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粗碎的的凹土粉加水混合,用三輥進行擠壓,得片狀凹土;(2)片狀凹土堆放,片狀凹土和水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分散劑組合物,高速攪拌,得懸浮液;(3)懸浮液靜置,壓濾分離,得濾餅;(4)濾餅烘干,破碎,再加入硅烷偶聯劑進行氣流粉碎,得PET成核增強劑;(5)將PET成核增強劑與PET基料、白油高速混合均勻,通過造粒機擠出造粒,得PET成核增強母粒。本發明專利技術的PET成核增強母粒與PET相容性好,提高PET的結晶速度,并且增加PET的強度,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方法,特別是涉及功能凹土作為PET成核增強劑的生產方法。
技術介紹
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優良的耐熱性、電絕緣性、耐化學藥品性等優良性能,并且擁有較低的生產成本和較高的性價比,因而PET廣泛被應用于合成纖維、薄膜和工程塑料等領域。但是PET作為工程塑料使用時,由于結晶速率慢、注塑時模具溫度高和受熱尺寸穩定性差等缺點,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上的應用。近年來,隨著江蘇-安徽豐富凹土資源的研究與開發,凹土這種具有棒狀晶體結構的富鎂娃酸鹽逐漸被人們認識。凹土晶體形狀為棒狀(針狀、纖維狀),直徑為20 50nm,長為50(Tl500nm,屬2 I型粘土礦物,即兩層硅氧四面體,一層鋁氧八面體,其分子式為 Mg5Si8O20 (HO)2 (OH2) 44H20 ;凹土棒晶內部多孔道,比表面積大,可達200m2/g以上,并且表面富含大量羥基。天然凹土是由一簇簇晶束組成,難以發揮其納米屬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方法,通過該生產方法得到的成核增強母粒在PET改性中,提高了 PET的結晶速率、強度和尺寸穩定性。本專利技術的解決方案是該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粗碎的粒徑=40目的凹土粉加水混合至水分質量含量45±2%,用間距=3mm的三輥進行擠壓,得片狀凹土; (2)經步驟(I)處理后的片狀凹土堆放超過24小時,片狀凹土和水按土水比I: 10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相當于片狀凹土質量的2%的分散劑組合物,高速攪拌3小時,得懸浮液;其中,分散劑組合物為六偏磷酸鈉或多聚磷酸鈉與小分子量聚丙烯酰胺I : I的混合物; (3)經步驟(2)處理后的懸浮液靜置,壓濾分離,得濾餅; (4)經步驟(3)處理后的濾餅90°C烘干至水分小于2%,破碎,再加入其質量5%的硅烷偶聯劑進行氣流粉碎,得到PET成核增強劑; (5)將步驟(4)所得PET成核增強劑與PET基料、白油按質量比例10 85 5高速混合均勻,通過雙螺桿造粒機擠出造粒,得PET成核增強母粒。其中,所述凹土原材料為白云石型,凹土純度超過60%。其中,硅烷偶聯劑為KH-560。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該PET成核增強母粒用于PET改性,尤其是非玻纖增強PET改性,可有效提高PET的結晶速度,增加PET的強度,改善PET各種力學性能;2、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原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廉,制造PET成核增強母粒工藝簡單。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這些實施例不能理解為是對技術方案的限制。實施例依以下步驟生產PET成核增強母粒 (1)粗碎的粒徑=40目的凹土粉加水混合至水分質量含量45±2%,用間距=3mm的三輥進行擠壓,得片狀凹土; (2)經步驟(I)處理后的片狀凹土堆放超過24小時,片狀凹土和水按土水比I: 10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相當于片狀凹土質量的2%的分散劑組合物,高速攪拌3小時,得懸浮液;其中,分散劑組合物為六偏磷酸鈉或多聚磷酸鈉與小分子量聚丙烯酰胺I : I的混合物; (3)經步驟(2)處理后的懸浮液靜置,壓濾分離,得濾餅; (4)經步驟(3)處理后的濾餅90°C烘干至水分小于2%,破碎,再加入其質量5%的硅烷偶聯劑KH-560進行氣流粉碎,得到PET成核增強劑; (5)將步驟(4)所得PET成核增強劑與PET基料、白油按質量比例10 85 5高速混合均勻,通過雙螺桿造粒機擠出造粒,得PET成核增強母粒。 