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燒傷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燒傷油,由重量配比為:大黃4.5~5.5%??;紫草4.7~5.5%;生地1.6~2.4%;雙花4.5~5.5%;連翹4.5~5.5%;黃芩4.5~5.5%黃柏4.5~5.5%;五味子2.4~3.1%??地榆1.6~2.4%;當歸1.6~2.4%;冰片0.1~1%;植物油56~65%。再配制成膏劑、噴霧劑、涂搽劑、膜劑或海綿劑。本發明專利技術易于工業生產,對燒傷療效高,止痛快,療程短,不感染,不植皮,無不良反應,使用方法簡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用于治療燒傷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醫學界對燒傷創面敷蓋物的研究很為重視,開始主要研究生物敷蓋物,但它需自體植皮,或植多種異體皮,其缺陷是手續繁雜,植皮要反復多次進行,治療期長,病人痛苦,且病人有排異反應,儲存條件要求較高。為此,又有人試探人工合成類似皮膚的敷蓋物,即合成敷蓋物。這種敷蓋物,目前有以生物膠元為原料制成的“人造皮”,有以化學物質或植物為原料制成的膜劑、噴霧劑、泡沫劑或海綿劑等,但制作的要求也高,還得植皮。國內已獲成功的細胞培養法“人造皮”,需用患者自體的細胞培養,エ藝要求高,成功率不高,至于用純 中藥制備燒傷代皮藥,在國內外還未見有成功的報導。橫觀現有各種燒傷創面敷蓋物,其共同不足是(I)處理方法較麻煩,給病人増加了痛苦;⑵仍需植皮;⑶療程長;⑷創面愈合后有疤痕;(5)易感染。總之,還沒有ー種理想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是提供ー種治療燒傷油,其エ藝要點是將生地、地榆、當歸及五味子、黃芩、黃柏、連翹分組由油液浸泡后,加溫提取,對大黃、雙花、紫草實施加溫提取,混合液中加入冰片,即得。其中所述的燒傷油的各成份的重量配比是大黃4. 5 5. 5% 紫草4. 7 5. 5% 生地I. 6 2. 4%雙花4. 5 5. 5% 連翹4. 5 5. 5% 黃芩4. 5 5. 5%黃柏4. 5 5. 5% 五味子2. 4 3. 1% 地偷I. 6 2. 4%當歸I. 6 2. 4% 冰片0.1 1% 植物油56 65%其最佳重量配比是大黃4. 71% 紫草 4. 71% 生地 I. 90%雙花4. 71% 連翹 4. 71% 黃芩 4. 71%黃柏4. 71% 五味子2. 83% 地榆I. 90%當歸L 90% 冰片0.31% 植物油62. 9%燒傷油的制備流程是先按處方量備好藥,將成份中的生地、地榆、當歸三部分處方量的中藥浸泡在1/4 1/3處方量的植物油中70小時以上,加熱至130 190°C,保持到泡沫自行消失,再加熱200 240°C,持續到藥渣呈枯黃色為止,濾去藥渣,將成份中的五味子、黃芩、黃柏和連翹四部分處方量的藥浸泡在其余處方量的植物油中70小時以上,加熱至130 160°C,到泡沫自行消失,再提高溫度到200 215°C,使藥渣呈枯黃色后,停止加熱,濾去藥禮:待用。將已配制好的生地、地榆、當歸藥液與五味子、黃芩、黃柏和連翹藥液混合,加入大黃、雙花,升溫到170 190°C,使雙花呈焦黃色,大黃呈黃褐色為止,濾渣,隨即加入紫草,放置4 6小時后,升溫150 160°C,使紫草色盡,停止加熱,之后使藥液自然降溫到50 70 0C,過濾,加入研細并過80目篩的冰片,使之溶解,密封放涼處。本專利技術主要是提供一種治療燒傷膏,其エ藝要點是將生地、地榆、當歸及五味子、黃芩、黃柏、連翹分組由凡士林浸泡后,加溫提取,對大黃、雙花、紫草實施加溫提取,混合液中加入冰片,即得。其中所述的燒傷膏的各成份的重量配比是大黃4. 5 5. 5% 紫草4. 7 5. 5% 生地I. 6 2. 4%雙花4. 5 5. 5% 連翹4. 5 5. 5% 黃芩4. 5 5. 5% 黃柏4. 5 5. 5% 五味子2. 4 3. 1% 地偷I. 6 2. 4% 當歸I. 6 2. 4% 冰片0.1 1% 凡士林56 65%其最佳重量配比是大黃5 % 紫草5. I % 生地2. 2%雙花5% 連翹4. 9% 黃芩4. 8%黃柏5% 五味子3% 地偷2. 2%當歸2. 2% 冰片0. 6% 凡士林60%燒傷膏的制備流程是將凡士林加熱熔化,取1/4 1/3處方量中的凡士林在保持液態的恒溫下,浸泡生地、地榆、當歸70小時以上,加熱至130 190°C,待泡沫自行消失后,再加熱至200 240°C,到藥渣呈枯黃色,撈出藥渣。用其余處方量的凡士林,在保持液態的恒溫下浸泡五味子、黃芩、黃柏和連翹70小時以上,后加熱至130 160°C,待泡沫自行消失,再提高溫度至200 215°C,待藥渣呈枯黃色,濾去藥渣。將已配制好的生地、地榆、當歸藥液與五味子、黃芩、黃柏和連翹藥液混合,加入大黃、雙花,升溫到170 190°C,使雙花呈焦黃色,大黃呈黃褐色,濾渣。