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壓電磁閥,包括電磁閥本體和液壓控制裝置;所述電磁閥本體包括設有液流通道的閥體和用于通斷液流通道的電磁式通斷組件;所述液壓控制裝置包括檢壓腔以及設置在所述檢壓腔內的用于封堵住液壓檢測孔的密封膜、抵接在密封膜上的傳動組件、靜觸頭、設置在傳動組件上的動觸頭、為傳動組件提供復位彈力的第一復位彈簧;所述閥體上設有連通檢壓腔與液流通道的液壓檢測孔;所述傳動組件在液流壓力和第一復位彈簧彈力作用下可在檢壓腔中往復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動觸頭使其和靜觸頭閉合或斷開。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在傳統電磁閥閥體上設置液壓控制裝置,并將兩者制成一體件,從而具有結構較為合理緊湊,性能穩定可靠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磁閥結構設計
,具體涉及一種水壓電磁閥。
技術介紹
傳統的水壓電磁閥,其結構一般包括電磁閥本體和與電磁閥本體中液體通道連通的水壓控制機構;但是現有水壓電磁閥的結構一般較為復雜,加工制造工藝繁瑣,且成本居聞不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較為合理緊湊,性能穩定可靠的水壓電磁閥。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壓電磁閥,包括電磁閥本體和液壓控制裝置;所述電磁閥本體包括設有液流通道的閥體和用于通斷液流通道的電磁式通斷組件;所述液壓控制裝置包括檢壓腔;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閥體上設有連通檢壓腔與液流通道的液壓檢測孔;所述液壓控制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檢壓腔內的用于封堵住液壓檢測孔的密封膜、抵接在密封膜上的傳動組件、靜觸頭、設置在傳動組件上的動觸頭、為傳動組件提供復位彈力的第一復位彈簧;所述傳動組件在液流壓力和第一復位彈簧彈力作用下可在檢壓腔中往復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動觸頭使其和靜觸頭閉合或斷開。上述方案中,所述液流通道包括進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液壓檢測孔連通進液通道和檢壓腔。上述方案中,所述閥體中還設有閥腔;所述電磁閥本體還包括位于閥腔中且設有調壓孔的隔膜組件、用于封堵調壓孔的密封塞、和用于驅動密封塞往復移動的電磁驅動組件。上述方案中,所述進液通道的出水口和進液通道的進水口均位于閥腔中,其所述進液通道的進水口位于進液通道的出水口中心處;所述隔膜組件隔斷所述進液通道的出水口和進液通道的進水口。上述方案中,所述電磁驅動組件包括電磁線圈、動鐵芯和用于為動鐵芯提供復位彈力的第二復位彈簧;所述密封塞固定在動鐵芯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復位彈簧抵接在動鐵芯的另一端上,并把密封塞抵壓在隔膜組件上。上述方案中,所述電磁驅動組件還包括用于把隔膜組件抵壓在出液通道進水口上的第三復位彈簧。上述方案中,所述液壓檢測孔設置在閥腔的壁體上,所述液壓控制裝置設置在閥腔的一側。上述方案中,所述液壓控制裝置包括用于把密封膜的外周邊緣壓接在閥體外壁上的第一壓座、與靜觸頭電連接的接線端子、用于把該接線端子壓接在第一壓座上的第二壓座和用于調節第一復位彈簧彈力的調節螺堵;所述第二壓座上設有調節螺孔,所述調節螺堵螺接在該調節螺孔中并抵接在第一復位彈簧上。上述方案中,所述傳動組件包括抵接在密封膜上的受力件和通過螺釘與受力件固定連接的傳動柱;所述第一壓座包括內凸形成的位于檢壓腔中的定位凸臺,該定位凸臺中心處設有滑孔;所述靜觸頭固定在該定位凸臺遠離液壓檢測孔的一端上;所述傳動柱穿過所述定位凸臺的滑孔,且在其遠離液壓檢測孔的一端設有外凸的環形凸臺,所述動觸頭設置在該環形凸臺接近液壓檢測孔的一側端上;所述調節螺堵依次位于傳動柱遠離液壓檢測孔的一側,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一端抵接在調節螺堵上,另一端抵接在傳動柱上。上述方案中,所述靜觸頭是橋式觸頭;所述動觸頭的形狀是環狀。本專利技術通過在傳統電磁閥閥體上設置液壓控制裝置,并將兩者制成一體件,從而具有結構較為合理緊湊,性能穩定可靠的優點。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水壓電磁閥的一種正視 圖3是圖2所示水壓電磁閥沿A-A線的剖視圖;圖4是圖I所示水壓電磁閥在移除液壓控制裝置后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水壓電磁閥的一種剖視圖;圖6是圖I所示水壓電磁閥的一種爆炸圖;圖7是圖I所示水壓電磁閥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爆炸圖。