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動往復鋸,包括機殼和作為動力源的電機,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固定有鋸片的往復桿相聯動,傳動機構有兩個,結構相同、并列設置,各傳動機構包括與電機的輸出端聯動的大齒輪,與大齒輪中心固定的曲軸,以及設置在曲軸外周的擺桿軸承,兩個大齒輪分別設置在電機的輸出端末端兩側;固定有鋸片的往復桿也有兩個,各傳動機構中的擺桿軸承連接各自的往復桿。由于電機能同時拖動兩個大齒輪,使得兩個鋸片始終作方向相反的運動,由此機器同時承受兩個方向相反的力,使機器承受外力的合力幾乎為零而不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故由切割引起的振動明顯下降,使得切割平穩,效率高,操作安全;通過改變曲軸主體和軸承內圈的相對位置和角度,使得鋸片具有兩個不同的工作行程,以使同一往復鋸可同時滿足不同質地的工件的切割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往復鋸,尤其是一種具有雙鋸片可實現雙行程的電動往復鋸。
技術介紹
電動往復鋸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工具,廣泛應用于汽車、傳播、木模、裝潢、皮革等行業,通過鋸片的直線往復運動對工件進行切割。往復鋸的切割對象可以是木材、金屬或者這些材料的混合,由于切割對象比較廣,而且攜帶方便,適合于家裝等場合。常用的往復鋸都是單鋸片的,將電機的旋轉運動通過各種不同的傳動機構,如偏心輪、擺桿等,轉化為往復桿的往復運動,可參見授權公告號為CN202097463U的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582802Y的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877933Y的中國專利等。往復桿 作往復運動時,必然使整個往復鋸產生Y軸、X軸方向上的振動。為消除此振動,可以通過在Y軸方向上配置平衡塊,然而現有的往復鋸僅憑此平衡塊很難配到位,并且一般具有針對不同工作要求而進行調速的調速機構,當調節成不同的速度時就更難配準平衡量,并且在X軸方向上比Y軸方向上更不容易配置平衡塊。此外,由于鋸片為單方向切割,經常產生類似“后坐力”的沖擊現象,此后坐力完全由往復鋸的底座來承受。這是由于鋸片在切割工件的同時,工件對其有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的后果是操作者很難很準確地操控往復鋸,在操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跳動等現象,難以在工作時保持平衡,對被切割的工件產生一些沖擊,不適合切割一些脆的材料,并且很容易引起操作者的疲勞,使其不能長時間的使用往復鋸,嚴重時有可能會因為沖擊而對操作者造成傷害。再者,在往復鋸的使用過程中,往往需要切割不同質地的工件,如切割軟質工件和硬質工件時需要往復鋸不同的行程,而串激電機在恒定的點煙頻率、恒定功率情況下,只能提供一個轉速,無法實現雙行程,因而現有的單行程往復鋸不能針對不同的工件滿足不同的行程需要,從而影響了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電動往復鋸,通過對稱設置的雙鋸片可以消除振動和反作用力,同時提高切割效率。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第一個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動往復鋸,包括機殼和作為動力源的電機,所述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固定有鋸片的往復桿相聯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有兩個,并且結構相同、并列設置,各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聯動的大齒輪,與所述大齒輪中心固定的曲軸,以及設置在所述曲軸外周的擺桿軸承,兩個所述大齒輪分別設置在所述電機的輸出端末端兩側;所述固定有鋸片的往復桿也有兩個,各所述傳動機構中的所述擺桿軸承連接各自的往復桿。所述擺桿軸承包括擺桿,與所述擺桿相固定的軸承外圈,以及置于所述軸承外圈內的能與所述軸承外圈作相對運動的軸承內圈,所述軸承內圈具有傾斜的內圈孔;所述曲軸包括主軸,所述主軸的一端與所述大齒輪固定,所述主軸的另一端延伸有與所述主軸呈傾斜的曲軸主體,所述曲軸主體穿入所述內圈孔內,所述主軸的端面上與所述曲軸主體相鄰處設有軸向突出的定位銷,所述軸承內圈與所述主軸相対的端面上開設有周向弧形的供所述定位銷滑動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兩端具有能與所述定位銷抵接的第一定位臺階和第二定位臺階。由此,可以控制電機的旋轉方向,使得往復鋸工作在大行程或小行程的狀態,以滿足不同質地的エ件的切割需要。所述擺桿軸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擺桿外的連接套,所述連接套通過連接銷連接到所述往復桿,從而擺桿的擺動可以帶動往復桿作前后的直線往復運動。所述曲軸主體穿過所述內圈孔后插入到曲軸端套內匹配固定,所述曲軸端套的端面與所述軸承內圈相應側端面適配,以避免曲軸和軸承內圈在工作時竄動。電機與大齒輪實現聯動的方式優選為,所述電機的輸出端末端上設有小齒輪,所述小齒輪兩側分別與兩個所述傳動機構的大齒輪嚙合。 