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構成扭轉剛性保持層的預浸材料的各向同性較高,并且能夠以更少預浸材料的更少層數確保充分的扭轉剛性的高爾夫球桿桿身以及使用該高爾夫球桿桿身的高爾夫球桿。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桿身,具有具備相對于桿身的長度方向斜交的強化纖維的熱硬化性樹脂的扭轉剛性保持層,高爾夫球桿桿身的特征在于,上述扭轉剛性保持層包含將使熱硬化性樹脂含浸在強化纖維的至少兩層的預浸材料成組的多層預浸材料組,在上述多層預浸材料組中的多個預浸材料中,包含相互不同方向的強化纖維,以及上述多層預浸材料組在重合上述多個預浸材料的狀態下連續纏繞兩次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纏繞熱硬化性樹脂預浸材料(片)并使其熱硬化制造的高爾夫球桿桿身(碳桿身)以及高爾夫球桿。
技術介紹
預浸材料已知為使未硬化的熱硬化性樹脂含浸在強化纖維(增強纖維、碳纖維等)的片狀材料,在高爾夫球桿桿身中,在由錐形軸構成的心軸上纏繞多張預浸材料,使其熱硬化形成錐形狀桿身。圖10是示出由多個預浸材料構成的高爾夫球桿桿身I的典型的構成例的概念圖。高爾夫球桿桿身1,從其下層開始依次具有壓縮剛性(壓壞剛性)保持層2,由使纖維方向相對于桿身的長度方向垂直的預浸材料(90° (環向)層預浸材料)構成;扭轉剛性保持層3,由使纖維方向相對于桿身的長度方向斜交的預浸材料(斜交(偏置)預浸材料、45°層預浸材料)構成;以及彎曲剛性保持層4,由使纖維方向朝向與桿身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預浸材料(0°層預浸材料)構成。壓縮剛性保持層2和扭轉剛性保持層3有時候上下調換。構成壓縮剛性保持層2和彎曲剛性保持層4的預浸材料由于纖維方向單一,所以一般被稱為TO (UNI-DIRECTION (單向))預浸材料。另外,扭轉剛性保持層3—般包括相對于桿身長度方向的纖維方向對稱(一般相對于長度方向±45° )的一對UD預浸材料(45°層、偏置層),此外,將使平織織物(二軸織物)、三軸織物、四軸織物含浸在熱硬化性樹脂的平織織物(二軸織物)預浸材料、三軸織物預浸材料、四軸織物預浸材料包含于扭轉剛性保持層3中的高爾夫球桿桿身I也是由本申請人開發的。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平9-131422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0-51413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高爾夫球桿桿身I中,對于壓縮剛性保持層2,纖維方向被限定為90°,對于彎曲剛性保持層4,纖維方向被限定為0°。與此相對,對于扭轉剛性保持層3,其中包含的纖維的方向越多樣,各向同性(等方性)(不論方向的扭轉強度)越高,認為獲得了接近鋼桿身的打感。這是在扭轉剛性保持層3中使用平織織物、三軸織物、四軸織物的主要的理由。關于各向同性的大小,如果使用“各向同性度(度數)”這一概念,認為按照一對偏置層預浸材料、平織織物預浸材料、三軸織物層預浸材料、四軸織物層預浸材料的順序各向同性度提聞。并且,鋼桿身的各向同性度最聞。但是,另一個問題是對扭轉剛性保持層3的厚度(重量)有限制這一點。既然對厚度有限制,就需要以更少預浸材料的更少層數4數)(纏繞數)確保充分的扭轉剛性。換言之,在使用相同張數的異種或者同種的預浸材料時,尋求能夠更加提高扭轉剛性的構造。本專利技術基于以上的問題意識而產生,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種構成扭轉剛性保持層的預浸材料的各向同性較高,并且能夠以更少預浸材料的更少層數確保充分的扭轉剛性的聞爾夫球桿桿身以及使用該聞爾夫球桿桿身的聞爾夫球桿。(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著眼于如下事項而達成。改進現有的扭轉剛性保持層的如下構成纏繞相對于高爾夫球桿桿身的長度方向的纖維的斜交方向特定的預浸材料,之后,在其上纏繞其他纖維方向的預浸材料。本專利技術中,預先重合這些纖維方向不同的預浸材料,保持重合這些 預浸材料的狀態,如果連續纏繞兩次以上,在將重合的預浸材料看成一張預浸材料時,各向同性度提高,另一方面,當看成各單張的預浸材料時,由于在該預浸材料的表里,橫貫兩旋轉(周)以上具有其他纖維方向的預浸材料,所以能夠抑制各預浸材料的層間的偏移(加熱硬化后的各預浸材料的纖維間的偏移),從而能夠提高扭轉剛性。