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洗衣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有除菌裝置的洗衣機及其除菌控制方法。所述帶有除菌裝置的洗衣機,在洗衣機的洗滌桶上設有用于洗滌桶內的水進行循環流動的管路,所述管路設于洗滌桶的外部,所述管路的入口設置在洗滌桶的底部,所述管路上從管路的入口端到管路的出口端依次設有用于過濾線屑的過濾裝置、用于使洗滌桶內的水進行循環流動的循環水泵、以及用于殺死流經循環管路的循環水中的細菌的除菌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帶有除菌裝置的洗衣機避免了紫外線直接照射洗衣機及衣物造成的衣物褪色及洗衣機部件老化等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殺菌效率高,能耗低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洗衣機領域,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衣服床單等物品隨著人們日常穿著使用,其上面會粘附滋生一些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不同的衣服混洗,其上所攜帶的微生物還會造成交叉污染,這些都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迫切需要一種除菌洗衣機,在清潔衣物的同時,能夠除掉上面的細菌等微生物。CN201110171415. I的專利申請提供一種滅菌洗衣機,包括外殼、滾筒,所述外殼上在所述滾筒裝衣側設有圓門,所述圓門包括一個主門和一個副門,所述主門包括一個由透明板圍成的密封空腔,該空腔內設有紫外線管,所述副門可將所述主門覆蓋,該副門包括 一層金屬板,該金屬板內表面設有鏡面;所述副門和主門通過轉軸連接配合。CN 201120133767. 3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紫外線殺菌洗衣機,該紫外線殺菌洗衣機包括殼體、內筒,所述內筒的端口環與殼體的連接處設有紫外線發光裝置,利用紫外線殺菌的原理對洗衣機所洗的衣物和洗衣機進行殺菌。CN 200810024003. 3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具有紫外線殺菌功能的滾筒洗衣機,包括洗衣機殼體、設置在殼體內的滾筒框、設置在滾筒框內的滾筒、排水裝置和電機;在殼體上設有洗衣機門,在洗衣機門的四周結合處設有密封橡膠圈;在密封橡膠圈上設有一組與電源連接的紫外線殺菌燈;紫外線殺菌燈包括燈殼體、紫外線燈體、反射器和紫外線燈蓋,紫外線燈體安裝在反射器內,反射器的一端設有紫外線射出的開口,另一端設有與電源連接的連接器;反射器設置在燈殼體內;紫外線燈蓋安裝在燈殼體端部并位于開口處。CN 200620062483. 9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紫外線殺菌洗衣機,它包括洗衣機機蓋、紫外線殺菌消毒燈通過導線分別與控制開關和程序控制電腦板連接,在所述洗衣機機蓋底面設有紫外線殺菌消毒燈,在所述紫外線殺菌消毒燈外面設有防護罩金屬網。上述專利及現有技術的洗衣機紫外線除菌方法主要是將紫外線燈裝在洗衣機門框或上蓋等部位,在洗衣過程中,利用紫外線直接照射衣物及洗滌水的方式進行除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紫外線直接照射衣物及洗衣機內部件,容易造成衣物變色以及洗衣機零部件老化等問題。另外紫外線容易泄露,可能對使用者造成一定的損傷。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帶有除菌裝置的洗衣機,所述洗衣機既具有良好的除菌效果,又能避免紫外線對衣物、洗衣機以及用戶造成的負面問題。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前面所述的帶有除菌裝置的洗衣機的除菌控制方法。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特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除菌裝置的洗衣機,在洗衣機的洗滌桶上設有用于洗滌桶內的水進行循環流動的管路,所述管路位于洗滌桶的外部,所述管路的入口設置在洗滌桶的底部,所述管路上從管路的入口端到管路的出口端依次設有用于過濾線屑的過濾裝置、用于使洗滌桶內的水進行循環流動的循環水泵、以及用于殺死流經循環管路的循環水中的細菌的除菌裝置。本專利技術在現有技術的洗衣機上增加了一個除菌系統,在循環水泵的驅動下洗滌桶內的水進入管路,先經過過濾裝置濾去線屑等雜物,然后送入除菌裝置,此時水中攜帶的細菌被除菌裝置滅殺,水再經管路回到洗衣機洗滌筒中。此過程循環進行,不斷將洗滌桶內的水送到除菌裝置中進行細菌滅殺,使水中細菌密度不斷降低,直至所有細菌幾乎全部被殺死。優選的,所述管路的出口設于洗衣機的水位線處。