對比例I :將實施例所得到的PET成核增強母粒按質量5%添加到PET中,再添加1%助劑,混合,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混合造粒,注塑成型,制取試樣I,經24h松弛后進行性能測試,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I所示。對比例2 :將實施例所得到的PET成核增強母粒按質量5%添加到PET中,再添加30%玻璃纖維、1%助劑,混合,經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混合造粒,注塑成型,制取試樣2,經24h松弛后進行性能測試,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I所示。對比例3 :將實例所得到的PET成核增強母粒按質量5%添加到PET中,再添加14%阻燃劑、30%玻璃纖維、1%助劑,混合,經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混合造粒,注塑成型,制取試樣3,經24h松弛后進行性能測試,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I所示。表I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測試結果權利要求1.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粗碎的粒徑=40目的凹土粉加水混合至水分質量含量45±2%,用間距=3mm的三輥進行擠壓,得片狀凹土; (2)經步驟(I)處理后的片狀凹土堆放超過24小時,片狀凹土和水按土水比I: 10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相當于片狀凹土質量的2%的分散劑組合物,高速攪拌3小時,得懸浮液;其中,分散劑組合物為六偏磷酸鈉或多聚磷酸鈉與小分子量聚丙烯酰胺I : I的混合物; (3)經步驟(2)處理后的懸浮液靜置,壓濾分離,得濾餅; (4)經步驟(3)處理后的濾餅90°C烘干至水分小于2%,破碎,再加入其質量5%的硅烷偶聯劑進行氣流粉碎,得到PET成核增強劑; (5)將步驟(4)所得PET成核增強劑與PET基料、白油按質量比例10 85 5高速混合均勻,通過雙螺桿造粒機擠出造粒,得PET成核增強母粒。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土原材料為白云石型,凹土純度超過60%。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硅烷偶聯劑為KH-560。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粗碎的的凹土粉加水混合,用三輥進行擠壓,得片狀凹土;(2)片狀凹土堆放,片狀凹土和水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分散劑組合物,高速攪拌,得懸浮液;(3)懸浮液靜置,壓濾分離,得濾餅;(4)濾餅烘干,破碎,再加入硅烷偶聯劑進行氣流粉碎,得PET成核增強劑;(5)將PET成核增強劑與PET基料、白油高速混合均勻,通過造粒機擠出造粒,得PET成核增強母粒。本專利技術的PET成核增強母粒與PET相容性好,提高PET的結晶速度,并且增加PET的強度,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文檔編號C08L67/02GK102796356SQ20121030735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專利技術者沈培友, 劉文霞, 林作川, 嚴華海, 張善志, 孫朝琴 申請人:江蘇玖川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PET成核增強母粒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粗碎的粒徑≦40目的凹土粉加水混合至水分質量含量45±2%,用間距≦3mm的三輥進行擠壓,得片狀凹土;(2)經步驟(1)處理后的片狀凹土堆放超過24小時,片狀凹土和水按土水比1︰10放入不銹鋼打漿池,再加相當于片狀凹土質量的2%的分散劑組合物,高速攪拌3小時,得懸浮液;其中,分散劑組合物為六偏磷酸鈉或多聚磷酸鈉與小分子量聚丙烯酰胺1︰1的混合物;(3)經步驟(2)處理后的懸浮液靜置,壓濾分離,得濾餅;(4)經步驟(3)處理后的濾餅90℃烘干至水分小于2%,破碎,再加入其質量5%的硅烷偶聯劑進行氣流粉碎,得到PET成核增強劑;(5)將步驟(4)所得PET成核增強劑與PET基料、白油按質量比例10︰85︰5高速混合均勻,通過雙螺桿造粒機擠出造粒,得PET成核增強母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培友,劉文霞,林作川,嚴華海,張善志,孫朝琴,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玖川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