S卩,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桿身,具有具備相對于桿身的長度方向斜交的強化纖維的熱硬化性樹脂的扭轉剛性保持層,所述高爾夫球桿桿身的特征在于,所述扭轉剛性保持層包含將使熱硬化性樹脂含浸在強化纖維的至少兩層的預浸材料成組的多層預浸材料組,在所述多層預浸材料組中的多個預浸材料中,包含相互不同方向的強化纖維,以及所述多層預浸材料組在重合所述多個預浸材料的狀態下連續纏繞兩次以上。在本說明書中,所謂的“強化纖維”是指除了碳纖維以外,還有氧化鋁纖維、芳綸纖維、基諾拉纖維、非晶纖維、玻璃纖維等各種纖維。所述多層預浸材料組能夠具備纏繞方向相互相反的一對。優選的是,在所述多層預浸材料組中,包含使熱硬化性樹脂含浸在織物強化纖維的織物預浸材料、和使熱硬化性樹脂含浸在纖維方向在一方向上對齊的強化纖維的UD預浸材料。在該情況下,所述織物預浸材料中的織物強化纖維可以為平織織物、三軸織物以及四軸織物中的任意一種以上。并且,所述UD預浸材料能夠包含纖維方向相對于桿身長度方向對稱的一對傾斜UD預浸材料。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桿身,除了扭轉剛性保持層以外,能夠包含壓縮剛性保持層,所述壓縮剛性保持層由纖維方向相對于桿身的長度方向垂直的UD預浸材料構成,此外(或者),能夠包含彎曲剛性保持層,所述彎曲剛性保持層由纖維方向與桿身的長度方向平行的UD預浸材料構成。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桿身,能夠在最外層包含裝飾層,所述裝飾層由纖維方向與桿身的長度方向平行的UD預浸材料構成。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為在以上構成的高爾夫球桿桿身上安裝球桿桿頭和握把的高爾夫球桿。(專利技術的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能夠得到構成扭轉剛性保持層的預浸材料的各向同性較高,并且能夠以更少預浸材料的更少層數確保充分的扭轉剛性的高爾夫球桿桿身以及使用該高爾夫球桿桿身的聞爾夫球桿。附圖說明圖I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桿身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模式圖。圖2是三軸織物的俯視圖。圖3是沿著圖2的III-III線的剖視圖。 圖4是由強化纖維的方向相對于桿身的長度方向對稱的兩張UD預浸材料構成的UD預浸材料的概念俯視圖。圖5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桿身的第二實施方式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模式圖。圖6是不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聞爾夫球桿桿身的第三實施方式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截面模式圖。圖I是平織織物的俯視圖。圖8是平織織物的剖視圖。 圖9是四軸織物的俯視圖。圖10是示出現有的一般的高爾夫球桿桿身的構成例的模式立體圖。符號說明10、40、50高爾夫球桿桿身11壓縮剛性(壓壞剛性)保持層12彎曲剛性保持層13裝飾層(研磨層、彎曲剛性保持層)20扭轉剛性保持層30、60多層預浸材料組31三軸織物預浸材料32UD預浸材料32a、32b傾斜UD預浸材料3三軸織物41平織織物(二軸織物)預浸材料4平織織物(二軸織物)5四軸織物。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高爾夫球桿桿身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本說明書中,所謂“各向同性”是指不論高爾夫球桿桿身的方向的扭轉強度。(實施方式一)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高爾夫球桿桿身10的模式截面圖。眾所周知,高爾夫球桿桿身10形成為從其前端小徑側開始朝向手把(手元)大徑側逐漸加大外徑的圓錐筒狀,在其小徑側端部安裝球桿桿頭,在大徑側端部安裝握把,其圖示省略。該高爾夫球桿桿身10與圖10的現有品一樣,從下層(內側)開始依次具有壓縮剛性(壓壞剛性)保持層11、扭轉剛性保持層20、彎曲剛性保持層12以及裝飾層(研磨層、彎曲剛性保持層)13。在圖I中,為了容易理解本實施方式,夸大描繪這些各層11、20、12、13的厚度、臺階。在圖I中,描繪了在各層11、20、12、13的纏繞開始結束位置的附近具有間隙,這些間隙在加熱硬化時被熱硬化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松本紀生,中村崇人,若林雅貴,菅野知伸,
申請(專利權)人:藤倉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