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成分制備而成:15~25重量份數的黃連、20~30重量份數的益智仁、3~10重量份數的炙甘草、15~25重量份數的茯苓、10~20重量份數的陳皮、15~25重量份數的鐵莧菜,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具有清熱祛濕、溫脾止瀉、健脾益氣之功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
技術介紹
全世界每年1200萬5歲以下兒童 的死亡病例中中,死于小兒腹瀉的高達300——400萬,僅次于呼吸疾病占第二位。小兒腹瀉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它同時可伴有嘔吐、發(fā)熱、腹痛、腹脹、黏液便、血便等癥狀。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fā)。腹瀉的高峰主要發(fā)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I月。夏季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多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以稀水樣或稀糊便多見,但無腥臭味。腹瀉的發(fā)病率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目前的治療方法多以抗生素為主,腸道內許多正常的寄生茵也被殺死了,破壞了腸道正常微生態(tài),使得腸道抗感染能力大大減弱,孩子就容易反復腹瀉。
技術實現思路
綜合上述,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研制了一種配置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制備而成15 25重量份數的黃連、20 30重量份數的益智仁、3 10重量份數的炙甘草、15 25重量份數的茯苓、10 20重量份數的陳皮、15 25重量份數的鐵莧菜。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可以是這樣實現的—種用于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制備而成20重量份數的黃連、25重量份數的益智仁、6重量份數的炙甘草、20重量份數的茯苓、15重量份數的陳皮、20重量份數的鐵莧菜。本專利技術將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細粉,直接服用,每日兩次,每次2-3克,溫水送服。療程3天為一療程,需服用2-5療程。本專利技術的藥理及文獻依據是黃連苦,寒;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益智仁辛,溫;功效溫脾止瀉攝涎,暖腎縮尿固精。炙甘草甘,平;功效補脾和胃,益氣復脈。茯苓甘、淡,平;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安神。陳皮辛苦,溫;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鐵莧菜苦、潘,涼;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收斂止血。本專利技術中黃連、鐵莧菜清熱祛濕,益智仁溫脾止瀉,炙甘草、茯苓健脾益氣,陳皮理氣健脾,根據中藥中醫(yī)傳統(tǒng)理念,上述藥材搭配合理,標本兼治,從而使患者快速達到康復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以純中藥配制而成,配方科學合理,配置簡單,無毒副作用,療效短,見效快,具有清熱祛濕、溫脾止瀉、健脾益氣之功效。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I :一種用于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克數的藥物制備而成20克的黃連、25克的益智仁、6克的炙甘草、20克的茯苓、15克的陳皮、20克的鐵莧菜。 實施例2 :—種用于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克數的藥物制備而成25克的黃連、30克的益智仁、10克的炙甘草、25克的茯苓、20克的陳皮、25克的鐵莧菜。實施例3 :—種用于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克數的藥物制備而成15克的黃連、20克的益智仁、3克的炙甘草、15克的茯苓、10克的陳皮、15克的鐵莧菜。實施例4 :一種用于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包括以下重量克數的藥物制備而成22克的黃連、28克的益智仁、5克的炙甘草、23克的茯苓、16克的陳皮、18克的鐵莧菜。實施例1-4中的中藥在制備時將各原料混合,粉碎成細粉,直接服用,每日兩次,每次2-3克,用溫水送服。本專利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專利技術的啟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與本專利技術相同或相近似的產品,均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專利技術臨床觀察的結果如下療效標準治愈正常排便,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有效患者癥狀有所改善,每天4-6次,大便性狀有所改善;無效經一段時間治療,患者癥狀無任何改善。藥物療效觀察情況本專利技術藥物治療76人,治愈者65人,有效者8人,無效者3人,總有效率96%。典型病例李某女,10個月,河南平頂山人,腹瀉三天后來我處就診,大便呈水樣便,每天排便十數次,后經我處藥物治療,3天癥狀減輕,一周后排便正常。劉某男,I歲半,河南舞鋼人,腹瀉5天后來我處就診,大便呈粘液便,每天排便近二十次,精神不振,后經我處藥物治療,5天見效,半個月痊愈。趙某男,8個月,河南郟縣人,腹瀉后兩天來我處就診,大便呈水樣便,后經我處藥物治療,三天見效,10天痊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治療風濕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制備而成:15~25重量份數的黃連、20~30重量份數的益智仁、3~10重量份數的炙甘草、15~25重量份數的茯苓、10~20重量份數的陳皮、15~25重量份數的鐵莧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治療風濕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藥物制備而成15 25重量份數的黃連、20 30重量份數的益智仁、3 10重量份數的炙甘草、15 25重量份數的茯苓、10 20重量份數的陳皮、15 25重量份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許瑞琴,
申請(專利權)人:許瑞琴,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