隨即再加入紫草,放置4 6小時后,升溫150 160°C,使紫草色盡,停止加熱,之后使藥液自然降溫到50 70°C,過濾,加入研細并過80目篩的冰片,使之溶解,密封放涼處,即成膏劑。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燒傷的中藥組合物,其包括上述燒傷油或燒傷膏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根據藥物劑型的不同,所選擇的輔料也不同。上述的藥物制劑可以是任何劑型,優選為外用劑型,其為藥學意義上的所有可供外用的劑型,優選膜劑、膏劑、涂擦劑、噴霧劑或海綿劑;在配制成燒傷油的基礎上,根據生產條件和需要,本專利技術可制成多種劑型,按不同劑型,調制燒傷油時,可選用不同的油脂。在制備膜齊U、噴霧齊U、涂搽劑和海綿劑時,油脂可選用食用植物油。在制備膏劑時,油脂可選用凡士林或動物油脂等低凝點油脂類。但此情況下,在浸泡エ藝流程時,須將低凝點油脂加熱溶化成液態,并在浸泡過程中一直保持液體狀態。噴霧劑、涂搽劑的制備較為簡單。由不易凝固的油脂制備的燒傷油,就是噴霧劑、涂搭劑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燒傷的膜劑,其包括上述燒傷油或燒傷膏和PVA水溶液。膜劑則在此燒傷油基礎上,再配以一定的稀釋劑,即可制成。其具體方法是取20 40%的PVA水溶液2 3份,置容器中,高速攪拌至呈白色糊狀,加入燒傷油I份,繼續攪拌,并加入蒸餾水,將粘度調整到40帕 秒左右,干燥,成膜,消毒,制備成膜劑。為了治療效果好,作為膜劑應具備以下條件膜片均勻,半透明;柔軟而富有弾性;遇水或創面滲出物呈白色;釋藥速度快,膜不溶解;浸泡于水中24小時仍富有伸拉カ;易于貼敷于創面上,不脫落,功能部位活動不受限;創面愈合時應翹邊,龜裂而自行脫落。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燒傷的海綿劑,各成份按重量配比是20% 的 PVA 溶液 13 40% 15% 明膠 13 40%25%的海藻膠13 40% 4%甲醛2 7%燒傷油7 27%。其制備エ藝是先將PVA、明膠、海藻膠、甲醛加水制備成需要的濃度,將明膠和PVA溶液混合攪拌至呈白色,后加入海藻膠攪拌至呈白色,再加入甲醛攪拌均勻,最后邊攪 拌邊慢慢滴入燒傷油,高速攪拌成海綿狀。本專利技術之方法雖然エ藝流程較多,但原料價廉,藥源豐富,生產過程易于控制,適于エ業化大批量生產。而且經本法制備之藥,經臨床應用,對淺II度、深II度燒傷及一定面積的III度燒傷,具有療效高,止痛快,療程短,比一般傳統治療方法可縮短1/3 1/2時間;抑菌作用強,不易發生感染;創面滲出少,無刺激性,無毒性,無抗原性,無不良反應;無需植皮,覆蓋此藥,即可痊愈;本藥可增加免疫細胞活性及修復細胞分化旺盛,促進皮島的增生、擴大及連片;愈后表皮平滑、柔軟,對III度燒傷也無明顯瘢痕攣縮,無功能障礙;對化膿性創面,也并不妨礙肉芽和上皮的生長;治療時,方法簡便。可見該藥的成份配比和配制方法是可行的。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一種燒傷膜燒傷油按重量配比大黃4. 7% 紫草4. 7% 生地2%雙花4. 7% 連翹4. 7%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燒傷油,其特征在于各成份的重量配比是:大黃4.5~5.5%??紫草4.7~5.5%??生地1.6~2.4%雙花4.5~5.5%??連翹4.5~5.5%??黃芩4.5~5.5%黃柏4.5~5.5%??五味子2.4~3.1%??地榆1.6~2.4%當歸1.6~2.4%??冰片0.1~1%??植物油56~65%所述燒傷油的制備方法包括:(1)先按處方量備好藥,將成份中的生地、地榆、當歸三部分處方量的中藥浸泡在1/4~1/3處方量的植物油中70小時以上,加熱至130~190℃,保持到泡沫自行消失,再加熱200~240℃,持續到藥渣呈枯黃色為止,濾去藥渣,將成份中的五味子、黃芩、黃柏和連翹四部分處方量的藥浸泡在其余處方量的植物油中70小時以上,加熱至130~160℃,到泡沫自行消失,再提高溫度到200~215℃,使藥渣呈枯黃色后,停止加熱,濾去藥渣待用;(2)將已配制好的生地、地榆、當歸藥液與五味子、黃芩、黃柏和連翹藥液混合,加入大黃、雙花,升溫到170~190℃,使雙花呈焦黃色,大黃呈黃褐色為止,濾渣,隨即加入紫草,放置4~6小時后,升溫150~160℃,使紫草色盡,停止加熱,之后使藥液自然降溫到50~70℃,過濾,加入研細并過80目篩的冰片,使之溶解,密封放涼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會亭,
申請(專利權)人:毛會亭,毛馳,毛沁,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