所述過濾裝置為可拆卸的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孔徑為O. 5-3_。本專利技術采用小孔 徑的過濾裝置,過濾掉洗衣過程中產生的線屑等雜物,防止這些雜物進入除菌裝置影響殺菌效果或者堵塞除菌裝置。所述過濾裝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管路中,方便用戶取下清理其中的雜物。所述除菌裝置包括管狀外殼以及設置于管狀外殼內的紫外線燈管,所述紫外線燈管和管狀外殼之間留有用于循環水流過的通道。優選的,所述管狀外殼包括圓管狀外殼、橢圓管狀外殼以及方形外殼,所述紫外線燈管包括棒狀紫外線燈管、螺旋狀紫外線燈管、以及U形紫外線燈管;最優選的,所述管狀外殼為圓管狀外殼,所述紫外線燈管為棒狀紫外線燈管,圓管狀外殼與棒狀紫外線燈管為同軸心安裝,棒狀紫外線燈管和圓管狀外殼之間留有用于循環水流過的環狀通道。所述管狀外殼內紫外線燈管的長度為管狀外殼長度的1/2 5/6。所述紫外線燈管和管狀外殼之間的用于循環水流過的通道的橫截面積不小于管路的橫截面積。優選的,所述通道的橫截面積為管路橫截面積的廣1.5倍。本專利技術的除菌裝置結構簡單,在管狀外殼內設一只或幾只紫外線燈管,紫外線燈管和管狀外殼之間留有水流過的通道,水以一定的速率流在管狀外殼內流過,燈管發出的紫外線將水中攜帶的細菌照射滅殺。當紫外線燈管被固定在管狀外殼內的軸心位置時,紫外線滅菌的效率和效果最好。另外,本專利技術中通道的橫截面積不小于管路的橫截面積,目的是確保流經除菌裝置的阻力在可控制的范圍內,避免因通道的橫截面積過小造成阻力增大,從而引起水的流速慢滅菌效率低的問題,以及阻力增大造成對除菌裝置消耗過快的問題。所述除菌裝置內水的流速為5-15cm/s,優選的,所述除菌裝置內水的流速為10_15cm/so所述管狀外殼以及用于固定紫外線燈管的固定裝置為抗紫外線材料,優選的,所述抗紫外線材料為不銹鋼。所述抗紫外線材料指能阻擋紫外線穿透及耐紫外線照射的材料。所述除菌裝置的管狀外殼以及用于固定紫外線燈管的固定裝置都采用能阻擋紫外線穿透及耐紫外線照射的抗紫外線材料制作,以避免紫外線泄露,保證殺菌裝置的使用壽命。所述紫外線燈管所發的紫外光的波長為200_280nm,優選的,所述紫外線燈管所發的紫外光的波長為250nm 270nm,最優選的,所述紫外線燈管所發的紫外光的波長為254nm。紫外線殺菌主要是利用波長范圍200nm 280nm的C波段的紫外線破壞微生物機體細胞中的DNA或RNA,使微生物失去生存能力或繁殖能力,從而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使用一定強度的C波段紫外線照射一定流速的水流,能夠將水中的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以及其他病原體直接殺死。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循環水泵及除菌裝置的開啟關閉由洗衣機內設定的主程序以及除菌程序控制。主程序可供用戶選擇開啟除菌功能或者不開啟除菌功能。使用除菌功能時,除菌程序又可分成以下幾種除菌控制方法供使用者選擇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根據前面所述的洗衣機的除菌控制方法,在洗滌程序和漂洗程序運行時,除菌裝置運行;在脫水程序運行時,除菌裝置停止運行。 上述除菌控制方法在洗衣機的洗滌程序運行后,衣物上的細菌已開始被洗下,此時除菌程序開始工作。隨著洗滌及除菌程序進行,衣物上的細菌不斷被洗下并殺死。除菌程序的運行貫穿洗滌及漂洗全過程。此方案殺菌最為徹底。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另一種根據前面所述的洗衣機的除菌控制方法,在漂洗程序運行時,除菌裝置運行,在洗滌程序和脫水程序運行時,除菌裝置停止運行。上述除菌控制方法只在漂洗過程中運行除菌程序。洗衣機洗滌程序結束后,衣物上的細菌已被洗下,但部分細菌會再次粘附到衣物上。洗衣機排水時一部分細菌會隨著水流排出,但粘附到衣物上的細菌不能排出。因此,在漂洗過程中運行除菌程序,將殘存的細菌洗下并殺滅。此方案可以降低能耗,延長殺菌裝置使用壽命。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再一種根據前面所述的洗衣機的除菌控制方法,在最后一次漂洗程序運行時,除菌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除菌裝置的洗衣機,其特征在于,在洗衣機的洗滌桶(1)上設有用于洗滌桶內的水進行循環流動的管路(2),所述管路(2)設于洗滌桶的外部,所述管路的入口設置在洗滌桶的底部,所述管路上從管路的入口端到管路的出口端依次設有用于過濾線屑的過濾裝置(3)、用于使洗滌桶內的水進行循環流動的循環水泵(4)、以及用于殺死流經循環管路的循環水中的細菌的除菌裝置(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單世強,許升,鄧金柱,楊旭光,
申請(專利權)人: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