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1)包括內燃機(3),該內燃機經由變速器模塊(5)連接到具有可切換式檔位設置的自動變速器(9)的輸入軸(7)。變速器(9)的輸出軸(11)經由差速器(13)連接到卡車的車輪(15)。變速器模塊(5)包括具有兩個能夠相互聯接的離合器部件(17A,17B)的離合器(17)。變速器模塊(5)還包括具有輸入部(21)和輸出部(23)的部分模塊(19)。部分模塊(19)包括旁路變速器(25),該旁路變速器具有三個旋轉構件(27,29,31),其中的第三旋轉構件(31)能夠經由制動器(33)聯接到固定位(35)。利用該變速器模塊,可以在不中斷轉矩傳遞的情況下,通過操作離合器和制動器而在1比1的傳動比與旁路變速器的傳動比之間進行切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車輛(尤其是卡車)的變速器模塊,該變速器模塊包括離合器,該離合器包括兩個能夠相互聯接(耦接)的離合器部件,其第一離合器部件能夠聯接到車輛的驅動源,而其第二離合器部件能夠聯接到車輛的變速器的輸入軸。
技術介紹
這種用于卡車的變速器模塊是普遍公知的。當應用于卡車時,這種變速器模塊設于卡車的驅動源與變速器之間。該變速器包括由兩個相互協作的齒輪和離合器裝置構成的至少ー個可切換式變速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改進這種公知的變速器模塊。為此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特征在于,該變速器模塊還包括具有輸入部和輸出部的部分模塊(part module),該部分模塊包括一變速器以及連接到該變速器的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該部分模塊的輸入部聯接到第一離合器部件和/或能夠聯接到車輛的驅動源,而該部分模塊的輸出部聯接到第二離合器部件和/或能夠聯接到車輛的變速器的輸入軸,并且該變速器設置成使該部分模塊的輸入軸與輸出軸的旋轉方向彼此相同。利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可以在不中斷轉矩傳遞的情況下,通過操作離合器和另ー離合器而在I比I的傳動比(齒輪比,gear ratio)與部分模塊的變速器的傳動比之間進行切換。因此,當在卡車上使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時,可以產生為不具有該變速器模塊時(所產生的)的傳動比的兩倍的傳動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相較于公知的變速器的優點如下-該模塊允許在傳遞轉矩的同時,從最高速檔(highestgear)切換到較低速檔。這ー點在由于要駛上需要更大動力的小坡而必須將最高速檔(撥桿引導)換為低檔時尤為重要。-該模塊還允許在最低速檔下產生額外的檔位。這ー額外的低速檔允許將末端減速改變到車輪,從而可以以較低的每分鐘轉數進行驅動,由此減少了燃料消耗。-由于可以對制動器進行主動冷卻,因此在第一檔下爬行(借助滑動制動器)期間,可以實現合適的且長距離的熱耗散。這樣允許實現較低的爬行速率(ere印age rate)。-可以在1-2、3-4和5-6變速桿之間進行動カ換擋。-主離合器僅用于動カ換擋,而不再用于發動(launching)車輛。因此,可具有更輕的結構并且會顯著減少磨損。可以設計一種適用于車輛的整個使用壽命的離合器板。通過操作該離合器,能夠使另一離合器或制動器卸載或同步,使其能夠更容易打開或閉合。為了保持部分模塊的成本效益,上述另ー離合器和制動器被設計成使其不能消耗任何與該離合器相關的有效動カ(significant power)。優選的是,將該另ー離合器設置為、爪形離合器或同步器,或者設置為不能消耗任何與該離合器相關的有效動カ的摩擦離合器或摩擦制動器變速器優選地包括至少ー個可切換式變速器,該可切換式變速器包括齒輪以及離合器裝置,該離合器裝置例如為爪形離合器或同步器,用以將上述齒輪中的至少ー個聯接到其上設有該離合器裝置的軸。變速器優選地包括連續可變的變速器元件,例如壓帶或鏈式變速裝置(chainvariatorノ。優選地,上述離合器被設置成使其在不工作時閉合(常合)。此外,上述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被設置成使其在不工作時打開(常開)。優選地,上述離合器由拉カ致動器(拉カ執行器,push actuator)操作,該拉カ致動器牽拉離合器的膜片彈簧以打開該離合器;或者,上述離合器由推力致動器操作,該推力致動器推壓離合器的膜片彈簧以打開該離合器。上述離合器優選地設置為干盤式摩擦離合器,上述另ー離合器設置為干盤式摩擦離合器;或者,上述離合器設置為濕盤式摩擦離合器,上述另ー離合器設置為濕盤式摩擦離合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實施例的特征在于,變速器由旁路變速器構成,該旁路變速器具有至少三個旋轉構件,第一旋轉構件連接到輸入部,第二旋轉構件連接到輸出部,而第三旋轉構件能夠經由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聯接到固定體。該固定體例如是變速器殼體。第一旋轉構件優選由齒圈構成,第二旋轉構件由上面支承安裝有行星齒輪的行星齒輪托架構成,而第三旋轉構件由恒星齒輪構成,或者第一旋轉構件由恒星齒輪構成,第二旋轉構件由第二恒星齒輪構成,而第三旋轉構件由上面支承安裝有行星齒輪的托架構成。優選地,在第一旋轉構件與構成第一離合器部件的一部分的離合器蓋之間設有扭振阻尼器。此外,優選地,在離合器與變速器的變速器殼體之間設有中間殼體部件。優選地,在第一旋轉構件與中間殼體部件之間具有旋轉密封部。此外,優選地,在第一旋轉構件與變速器的主軸之間具有旋轉密封部。在離合器蓋與第一旋轉構件之間的連接部優選地通過連接套管而在離合器致動器下方經過。此外,優選地,第一旋轉構件和第三旋轉構件被直接支承安裝在變速器的主軸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另ー實施例(其構成上述實施例的替代方案),其中變速器由旁路變速器構成,旁路變速器的特征在于,變速器包括兩個部分變速器,每個部分變速器均具有輸入軸和輸出軸,第一部分變速器的輸入軸連接到輸入部,而第二部分變速器的輸出軸連接到輸出部,第一部分變速器的輸出軸和第二部分變速器的輸入軸能夠借助另ー離合器相互聯接。上述部分變速器例如可以是齒輪系、鏈式變速器或帶式變速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又ー實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部分變速器的作用為加速,而第二部分變速器的作用為沿輸出部的方向減速。