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面料及其制作方法,其設置有柔性基材布料,柔性基材布料的表面設置有網(wǎng)狀防輻射涂覆層,防輻射涂覆層由整理劑和粘合劑構成,其制作方法包括對棉織物進行前期的處理,得到基材布料,制備涂覆材料,抗電磁輻射處理,烘干,柔性定型,獲得成品。這樣通過在基材布料表面設置有納米級網(wǎng)狀抗電磁輻射涂覆層,使得納米級抗電磁輻射微粒通過粘合劑的作用和織物之間形成一種功能性的網(wǎng)狀薄膜,對電磁輻射的屏蔽效率達到35-40dB,具有涂層薄、附著力強、柔軟、透氣性好等優(yōu)點,特別適用于制作睡衣和孕婦服。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織物面料加工
,特別涉及一種防電磁輻射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的新型污染-電磁污染已悄然走到我們的周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電磁波輻射是指在空間傳播的周期性變化的電磁場,在生活中,電磁波輻射源來自于家用電器(如電腦、電視、微波爐等)、通訊設備(如手機、傳真、微波通訊等)、電子設備(如打印機、測試儀器、醫(yī)療設備等)以及廣播、電視發(fā)射塔、尋呼臺與雷達系統(tǒng)等。為減少和預防電磁輻射的危害,世界各國從20世紀中期已開展有關電磁屏蔽紡織品的研制和生產(chǎn)工作。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電磁輻射的防護服,70年代開始正式生產(chǎn)銅絲與柞蠶絲混紡的防護服,目前市場上較為流行的該類產(chǎn)品就開發(fā)技術而言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由金屬絲和服用紗線混編或混紡而成,其中金屬絲主要采用銅絲、鎳絲和不銹鋼絲,屬于最早期產(chǎn)品,屏蔽效果尚好,但是織物厚、重、硬、不耐折,服用性能比較差,目前在民用紡織品中較少使用;第二類是通過對織物進行防輻射整理(鍍金屬涂層、其他吸收材料等)來實現(xiàn)防輻射的目的,如市場上常見的鍍銅、鍍銀織物,屏蔽值可達到50DB以上,具有一定的透氣性,但金屬顆粒易剝離,不能洗滌和揉搓,使用時間長了屏蔽值會下降,同時也不適合直接與人體接觸;第三類是使用金屬纖維、碳纖維、有機導電纖維與普通纖維混紡,也就是把金屬加工成絲,在面料內(nèi)部形成網(wǎng)狀結構。金屬纖維如不銹鋼纖維、鐵纖維、銀纖維和黃銅纖維等,透氣性好,可洗滌,屏蔽效果不會降低,但金屬纖維比重比較大,摩擦系數(shù)大,纖維韌性差,紡紗中還存在不易牽伸、混合不均、斷頭率高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藝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能夠明顯提高織物的電磁屏蔽功能的防電磁輻射面料及其制作方法。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面料,其設置有柔性基材布料,所述柔性基材布料的表面設置有網(wǎng)狀防輻射涂覆層,所述防輻射涂覆層由整理劑和粘合劑構成。一種面料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對棉織物進行前期的處理,得到基材布料;B、制備涂覆材料,將整理劑與印花膠漿按25 75配比混合;C、抗電磁輻射處理,將步驟B制得的涂覆材料涂覆到所述基材布料表面上;D、烘干,對步驟C中所得產(chǎn)品進行無接觸烘干,使所述基材布料表面形成牢固的網(wǎng)狀抗電磁輻射涂覆層;E、柔性定型,獲得成品。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C中烘干處理采用130°C以上的拉幅烘干。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B中整理劑由納米級鐵氧化物、納米級銀、銅、鎳金屬微粒與分散劑、穩(wěn)定劑等按10-20 5-15 65-85的配比混合制得。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基材布料表面設置有納米級網(wǎng)狀抗電磁輻射涂覆層,使得納米級抗電磁輻射微粒通過粘合劑的作用和織物之間形成一種功能性的網(wǎng)狀薄膜,對電磁輻射的屏蔽效率達到35-40dB,具有涂層薄、附著力強、柔軟、透氣性好等優(yōu)點。