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包含:一機體、以及一磁吸組件組。其中,該機體內設置有一無線傳輸模塊;該磁吸組件組包括一正極朝外的第一磁吸組件和一負極朝外的第二磁吸組件,該第一、二磁吸組件以平臥方式彼此固接成盤狀,該磁吸組件組可自由旋轉地設置于該機體的一側,以能利用其磁吸組件組而達到自動旋轉并吸附定位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關于一種用電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應用于無線充電、無線充放電且能自動旋轉并吸附定位的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
技術介紹
關于無線充電,由于電力在無線發送過程中必然有所損失,為了達到最佳的無線充電效率,兩個無線傳輸模塊之間的準確對應為一大關鍵。請參閱圖1、2圖所示的公知結構,是在一用電裝置(任何必須使用到電的裝置)100的機體I上設置有一凸件12和一凹件13,該凸件12是與該凹件13相對應而能彼此定位,且設定發送方為上凸下凹,而接收方為相對的上凹下凸,據此,當欲進行無線充電時,只要將接收方用電裝置的凸件12和凹件13分別定位于發送方用電裝置的凹件13和凸件12,就能使該兩用電裝置100、100的無線傳輸模塊11能夠準確地彼此對應,達到最佳的無線充電效率。惟,上述僅為單向無線充電,當應用于雙向無線充放電時,任一用電裝置100乃均可發送和接收,換言之,當原本的接收方用電裝置欲將電力再無線發送給另一接收方用電裝置時,此時兩接收方用電裝置上的凹、凸件同為上凹下凸而無法定位,縱使由上下顛倒(如圖2所示)其中一接收方用電裝置而據以彼此定位,亦足見此等公知結構在實際使用上的麻煩與不便,甚至根本不適用于雙向無線充放電。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無論是單向無線充電或雙向無線充放電均可應用的本技術,為本技術所亟欲解決的一大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由磁吸組件組系具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再加上可自動旋轉并吸附定位的結構設計,以能應用于單向無線充電以及雙向無線充放電,且欲充電時亦無需上下顛倒任一用電裝置,使用上相當方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包含—機體,其內設置有一無線傳輸模塊;以及一磁吸組件組,包括一正極朝外的第一磁吸組件和一負極朝外的第二磁吸組件,該第一、二磁吸組件以平臥方式彼此固接成盤狀,該磁吸組件組可自由旋轉地設置于該機體的一側。所述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其中,該機體的該側開設有一容置槽,該磁吸組件組可自由旋轉地收容于該容置槽內。所述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其中,該容置槽的周緣形成有一圈凸緣,該凸緣將該磁吸組件組限制于該容置槽內。所述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其中,該容置槽內可自由旋轉地樞設有一轉軸,該轉軸固定地插接于該磁吸組件組的中心。所述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其中,該容置槽內設置有一軸承,一轉軸固定地插接于該軸承而能自由旋轉,該轉軸固定地插接于該磁吸組件組的中心。所述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其中,該容置槽內垂伸有一凸柱,該磁吸組件組的中心固定地設置有一軸承,該軸承套接于該凸柱。所述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其中,該第一、二磁吸組件為彼此對半固接成圓盤狀的第一、二磁鐵。本技術以能利用其磁吸組件組而達到自動旋轉并吸附定位的目的,從而能應用于單向無線充電以及雙向無線充放電,且欲充電時亦無需上下顛倒任一用電裝置,使用上相當方便。附圖說明 圖I為公知結構的立體圖。圖2為公知依據圖I的兩用電裝置于定位前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用電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依據圖3背側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用電裝置第二實施例背側的剖面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用電裝置第三實施例背側的剖面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用電裝置第四實施例背側的剖面示意圖。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習知技術部分100用電裝置,I機體,11無線傳輸模塊,12凸件,13凹件。