因此,操作期間由上述另ー離合器傳遞的轉矩減小,使得該另ー離合器被加載的程度更小。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又一實施例的特征在干,上述部分模塊的傳動比(其由操作期間輸入部的每分鐘轉數除以輸出部的每分鐘轉數來定義)大于I。優選地,該部分模塊的傳動比大于或等于I. 3。上述部分模塊可設置為能夠內置在卡車的現有傳動系中的単獨模塊。為此目的,該部分模塊的輸入部和輸出部優選地設有多個齒,這些齒用于分別聯接到第一離合器部件和/或卡車的變速器的驅動源或輸入軸和/或第二離合器部件。上述齒例如可以是花鍵。因此,輸出部優選地由連接到第二離合器部件的延伸軸構成。當在卡車中使用該變速器模塊時,該延伸軸用于延伸卡車的變速器的輸入軸,使得這個輸入軸能夠連接到第二離合器部件。優選地,用于操作上述離合器的操作裝置和/或用于操作上述另ー離合器的另ー操作裝置構成上述部分模塊的一部分。上述操作裝置和上述另ー操作裝置優選地被供給壓縮空氣。這種空氣供給優選地經由中間殼體部件引導到上述操作裝置和上述另ー操作裝置。本專利技術還涉及ー種能夠應用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部分模塊。通過操作(致動)上述離合器,可使另ー離合器或致動器卸載或同步,使得其能夠以簡單的方式打開或閉合。通過操作(致動)上述離合器和另ー離合器或致動器,可以在不中斷轉矩的情況下,在I : I與變速器的驅動軸和輸入軸之間的變速之間切換檔位。通過操作(致動)上述另ー離合器或致動器,可使車輛沿向前或向后的方向起動。通過操作(致動)上述另ー離合器或致動器,可使車輛沿向前或向后的方向發動,然后通過操作(致動)上述離合器,可以在不中斷車輛的車輪的轉矩的情況下切換到更高速檔。附圖說明以下將基于根據附圖中示出的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實施例的多個示例更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在附圖中圖I給出了在卡車上使用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給出了在卡車上使用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模塊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給出了設有濕盤式離合器的、圖I中所示的變速器模塊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09.06.22 NL 2003064;2010.01.14 NL 2004096;2010.01.ー種用于車輛、尤其是卡車的變速器模塊,該變速器模塊包括離合器,該離合器包括能夠相互聯接的兩個離合器部件,其中的第一離合器部件能夠聯接到車輛的驅動源,而第ニ離合器部件能夠聯接到所述車輛的變速器的輸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器模塊還包括具有輸入部和輸出部的部分模塊,所述部分模塊包括變速器以及連接到該變速器的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所述部分模塊的輸入部聯接到所述第一離合器部件和/或能夠聯接到所述車輛的驅動源,而所述部分模塊的輸出部聯接到所述第二離合器部件和/或能夠聯接到所述車輛的變速器的輸入軸,并且所述變速器設置成使所述部分模塊的輸入軸與輸出軸的旋轉方向彼此相同。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器包括至少ー個可切換式變速器,所述可切換式變速器包括多個齒輪以及離合器裝置,該離合器裝置例如為爪形離合器或同步器,用以將至少ー個所述齒輪聯接到其上設有該離合器裝置的軸。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器包括連續可變的變速器元件,例如壓帶或鏈式變速裝置。4.如權利要求I、2或3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不能消耗與所述離合器相關的有效動カ。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另ー離合器被設置為爪形離合器或同步器,或者被設置為不能消耗與所述離合器相關的有效動カ的摩擦離合器或摩擦制動器。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被設置成使其在不工作時閉合(常閉)。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被設置成使其在不工作時打開(常開)。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由拉カ致動器操作,該拉カ致動器在所述離合器的膜片彈簧處牽拉以打開所述離合器。9.如前述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由推力致動器操作,該推力致動器推壓所述離合器的膜片彈簧以打開所述離合器。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設置為干盤式摩擦離合器,并且所述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設置為干盤式摩擦離合器。11.如前述權利要求I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設置為濕盤式摩擦離合器,并且所述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設置為濕盤式摩擦離合器。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器由旁路變速器構成,該旁路變速器具有至少三個旋轉構件,第一旋轉構件連接到所述輸入部,第二旋轉構件連接到所述輸出部,而第三旋轉構件能夠經由所述另ー離合器或制動器聯接到固定體。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變速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轉構件由齒圈構成,第二旋轉構件由上面支承安裝有行星齒輪的托架構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勒爾·馬里·范德魯滕,巴斯·赫拉德·弗勒門,亞歷山大·弗朗西斯庫斯·阿尼塔·塞拉恩斯,
申請(專利權)人:DTI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