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存在的電機保護罩易損壞,迷宮密封金屬件也易損壞,并且,更換零件不便、更換成本過高的問題,包括離心機的機座、電機、電機保護罩、迷宮密封環I和迷宮密封環II,所述電機保護罩下部與離心機的機座固定連接,迷宮密封環I和迷宮密封環II形成迷宮密封配合,所述電機保護罩和迷宮密封環I通過螺釘II連接,所述連接的位置在電機保護罩的上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易損害、迷宮密封金屬件易于損害的問題,提高了零件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維修成本。(*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電機的保護裝置,特別涉及到ー種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機座式離心機電機與離心機轉鼓直聯安裝在一起,轉鼓底通過錐度直接與電機軸聯接,用鍵傳遞扭矩,減少了一般離心機三角皮帶傳動的方式。這樣,電機保護罩的上部與電機的頂部是固定在一起的,然后,電機的頂部再與轉鼓底形成迷宮密封,此外,電機保護罩的下部還與機座固定連接。在機座離心機運作并發生振動時,電機保護罩的上部與下部存在振動差異,使得電機保護罩常被電機損壞;由于迷宮密封間均為金屬件當機器振動時迷宮密封會發生碰擦,造成密封件的受損;由于電機保護罩的上下部均為固定連接,因此,電機保護罩的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由于迷宮密封位于電機頂部,因此電機頂部和轉鼓底間的空隙需要増大,使得機座式離心機的重心升高,造成機器易損害。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存在的電機保護罩易損壞,迷宮密封金屬件也易損壞,并且,更換零件不便、更換成本過高的問題,本技術提出ー種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本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包括離心機的機座、電機、電機保護罩、迷宮密封環I和迷宮密封環II,所述電機保護罩下部與離心機的機座固定連接,迷宮密封環I和迷宮密封環II形成迷宮密封配合,所述電機保護罩和迷宮密封環I通過螺釘II連接,所述連接的位置在電機保護罩的上部。進ー步的,所述迷宮密封環I為非金屬;進ー步的,所述非金屬為塑料、橡膠或者膠木。本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有益技術效果在機座離心機的轉鼓產生振動時,電機保護罩只有下部固定,上部為迷宮密封配合,因此,電機保護罩的內部不會有拉扯,電機保護罩不會受到損壞,同吋,由于電機保護罩為單邊固定,其制造精度也可以降低;另外,由于迷宮密封環I為非金屬密封環,當發生碰擦時,非金屬件不與金屬件產生直接的碰撞磨損,避免了金屬與金屬間的摩擦,對電機的保護效果更好;機座離心機轉鼓底的迷宮密封環II和電機保護罩上的迷宮密封環I相配合,且不安裝于電機頂部,而是位于電機保護罩的側腰部,因此,電機頂部和轉鼓底間的空隙可以減小,使得機座式離心機的重心減低,在運行時更穩定。因此,本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易損害、迷宮密封金屬件易于損害的問題,提高了零件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維修成本。附圖說明附圖I為現有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示意圖;附圖2為現有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A部局部放大圖;、附圖3為本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示意圖;附圖4為本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B部局部放大圖。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做進ー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ー步闡明本專利技術,應該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專利技術之后,本領域 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附圖I為現有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示意圖,附圖2為現有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A部局部放大圖,圖中,I為迷宮密封環1、2為迷宮密封環11、3為電機保護罩、4為機座、5為轉鼓底、6為電機,7為螺釘,由圖可知,電機保護罩3上部的迷宮密封環I I通過螺釘7與電機6頂部固定連接后與轉鼓底5的迷宮密封環II 2形成迷宮密封配合,電機保護罩3下部與機座4固定連接。其存在的缺點有以下四點一、當機座式離心機運作并發生振動時,由于電機保護罩3的上部與下部均為固定連接且存在振動差異,因此,電機保護罩3常被電機損壞。ニ、由于迷宮密封環II 2和迷宮密封環I I均為金屬件,當機座式離心機運作并發生振動時,相互間會發生碰擦,迷宮密封環112和迷宮密封環Il易受損。三、在安裝電機保護罩3吋,由于上下部均固定,但實際安裝時卻存在偏差或間隙,因此,在制造時就要求較高的精度。四、由于迷宮密封環I I和迷宮密封環II 2形成的迷宮密封機構位于電機頂部,因此電機頂部和轉鼓底間的空隙需要増大,使得機座式離心機的重心升高,造成機器易損害。附圖3為本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示意圖,附圖4為本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的B部局部放大圖,圖中,I為迷宮密封環1、2為迷宮密封環11、3為電機保護罩、4為機座、5為轉鼓底、6為電機、7’為螺釘II。本技術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包括離心機的機座4、電機6、電機保護罩3、迷宮密封環I I和迷宮密封環II 2,所述電機保護罩3下部與離心機的機座4固定連接,迷宮密封環I I和迷宮密封環II2形成迷宮密封配合,所述電機保護罩3和迷宮密封環I I通過螺釘II 7’連接,所述連接的位置在電機保護罩3的上部。進ー步的,所述迷宮密封環I I為非金屬;進ー步的,所述非金屬為塑料、橡膠或者膠木。由圖可知,電機保護罩3腰部的非金屬迷宮密封環I I直接與轉鼓底5的迷宮密封環II 2形成迷宮密封配合,電機保護罩3下部與機座4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機座4設置于機座上或者與機座為一體。因此,本實施例中,電機保護罩3僅有下部與機座4為固定連接,電機保護罩3腰部的迷宮密封配合為活動連接,在機座式離心機運作并發生振動時,電機保護罩3只有下部固定,其內部不會有拉扯,電機保護罩3不會受到損壞,且在制造精度可以降低。轉鼓底5的迷宮密封環II 2和電機保護罩上3的迷宮密封環I I相配合,且不位于電機6頂部,而是位于電機保護罩3的腰部,因此,電機6頂部和轉鼓底5間的空隙可以減小,使得機座式離心機的重心減低,在運行時更穩定。另外,由于迷宮密封環I I為非金屬件,當迷宮密封配合發生碰擦時,非金屬件起到緩沖作用,避免了金屬與金屬間的摩擦,對電機保護罩3及電機6的保護效果好。作為本
人員可以理解的是,轉鼓底5與迷宮密封環II 2為焊接或一體,在具體實施時,將迷宮密封環II2作為非金屬件不利于焊接或與轉鼓底5形成一體,因此,本實施例中,僅有迷宮密封環迷宮密封環I I為非金屬環。但是,迷宮密封環II 2作為非金屬件在本技術中也是可行的。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 方案的宗g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平板式離心機電機保護裝置,包括離心機的機座(4)、電機(6)、電機保護罩(3)、迷宮密封環I (I)和迷宮密封環II (2),所述電機保護罩(3)下部與離心機的機座(4)固定連接,迷宮密封環I (I)和迷宮密封環II (2)形成迷宮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保護罩(3)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林明,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江北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