本技術部分300用電裝置,3機體,31容置槽,311凸緣,32轉軸,33、35軸承,34凸柱,4磁吸組件組,41第一磁吸組件,42第二磁吸組件。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的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包含一機體、以及一磁吸組件組。其中,該機體內設置有一無線傳輸模塊;該磁吸組件組包括一正極朝外的第一磁吸組件和一負極朝外的第二磁吸組件,該第一、二磁吸組件是以平臥方式彼此固接成盤狀,該磁吸組件組可自由旋轉地設置于該機體的一側。為了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特征、特點和
技術實現思路
,請參閱以下有關本技術的詳細說明與附圖,惟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術。本技術提供的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如圖3、圖4所示,是在揭示本技術的第一實施例,如圖5、圖6、圖7所示則分別在揭示本技術的第二、三、四實施例。實施例I請參閱圖3、圖4所示的本技術第一實施例的用電裝置300,包含一機體3以及一磁吸組件組4。該機體3內設置有一無線傳輸模塊(圖未示,請參考公知圖I所示),以能據以無線傳輸。該磁吸組件組4包括一正極朝外的第一磁吸組件41和一負極朝外的第二磁吸組件42,該第一、二磁吸組件41、42是以平臥方式彼此固接成盤狀,該磁吸組件組4是可自由旋轉地設置于該機體3的一側,如圖所示設置于該機體3的背側,但本技術并不限制應設置于背側。其中,該機體3的該側開設有一容置槽31,該磁吸組件組4可自由旋轉地收容于該容置槽31內,該容置槽31的周緣還形成有一圈凸緣311,以將該磁吸組件組4限制于容置槽31內。此外,該第一、二磁吸組件41、42可為彼此對半固接成圓盤狀的第一、二磁鐵。由上述構件所構組而成的本技術用電裝置300,當欲與另一用電裝置300進行無線充放電時,兩用電裝置300無論何者為發送方、何者為接收方,亦不需上下顛倒其中一用電裝置,就能因為磁吸組件組4是處于可自由旋轉的狀態,以能利用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而自動旋轉,使一用電裝置300的第一磁吸組件41吸附于另一用電裝置300的第 二磁吸組件42、并使該一用電裝置300的第二磁吸組件42吸附于該另一用電裝置300的第一磁吸組件41而彼此定位(亦即磁吸組件組4能自動旋轉并吸附定位),進而乃使兩用電裝置300的無線傳輸模塊(圖未示)能據此而準確對應,達到最佳的無線充電效率。實施例2請參閱圖5所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的用電裝置300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僅磁吸組件組4的設置方式有所不同。如圖,該容置槽31內可自由旋轉地垂向樞設有一轉軸32,該轉軸32是固定地插接于該磁吸組件組4的中心(例如圓盤狀磁吸組件組4的圓心),該轉軸32可在容置槽31內自由旋轉,該磁吸組件組4乃可被轉軸32帶動而隨著轉軸32 —起自由旋轉,達到自動旋轉并吸附定位的目的。此外,該容置槽31可省略掉凸緣311,因為磁吸組件組4已固設于轉軸32。實施例3請參閱圖6所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的用電裝置300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僅磁吸組件組4的設置方式有所不同。如圖,該容置槽31內設置有一軸承33,一轉軸32固定地垂向插接于該軸承33而能自由旋轉,該轉軸32并固定地插接于該磁吸組件組4的中心(例如圓盤狀磁吸組件組4的圓心),該磁吸組件組4能隨著該轉軸32 —起自由旋轉,達到自動旋轉并吸附定位的目的。此外,該容置槽31可省略掉凸緣311,因為磁吸組件組4已固設于轉軸32。實施例4請參閱圖7所示,本技術第四實施例的用電裝置300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僅磁吸組件組4的設置方式有所不同。如圖,該容置槽31內垂伸有一凸柱34,該磁吸組件組4的中心(例如圓盤狀磁吸組件組4的圓心)固定地設置有一軸承35,該磁吸組件組4是由其軸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自動定位功能的用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機體,其內設置有一無線傳輸模塊;以及一磁吸組件組,包括一正極朝外的第一磁吸組件和一負極朝外的第二磁吸組件,該第一、二磁吸組件以平臥方式彼此固接成盤狀,該磁吸組件組可自由旋轉地設置于該機體的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明祥,
申請(專利權)人:葉明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