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器抽氣系統,有水箱、便盆、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有上存水彎、下存水彎及在所述上存水彎與所述下存水彎之間的存氣排污通道,水箱內裝有排水閥、進水主體,所述進水主體上有浮筒,還具有抽氣裝置、導氣管,所述抽氣裝置上有抽氣罐及活塞體,所述抽氣罐上有抽氣孔,所述活塞體上有浮體部,在所述活塞體與所述抽氣罐之間有密封體,所述存氣排污通道上有抽氣口,所述導氣管連通所述抽氣孔與所述抽氣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便器抽氣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上下存水彎的雙水封便器抽氣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的普通便器都只有一個存水彎一個水封,在排污管道的過球直徑超過5cm的情況下,很難使便器在用水量為3升時仍能沖洗干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排污管道的過球直徑超過5cm的情況下仍能節水的便器抽氣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便器抽氣系統,有水箱、便盆、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有上存水彎、下存水彎及在所述上存水彎與所述下存水彎之間的存氣排污通道,水箱內裝有排水閥、進水主體,所述進水主體上有浮筒,其特征在于還具有抽氣裝置、導氣管,所述抽氣裝置上有抽氣罐及活塞體,所述抽氣罐上有抽氣孔,所述活塞體上有浮體部,在所述活塞體與所述抽氣罐之間有密封體,所述存氣排污通道上有抽氣口,所述導氣管連通所述抽氣孔與所述抽氣口 ;所述抽氣罐安裝在所述進水主體上,所述活塞體安裝在所述抽氣罐下方,所述活塞體能在一定范圍內沿著所述抽氣罐上下活動;當水箱進水時,所述浮體部使所述活塞體上移,所述抽氣罐內的空氣通過所述導氣管被推壓向所述存氣排污通道,當水箱排水時,所述活塞體下移,所述存氣排污通道內的空氣通過所述導氣管被抽向所述抽氣罐內;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改進,其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抽氣罐上有上限位凸沿,所述活塞體上有盛水腔、下限位凸部,所述進水主體上有下限位體,所述抽氣罐的下部在所述盛水腔中,所述盛水腔中有液態流體,所述密封體為所述液態流體;當所述活塞體下移至一定位置時,所述下限位凸部會被所述下限位體頂住,所述抽氣罐的下部仍在所述盛水腔中,當所述活塞體上移至一定位置時,所述活塞體會被所述上限位凸沿擋?。蛔鳛楸緦@夹g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改進,其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抽氣罐上有上限位柱,下限位丁,所述活塞體上有下限位凸沿,所述密封體為軟性膠體;當所述活塞體下移至一定位置時,所述下限位凸沿會被所述下限位丁頂住,當所述活塞體上移至一定位置時,所述活塞體會被所述上限位柱擋??;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改進,其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進水主體上有加水孔,所述抽氣罐上有加水腔,所述加水腔上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孔在所述加水腔上方,所述加水口在所述盛水腔上方,所述活塞體上移到最高位時所述盛水腔的上端高于所述浮筒上端;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改進,其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活塞體上移到最高位時所述盛水腔的上端高于所述浮筒上端,所述液態流體為水;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改進,其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活塞體上移到最高位時所述盛水腔的上端高于所述浮筒上端,所述液態流體為油性液態流體;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改進,其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活塞體上移到最高位時所述盛水腔的上端不高于所述浮筒上端;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改進,其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活塞體下移到最低位時所述抽氣罐的容積與所述活塞體上移到最高位時所述抽氣罐的容積之差不少于所述存氣排污通道的容積與所述導氣管的容積之和;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改進,其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活塞體上移到最高位時所述抽氣罐的容積不少于所述存氣排污通道的容積與所述導氣管的容積之和的30%。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節水,在用水量為3升排污管道的過球直徑超過5cm的情況下,仍能沖洗干凈。附圖說明圖I (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抽氣罐正面主視圖。圖I (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抽氣罐反面左視圖。圖I (c)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抽氣罐反面右視圖。圖2(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活塞體主視圖。圖2(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活塞體側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導氣管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水箱示意圖。圖5(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進水主體示意圖。圖5(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正面示意圖。圖5(c)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背面示意圖。圖6(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有水時的各部件的狀態的正面示意圖。圖6(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有水時的各部件的狀態的背面示意圖。圖7(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排水時的各部件的狀態的正面示意圖。圖7(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排水時的各部件的狀態的背面示意圖。圖8(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有水時的各部件的在水箱中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圖8(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排水時的各部件的在水箱中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俯視圖。圖10(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進水時圖9中的A—A劑面意圖。圖10(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在水箱進水時圖9中的B-B剖面示意圖。圖11 (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進水結束時圖9中的A—A劑面不意圖。圖11 (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在水箱進水結束時圖9中的B-B剖面示意圖。圖12(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排水時圖9中的A—A劑面意圖。 圖12(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在水箱排水時圖9中的B-B剖面示意圖。圖13(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的在水箱排水將結束時圖9中的A—A劑面不意圖。圖13 (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在水箱排水將結束時圖9中的B-B剖面示意圖。圖14(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活塞體主視圖。圖14(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活塞體側視圖。圖15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導氣管示意圖。圖16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水箱示意圖。圖17(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在水箱有水時的各部件的狀態的正面示意圖。圖17(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在水箱有水時的各部件的狀態的背面示意圖。圖18(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在水箱排水時的各部件的狀態的正面示意圖。圖18(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在水箱排水時的各部件的狀態的背面示意圖。圖19(a)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在水箱有水時的各部件的在水箱中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圖19(b)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在水箱排水時的各部件的在水箱中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圖20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在水箱進水結束時圖9中的A—A劑面意圖。圖21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二的在水箱排水將結束時圖9中的A—A劑面不意圖。圖22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三的抽氣裝置的在水箱進水結束時的剖面示意圖。圖23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三的抽氣裝置的在水箱排水將結束時的剖面示意圖。圖24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四的活塞體上移到最高位時盛水腔與浮筒的相對位置示意圖。圖25是本專利技術的便器抽氣系統的帶有配重塊的活塞體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參閱圖I (a)、圖I (b)、圖I (C),在抽氣罐I上有抽氣管2、上限位凸沿3、加水腔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器抽氣系統,有水箱、便盆、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有上存水彎、下存水彎及在所述上存水彎與所述下存水彎之間的存氣排污通道,水箱內裝有排水閥、進水主體,所述進水主體上有浮筒,其特征在于:還具有抽氣裝置、導氣管,所述抽氣裝置上有抽氣罐及活塞體,所述抽氣罐上有抽氣孔,所述活塞體上有浮體部,在所述活塞體與所述抽氣罐之間有密封體,所述存氣排污通道上有抽氣口,所述導氣管連通所述抽氣孔與所述抽氣口;所述抽氣罐安裝在所述進水主體上,所述活塞體安裝在所述抽氣罐下方,所述活塞體能在一定范圍內沿著所述抽氣罐上下活動;當水箱進水時,所述浮體部使所述活塞體上移,所述抽氣罐內的空氣通過所述導氣管被推壓向所述存氣排污通道,當水箱排水時,所述活塞體下移,所述存氣排污通道內的空氣通過所述導氣管被抽向所述抽氣罐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虞君道,
申請(專利權)人:虞君道,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