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急充氣背心式救生衣,包括背心和液態氣體控制器,作為改進:所述的背心在腰部至液下之間位置上有至少二個長條形氣囊,每個長條形氣囊的一端都連通在一圈布置在液下位置上的細長分配管,細長分配管在位于前胸位置處有一個與液態氣體控制器活動密閉連接的承接管;所述的液態氣體控制器主體是液態氣儲罐體,液態氣儲罐體下方有連通控制閥體的中間管,控制閥體內有旋轉閥芯,控制閥體下方有出氣接管,出氣接管在靠近控制閥體處有一個泄壓閥。采用背心式樣穿在外套內,可時刻隨身舒適穿著,遇到意外落水,可打開液態氣體控制器上開關擺臂迅速充氣實現自救,再配以泄壓閥確保安全使用,且長條形氣囊縱向布置可減少游泳阻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水上救生器材,具體涉及一種應急充氣背心式救生衣。技術背景天有不測風云,人的一生中難免有意外落水的時候,這時候能有一件隨身舒適穿著的可迅速充氣的救生衣是最理想的。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游泳衣還不具備自救功能,而游泳保護器材體積大又過于臃腫,不方便時刻隨身穿著。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應急充氣背心式救生衣,包括背心和液態氣體控制器,作為改進所述的背心在腰部至液下之間位置上有至少二個長條形氣囊,每個長條形氣囊的一端都連通在一圈布置在液下位置上的細長分配管,細長分配管在位于前胸位置處有一個與液態氣體控制器活動密閉連接的承接管;所述的液態氣體控制器主體是液態氣儲罐體,液態氣儲罐體下方有連通控制閥體的中間管,控制閥體內有旋轉閥芯,控制閥體下方有出氣接管,出氣接管在靠近控制閥體處有一個泄壓閥。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控制閥體在沿著旋轉閥芯軸心線上正面外端有開關擺臂,背面外端有彈簧固定軸固定著扭轉彈簧,扭轉彈簧的一只上直角拐腳壓靠在液態氣儲罐體與中間管連接處,扭轉彈簧的另一只下直角拐腳壓靠在開關擺臂上。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泄壓閥包括泄壓閥外殼和泄壓彈簧以及泄壓閥芯桿,所述的泄壓閥芯桿的一端頭有錐體頭,所述的泄壓閥外殼里端連著出氣接管,泄壓閥與出氣接管之間有旁通管相連通,所述的泄壓閥外殼外端有泄壓口。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長條形氣囊的長度尺寸是自身寬度尺寸的2至5倍,所有長條形氣囊的充氣后總容量是I至4立升。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背心式樣穿在外套內,可時刻隨身舒適穿著,遇到意外落水,可打開液態氣體控制器上開關擺臂迅速充氣實現自救,再配以泄壓閥確保安全使用,且長條形氣囊縱向布置可減少游泳阻力。本技術構思新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結構簡單,使用便捷,容易制造。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在充氣后的整體正面外表圖;圖2是本技術沒有充氣時的整體正面外表圖;圖3是本技術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處于打開位置剖面示意圖;圖4是圖3中泄壓閥99處于開啟位置剖面示意圖;圖5是圖6中泄壓閥99處于開閉合置剖面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處于關閉位置剖面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處于打開位置側面圖;圖8是本技術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處于打開位置背面圖;圖9是本技術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處于關閉位置側面圖;圖10是本技術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處于關閉位置背面圖。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對本技術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作詳細說明結合圖I、圖3、圖10, —種應急充氣背心式救生衣,包括背心90和液態氣體控制器80,作為改進所述的背心90在腰部至液下之間位置上有至少二個長條形氣囊93,每個長條形氣囊93的一端都連通在一圈布置在液下位置上的細長分配管92,細長分配管92在位于前胸位置處有一個與液態氣體控制器80活動密閉連接的承接管91 ;所述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主體是液態氣儲罐體81,液態氣儲罐體81下方有連通控制閥體87的中間管82,控制閥體87內有旋轉閥芯83,控制閥體87下方有出氣接管89,出氣接管89在靠近控制閥體87處有一個泄壓閥99。