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面料,其設置有柔性基材布料,柔性基材布料的表面設置有網(wǎng)狀防輻射涂覆層,防輻射涂覆層由整理劑和粘合劑構成,整理劑主要由納米級的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組成,或采用納米級銅、鎳或鐵氧化物微粒中的一種或多種進行混合制得。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面料的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對棉織物進行前期的處理,其主要步驟為對坯布進行燒毛處理,然后經(jīng)過退煮漂工藝以及水洗處理后,從而得到基材布料;B、制備涂覆材料,將整理劑與印花膠漿按25 75配比混合,整理劑由納米級鐵氧化物、納米級銀、銅、鎳金屬微粒與分散劑、穩(wěn)定劑等按10-20 5-15 65-85的配比混合制得;印花膠漿由粘合劑、穩(wěn)定劑和分散劑組成,粘合劑、穩(wěn)定劑和分散劑的成份及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C、抗電磁輻射處理,將步驟B制得的涂覆材料涂覆到基材布料表面上;D、烘干,對步驟C中所得產(chǎn)品進行無接觸烘干,烘干處理采用130°C以上的拉幅烘干,使基材布料表面形成牢固的網(wǎng)狀抗電磁輻射涂覆層;E、柔性定型,獲得成品。本專利技術公開的,通過在基材布料表面設置有納米級網(wǎng)狀抗電磁輻射涂覆層,使得納米級抗電磁輻射微粒通過粘合劑的作用和織物之間形成一種功能性的網(wǎng)狀薄膜,由于納米微粒材料的粒徑小于lOOnm,金屬、金屬氧化物在細化為納米粒子時,比表面積增大,處于顆粒表面的院子數(shù)越來越多,懸掛鍵增多,界面極化和多重散射成為重要的吸波機制,所以能產(chǎn)生良好的抗電磁波效應和增加對電磁波的吸收,對電磁輻射的屏蔽效率達到35-40dB,具有涂層薄、附著力強、柔軟、透氣性好等優(yōu)點,特別適用于制作睡衣和孕婦服。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qū)I(yè)技術人員能夠?qū)崿F(xiàn)或使用本專利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專利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面料,其設置有柔性基材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材布料的表面設置有網(wǎng)狀防輻射涂覆層,所述防輻射涂覆層由整理劑和粘合劑構成。2.一種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對棉織物進行前期的處理,得到基材布料; B、制備涂覆材料,將整理劑與印花膠漿按25 75配比混合; C、抗電磁輻射處理,將步驟B制得的涂覆材料涂覆到所述基材布料表面上; D、烘干,對步驟C中所得產(chǎn)品進行無接觸烘干,使所述基材布料表面形成牢固的網(wǎng)狀抗電磁輻射涂覆層; E、柔性定型,獲得成品。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烘干處理采用130°C以上的拉幅烘干。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整理劑由納米級鐵氧化物、納米級銀、銅、鎳金屬微粒與分散劑、穩(wěn)定劑等按10-20 5-15 65-85的配比混合制得。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其設置有柔性基材布料,柔性基材布料的表面設置有網(wǎng)狀防輻射涂覆層,防輻射涂覆層由整理劑和粘合劑構成,其制作方法包括對棉織物進行前期的處理,得到基材布料,制備涂覆材料,抗電磁輻射處理,烘干,柔性定型,獲得成品。這樣通過在基材布料表面設置有納米級網(wǎng)狀抗電磁輻射涂覆層,使得納米級抗電磁輻射微粒通過粘合劑的作用和織物之間形成一種功能性的網(wǎng)狀薄膜,對電磁輻射的屏蔽效率達到35-40dB,具有涂層薄、附著力強、柔軟、透氣性好等優(yōu)點,特別適用于制作睡衣和孕婦服。文檔編號D06M101/06GK102628220SQ201210124490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專利技術者劉麗娜 申請人:蘇州科羽電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麗娜,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科羽電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