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第二個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動往復鋸,包括機殼和作為動カ源的電機,所述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固定有鋸片的往復桿相聯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由前、后依次連接的第一傳動機構和第二傳動機構組成,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聯動的大齒輪,與所述大齒輪中心固定的第一曲軸,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曲軸外周的第一擺桿軸承,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連接到所述第一曲軸的第二曲軸,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曲軸外周的第二擺桿軸承,所述第一曲軸和所述第二曲軸傾斜角度相反,所述固定有鋸片的往復桿也有兩個,所述第一擺桿軸承連接第一往復桿,所述第ニ擺桿軸承連接第二往復桿。所述第一擺桿軸承上設有與所述第一擺桿軸承的第一軸承外圈相固定的第一擺桿,所述第一擺桿外套有第一連接套,所述第一連接套通過第一連接銷連接到所述第一往復桿;所述第二擺桿軸承上設有與所述第二擺桿軸承的第二軸承外圈相固定的第二擺桿,所述第二擺桿外套有第二連接套,所述第二連接套通過第二連接銷連接到所述第二往復桿,從而擺桿的擺動可以帶動往復桿作前后的直線往復運動。電機與大齒輪實現聯動的方式優選為,所述電機的輸出端末端上設有小齒輪,所述小齒輪與所述大齒輪嚙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由于電機能同時拖動兩個大齒輪,并帶動兩個往復桿作對稱的往復運動,因此使得兩個鋸片始終作方向相反的運動,由此使機器同時承受兩個方向相反的力,使機器承受外力的合力幾乎為零而不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故機器由切割引起的振動明顯下降,使得切割平穩,效率高,操作安全;通過控制電機的旋轉方向,改變曲軸主體和軸承內圈的相對位置和角度,從而使得鋸片具有兩個不同的工作行程,以使同一往復鋸可同時滿足不同質地的エ件的切割需要;而采用兩個傳動機構依次連接帶動兩個往復桿的方式,則使得整個傳動的結構更加簡單,也因此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往復鋸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往復鋸的傳動機構放大示意圖;圖3-1本專利技術的擺桿軸承的正視圖3-2為本專利技術的擺桿軸承的剖視圖;圖4-1為大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示意圖;圖4-2為大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側視圖;圖4-3為大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正視圖;圖4-4為大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剖視圖;圖4-5為大行程時主軸轉過180° C后的傳動機構(局部)的剖視圖;圖5-1為小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示意圖;圖5-2為小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側視圖; 圖5-3為小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正視圖;圖5-4為小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剖視圖;圖6為特定小行程時傳動機構(局部)的剖視圖;圖7為傳動機構另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圖8為圖7所示的傳動機構(局部)的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I和圖2, —種電動往復鋸,包括機殼I,位于機殼I端部的握持部2,作為動力源的電機置于機殼I內,電機的輸出端兩側并列設置有結構相同的傳動機構3,傳動機構3分別與一個往復桿4連接。電機的輸出端末端上設有小齒輪5,其兩側分別與兩個傳動機構3的大齒輪31嚙合,由此,電機轉子的轉動可以帶動小齒輪5轉動,從而帶動兩個大齒輪31作方向相反的轉動。傳動機構3還包括擺桿軸承32和曲軸33,擺桿軸承32包括擺桿321,位于擺桿321下方的與擺桿321相固定的軸承外圈322,以及置于軸承外圈322內的軸承內圈323,擺桿321和軸承外圈322可以一體成型也可以為兩個獨立的部件,軸承內圈323外表面開設有環形的彈道3236,供設置滾珠324,以便于軸承外圈322與軸承內圈323作相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往復鋸,包括機殼(1)和作為動力源的電機,所述電機通過傳動機構(3)與固定有鋸片(7)的往復桿(4)相聯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3)有兩個,并且結構相同、并列設置,各所述傳動機構(3)包括與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聯動的大齒輪(31),與所述大齒輪(31)中心固定的曲軸(33),以及設置在所述曲軸(33)外周的擺桿軸承(32),兩個所述大齒輪(31)分別設置在所述電機的輸出端末端兩側;所述固定有鋸片(7)的往復桿(4)也有兩個,各所述傳動機構(3)中的所述擺桿軸承(32)連接各自的往復桿(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躍,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黑松工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