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控制閥體87在沿著旋轉閥芯83軸心線上正面外端有開關擺臂85,背面外端有彈簧固定軸86固定著扭轉彈簧60,扭轉彈簧60的一只上直角拐腳61壓靠在液態氣儲罐體81與中間管82連接處,扭轉彈簧60的另一只下直角拐腳61壓靠在開關擺臂85上。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泄壓閥99包括泄壓閥外殼71和泄壓彈簧73以及泄壓閥芯桿74,所述的泄壓閥芯桿74的一端頭有錐體頭75,所述的泄壓閥外殼71里端連著出氣接管89,泄壓閥99與出氣接管89之間有旁通管77相連通,所述的泄壓閥外殼71外端有泄壓口 72。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長條形氣囊93的長度尺寸是自身寬度尺寸的2至5倍,所有長條形氣囊93的充氣后總容量是I至4立升。實施例中采用背心90在腰部至液下之間位置上有六個長條形氣囊93,長條形氣囊93的長度尺寸是自身寬度尺寸的3倍,減少游泳阻力;六個長條形氣囊93的充氣后總容量是2. 5立升,確保60公斤以下成人有足夠浮力,且長條形氣囊縱向布置可減少游泳阻力。液態氣體控制器80的液態氣儲罐體81外邊上方有一個吊環圈88,液態氣儲罐體81內裝液態氟利昂F12,下方有連通控制閥體87的中間管82,控制閥體87內有旋轉閥芯83,控制閥體87下方有出氣接管89,出氣接管89在靠近控制閥體87處有一個泄壓閥99。具體使用過程如下圖2,將背心90穿在外套內,吊環圈88上系上柔軟細繩如項鏈,佩戴好項鏈后液態氣體控制器80就如同裝飾品胸墜掛件那樣掛在胸前,不影響美觀和舒適度,再將承接管91與出氣接管89密閉相連,泄壓閥99位于出氣接管89上的控制閥體87與承接管91之間,一切就緒。結合圖5、圖6、圖9、圖10,本技術在沒有發生意外落水需要充氣時,液態氣體控制器80處于關閉狀態,旋轉閥芯83上的通道與中間管82的通道成垂直關系。這時的泄壓閥99也處于閉合狀態,泄壓閥芯桿74上的泄壓彈簧73迫使錐體頭75的錐面緊壓著旁通管77。控制閥體87背面外端的彈簧固定軸86上固定著扭轉彈簧60,扭轉彈簧60的一只上直角拐腳61壓靠在液態氣儲罐體81與中間管82連接處,扭轉彈簧60的另一只下直角拐腳61壓靠在開關擺臂85上,確保液態氣體控制器80的常閉狀態處于扭轉彈簧60的保險之下。結合圖3、圖4、圖7、圖8,一旦發生意外落水后,只需用手指將開關擺臂85向上旋轉,開關擺臂85帶動旋轉閥芯83旋轉90度,旋轉閥芯83上的通道與中間管82的通道成直線關系,從關閉狀態旋轉到打開狀態。松開手指,在扭轉彈簧60的作用下,液態氣體控制器80立刻又處于關閉狀態。一旦放氣時間過長導致長條形氣囊93等整個充氣系統中壓力過高,事先設置好的泄壓彈簧73被充氣系統中壓力所克服而壓縮,錐體頭75的錐面離開著旁通管77,充氣系 統中的過高壓力氣體就會經旁通管77從泄壓口 72跑掉,使得充氣系統中的氣體壓力處于條形氣囊93等整個充氣系統安全允許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應急充氣背心式救生衣,包括背心(90)和液態氣體控制器(80),其特征是:所述的背心(90)在腰部至液下之間位置上有至少二個長條形氣囊(93),每個長條形氣囊(93)的一端都連通在一圈布置在液下位置上的細長分配管(92),細長分配管(92)在位于前胸位置處有一個與液態氣體控制器(80)活動密閉連接的承接管(91);所述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主體是液態氣儲罐體(81),液態氣儲罐體(81)下方有連通控制閥體(87)的中間管(82),控制閥體(87)內有旋轉閥芯(83),控制閥體(87)下方有出氣接管(89),出氣接管(89)在靠近控制閥體(87)處有一個泄壓閥(9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應急充氣背心式救生衣,包括背心(90)和液態氣體控制器(80),其特征是所述的背心(90)在腰部至液下之間位置上有至少二個長條形氣囊(93),每個長條形氣囊(93)的一端都連通在一圈布置在液下位置上的細長分配管(92),細長分配管(92)在位于前胸位置處有一個與液態氣體控制器(80)活動密閉連接的承接管(91);所述的液態氣體控制器(80)主體是液態氣儲罐體(81),液態氣儲罐體(81)下方有連通控制閥體(87)的中間管(82),控制閥體(87)內有旋轉閥芯(83),控制閥體(87)下方有出氣接管(89),出氣接管(89)在靠近控制閥體(87)處有一個泄壓閥(99)。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應急充氣背心式救生衣,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閥體(87)在沿著旋轉閥芯(83)軸心線上正面外端有開關擺臂(85),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益彰,黃弘瑞,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溫州中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