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包括骨架、側壁、分別可滑動的安裝于骨架前后兩側的門體,以及控制門體滑動開閉的智能化控制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是智能控制自動化領域高新技術的應用,產品結構新穎,解決了現有手動防尾隨門以合頁固定連接的不足,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可廣泛適用于銀行營業大廳、銀行貴重物品保管室、銀行VIP大戶室、金銀珠寶店、高級會所、展覽館、博物館等重要辦公區域或其他高風險場所。(*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門,特別是涉及一種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自動門、防盜門、防尾隨門等結合了先進技術的門體應運而生,其中,防尾隨門在金融機構、保密機構等相關部門有廣泛應用。現有的防尾隨門采用平開手動門體構架,配合以合頁連接構件和機械鎖。其中,門體大多使用普通碳鋼噴塑或不銹鋼材質,門體表面易留劃痕、易生銹斑,且通透性差。而機械故障率較高,無法進行調試,而且現有的平開手動防尾隨門門體帶有弱電,電控系統微電腦的散熱也會影響門體的使用壽命。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防尾隨聯動門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著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如何能創設一種可將智能化自動控制技術應用在現有防尾隨門上,從而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的新型結構的旋轉式防尾隨聯動門,實屬當前本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使其可將智能化自動控制及安檢技術應用在現有防尾隨門上,從而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克服現有的防尾隨門的不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一種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包括骨架、側壁、分別可滑動的安裝于骨架前后兩側的門體,以及控制門體滑動開閉的智能化控制器。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器連接有柜臺操作系統和/或驗證模塊,其中,驗證模塊為自動感應模塊、按鈕模塊、密碼模塊、指紋儀、掌形儀或面部識別系統或其組合。所述的按鈕模塊為開閉按鈕、雙開按鈕、雙鎖按鈕、恢復按鈕中的一個或多個組口 ο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器連接有金屬探測器。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器連接有故障檢測模塊。所述的骨架為六方體結構。所述的門體為弧形。所述的門體采用安全玻璃。所述的側壁采用安全玻璃。所述的骨架采用2_6mm的鋼板制成,且內置有填充物和防切割信號線。采用這樣的結構后,本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I、采用雙門互鎖的整體防爆設計,除具有防尾隨聯動互鎖安全門的所有功能外,還裝備了先進的金屬探測及控制系統,普通客戶可以正常出入,其攜帶的鑰匙、手機、皮包、打火機、眼鏡等小件日用物品不會觸發報警。整個系統運行都處于自動控制狀態,有效限制超標金屬物品通過;2、能有效威懾犯罪嫌疑人,將可能發生的持械犯罪行為拒之門外,最大限度保證客戶和職員的人身安全,極大提高公共區域的安全感;3、內置金屬探測器,符合GB15210-2003《通過式金屬探測門通用技術規范》的標準;4、可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安全隱患,而且可減少安保人員的數量。綜上所述,本技術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是智能控制自動化領域高新技術的應用,產品結構新穎,解決了現有手動防尾隨門以合頁固定連接的不足,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可廣泛適用于銀行營業大廳、銀行貴重物品保管室、銀行VIP大戶室、金銀珠寶 店、高級會所、展覽館、博物館等重要辦公區域或其他高風險場所。附圖說明上述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I是本技術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的系統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I所示,本技術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包括骨架I、側壁2、分別可滑動的安裝于骨架前后兩側的門體3,以及控制門體滑動開閉的智能化控制器。其中,骨架I優選為如圖所示的六方體結構,采用2_6mm的鋼板制成,且內置有填充物和防切割信號線。門體3優選為弧形安全玻璃,側壁2也采用安全玻璃,或者根據使用者需要選用其它材質。較佳的,請配合參閱圖2所示,智能化控制器還連接有柜臺操作系統、驗證模塊、金屬探測器、以及故障檢測模塊。驗證模塊可以是自動感應模塊、按鈕模塊、密碼模塊、指紋儀、掌形儀、面部識別系統等,或上述各模塊、系統的組合。按鈕模塊可選用開閉按鈕、雙開按鈕、雙鎖按鈕、恢復按鈕中的一個或多個組合。以下對本技術的安全操作過程進行說明當無人時,內門、外門均為鎖閉狀態;當工作人員在外門識別裝置處自動感應、按鈕、刷卡或輸入指紋等(開門配置根據現場需要),控制器判斷輸入合法后,控制門體向左旋轉,防尾隨模塊啟動,工作人員進入安全艙,同時進行金屬探測;若通過金屬探測器檢測到安全隱患,另一側門將無法開啟,將人拒之門外,同時語音提示報警;若經金屬探測器檢測安全后,外門自動關閉、鎖定,自動感應或按鈕觸發內門啟動裝置,內門自動向右旋轉,工作人員可進入室內;當工作人員進入室內后,內門往回旋轉鎖定,防尾隨模塊關閉,重新進入無人鎖定狀態;出門時,工作人員通過內門啟動按鈕、外門啟動裝置即可方便、快捷的依次打開內、外門;在斷電狀態下,可用機械鑰匙開啟,手動鎖閉,功能不變;在特殊情況如斷電或火災等,故障檢測模塊將上報到控制器,并使內、外門自動解鎖,工作人員可以輕易地手動推門離開;當聯動門密閉空間中有人時,可通過外門啟動裝置開啟外門,使外面的人進入,無需啟用識別裝置進行驗證;外人要強行進入或存在外部危險時,可以手動啟動報警模塊,通過控制器使雙門鎖閉,直至回復正常程序狀態;如在使用中暈倒或長時間滯留,工作人員還可以從外部解鎖進入。本技術的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576-2005《防尾隨聯動互鎖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不能行成進入、外出通道,隨時有一道門是鎖死的。即在一道門開啟情況下,從外部或從內部都無法打開另一道門(在斷電的情況下,可使用鑰匙打開)。特殊情況下,按動雙開按鈕,可實現兩道門同時打開。當警情發生時,可通過雙鎖按鈕將兩道門同時強制鎖閉,這時鑰匙和控制系統均無 法將其打開,警情解除,按恢復按鈕,即可按正常程序使用。當里面有人外面有人進入時,從里面通過室內柜臺控制按鈕即可進入,無需進門模塊的驗證。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做出些許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側壁、分別可滑動的安裝于骨架前后兩側的門體,以及控制門體滑動開閉的智能化控制器。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器連接有柜臺操作系統和/或驗證模塊,其中,驗證模塊為自動感應模塊、按鈕模塊、密碼模塊、指紋儀、掌形儀或面部識別系統或其組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鈕模塊為開閉按鈕、雙開按鈕、雙鎖按鈕、恢復按鈕中的一個或多個組合。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尾隨聯動互鎖安檢自動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器連接有金屬探測器。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天林,
申請(專利權)人:王天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