附圖所示標記為電磁閥本體1,隔膜組件11,調壓孔111,密封塞12,電磁驅動組件13,電磁線圈131,動鐵芯132,第二復位彈簧133,第三復位彈簧134,液壓控制裝置2,檢壓腔21,密封膜22,靜觸頭23,動觸頭24,第一復位彈簧25,第一壓座26,定位凸臺261,滑孔262,接線端子27,第二壓座28,調節螺孔281,調節螺堵29,閥體3,液流通道31,進液通道311,出水口 3111,出液通道312,進水口 3121,液壓檢測孔32,閥腔33,電磁式通斷組件4,傳動組件5,受力件51,螺釘52,傳動柱53,環形凸臺531。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圖I至圖7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水壓電磁閥的一種正視圖;圖3是圖2所示水壓電磁閥沿A-A線的剖視圖;圖4是圖I所示水壓電磁閥在移除液壓控制裝置后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水壓電磁閥的一種剖視圖;圖6是圖I所示水壓電磁閥的一種爆炸圖;圖7是圖I所示水壓電磁閥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爆炸圖。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水壓電磁閥,見圖I至圖7所示,包括電磁閥本體I和液壓控制裝置2。所述電磁閥本體I包括設有液流通道31的閥體3和用于通斷液流通道31的電磁式通斷組件4 ;所述閥體3上設有連通檢壓腔21與液流通道31的液壓檢測孔32。所述液壓控制裝置2包括檢壓腔21以及設置在所述檢壓腔21內的用于封堵住液壓檢測孔32的密封膜22、抵接在密封膜22上的傳動組件5、靜觸頭23、設置在傳動組件5上的動觸頭24、為傳動組件5提供復位彈力的第一復位彈簧25。所述傳動組件5在液流壓力和第一復位彈簧25彈力作用下可在檢壓腔21中往復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動觸頭24使其和靜觸頭23閉合或斷開。本實施例中,所述液流通道31包括進液通道311和出液通道312,所述液壓檢測孔32優選連通進液通道311和檢壓腔21。本實施例中,所述閥體3中還設有閥腔33 ;所述電磁閥本體I還包括位于閥腔33中且設有調壓孔111的隔膜組件11、用于封堵調壓孔111的密封塞12、和用于驅動密封塞12往復移動的電磁驅動組件13。所述進液通道311的出水口 3111和進液通道311的進水口 3121均位于閥·腔33中,其所述進液通道311的進水口 3121位于進液通道311的出水口3111中心處;所述隔膜組件11隔斷所述進液通道311的出水口 3111和進液通道311的進水 Π 3121。所述電磁驅動組件13包括電磁線圈131、動鐵芯132、用于為動鐵芯132提供復位彈力的第二復位彈簧133和用于把隔膜組件11抵壓在出液通道312進水口 3121上的第三復位彈簧134。所述密封塞12固定在動鐵芯132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復位彈簧133抵接在動鐵芯132的另一端上,并把密封塞12抵壓在隔膜組件11上。本實施例中,所述液壓檢測孔32設置在閥腔33的壁體上,所述液壓控制裝置2設置在閥腔33的一側。本實施例中,所述液壓控制裝置2還包括用于把密封膜22的外周邊緣壓接在閥體3外壁上的第一壓座26、與靜觸頭23電連接的接線端子27、用于把該接線端子27壓接在第一壓座26上的第二壓座28和用于調節第一復位彈簧25彈力的調節螺堵29 ;所述第二壓座28上設有調節螺孔281,所述調節螺堵29螺接在該調節螺孔281中并抵接在第一復位彈黃25上。本實施例中,所述傳動組件5包括抵接在密封膜22上的受力件51和通過螺釘52與受力件51固定連接的傳動柱53 ;所述第一壓座26包括內凸形成的位于檢壓腔21中的定位凸臺261,該定位凸臺261中心處設有滑孔262 ;所述靜觸頭23固定在該定位凸臺261遠離液壓檢測孔32的一端上;所述傳動柱53穿過所述定位凸臺261的滑孔262,且在其遠離液壓檢測孔32的一端設有外凸的環形凸臺531,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壓電磁閥,包括電磁閥本體(1)和液壓控制裝置(2);所述電磁閥本體(1)包括設有液流通道(31)的閥體(3)和用于通斷液流通道(31)的電磁式通斷組件(4);所述液壓控制裝置(2)包括檢壓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3)上設有連通檢壓腔(21)與液流通道(31)的液壓檢測孔(32);所述液壓控制裝置(2)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檢壓腔(21)內的用于封堵住液壓檢測孔(32)的密封膜(22)、抵接在密封膜(22)上的傳動組件(5)、靜觸頭(23)、設置在傳動組件(5)上的動觸頭(24)、為傳動組件(5)提供復位彈力的第一復位彈簧(25);所述傳動組件(5)在液流壓力和第一復位彈簧(25)彈力作用下可在檢壓腔(21)中往復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動觸頭(24)使其和靜觸頭(23)閉合或斷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建良,張文豪,張文璽,
申請(專利權)人:樂清市匯金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