光二極管4的亮度;以及將所述發光二極管4安裝于錐狀的軟性電路板6,讓該LED燈泡有較佳的出光分布,都可進一步增進該LED燈泡的效能與產品性,所以確實能達成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權利要求1.一種LED燈泡,包含一個燈頭,以及至少一個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該LED燈泡還包含一個燈罩、一個散熱座,及一個功率控制單元,該燈罩安裝于該燈頭上,該散熱座與該燈頭連接且容置于該燈罩中,該散熱座包括一中空容室,該發光二極管安裝于該散熱座上,該功率控制單元安裝于該散熱座的中空容室中,電連接該燈頭與該發光二極管,控制該發光二極管的功率。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該散熱座還包括一個供該發光二極管安裝的安裝板,及一個連接該安裝板周緣并延伸至該燈頭的延伸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ED燈泡,其特征在于該散熱座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燈泡,包含:一個燈頭,以及至少一個發光二極管,其特征在于:該LED燈泡還包含一個燈罩、一個散熱座,及一個功率控制單元,該燈罩安裝于該燈頭上,該散熱座與該燈頭連接且容置于該燈罩中,該散熱座包括一中空容室,該發光二極管安裝于該散熱座上,該功率控制單元安裝于該散熱座的中空容室中,電連接該燈頭與該發光二極管,控制該發光二極管的功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滿足,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金美家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