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由設于面板上的膠帶盤、滑槽裝置和黏貼裝置組成;滑槽裝置包括兩塊滑板,其相互平行分別垂直連接于面板上,中間形成一滑槽;黏貼裝置包括設于面板上的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刀片,第一滾輪靠近第二滾輪裝設,刀片靠近第二滾輪裝設;滑槽端部朝向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膠帶盤設于滑板外側;PCB板沿著滑槽和來自膠帶盤上的膠帶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被粘結后,膠帶被刀片切斷。通過操作人員將PCB板沿著滑槽和來自膠帶盤上的膠帶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同步移動,使PCB板被粘結后,再采用刀片將膠帶切斷,使PCB板被半自動粘結,從而達到了生產(chǎn)效率高、黏貼整齊牢靠、且成品率高的目的。(*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PCB板材制作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
技術介紹
在PCB空板經(jīng)過表面組裝上件,再經(jīng)過封裝電路插件的整個制作過程中,有一種 PCB板材,因設計的需要,板子需要有金面(金手指)的地方用于和其它電子連結機構相連。 此金面在表面組裝生產(chǎn)中,如果裸漏將在回流焊接制程中造成沾錫,影響質(zhì)量。沾錫的地方需要打磨后重新渡金,以保證金面的平整性和良好的接觸性。因此,在表面組裝生產(chǎn)前,需要在金面地方貼高溫膠帶,以保證在回流焊接制程中,揮發(fā)的錫膏不會沾到金面上。目前在PCB金面上貼付高溫膠帶采用人工貼付的方式來作業(yè),一方面產(chǎn)出低,另一方面貼的不整齊,造成部分金面裸露,從而造成質(zhì)量不良,或者貼付的緊度不同從而造成厚度不同,造成部分靠近金面地方印刷錫膏過厚,影響周圍零件的焊接質(zhì)量。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生廣效率聞、黏貼整齊牢罪從而成品率聞的PCB板的貼膠帶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由設于面板上的膠帶盤、滑槽裝置和黏貼裝置組成;所述滑槽裝置包括兩塊滑板,其相互平行分別垂直連接于所述面板上,中間形成一滑槽;所述黏貼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面板上的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刀片,所述第一滾輪靠近所述第二滾輪裝設,所述刀片靠近所述第二滾輪裝設;所述滑槽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滾輪和所述第二滾輪之間,所述膠帶盤設于所述滑板外側;PCB板沿著所述滑槽和來自所述膠帶盤上的膠帶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被粘結后,所述膠帶被所述刀片切斷。優(yōu)選的,所述膠帶盤與所述第一滾輪之間設有用于引導和張緊膠帶的引導輪。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滾輪設有將所述第一滾輪張緊的彈簧和拉桿。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通過操作人員將PCB板沿著所述滑槽和來自所述膠帶盤上的膠帶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同步移動,使PCB板被粘結后,再采用刀片將所述膠帶切斷,使PCB板被半自動粘結,從而達到了生產(chǎn)效率高、黏貼整齊牢靠、且成品率高的目的。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數(shù)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I.面板 2.膠帶盤 31.滑板 32.滑槽41.第一滾輪 42.第二滾輪 43.刀片 5. PCB板6.膠帶 7.弓丨導輪 8.彈簧 9.拉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提供了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操作人員將PCB 板沿著所述滑槽和來自所述膠帶盤上的膠帶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同步移動,使PCB 板被粘結后,再采用刀片將所述膠帶切斷,使PCB板被半自動粘結。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如圖I所示,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由設于面板I上的膠帶盤2、滑槽裝置和黏貼裝置組成;所述滑槽裝置包括兩塊滑板31,其相互平行分別垂直連接于所述面板I上,中間形成一滑槽32 ;所述黏貼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面板I上的第一滾輪41、第二滾輪42和刀片 43,所述第一滾輪41靠近所述第二滾輪42裝設,所述刀片43靠近所述第二滾輪42裝設; 所述滑槽32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滾輪41和所述第二滾輪42之間,所述膠帶盤2設于所述滑板31外側;PCB板5沿著所述滑槽32和來自所述膠帶盤2上的膠帶6在第一滾輪41和第二滾輪42之間被粘結后,所述膠帶6被所述刀片43切斷。其中,所述膠帶盤2與所述第一滾輪41之間設有用于引導和張緊膠帶6的引導輪7 ;所述第一滾輪41設有將所述第一滾輪41張緊的彈簧8和拉桿9。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是如圖I所示,首先在膠帶盤2上固定高溫膠帶,同時設計一個引導輪7用來引導高溫膠帶6的,設計第一滾輪41和第二滾輪42,中間的張緊度用彈簧8調(diào)整,可以適用不同厚度的PCB板5要求,同時擠壓膠帶6和PCB板5的金面,從而保證貼付的平整性,在第二滾輪42右側(即PCB板運動出的方向)設計一個刀片43,PCB板5滾出第一滾輪41和第二滾輪42之間后,作業(yè)員垂直方向向下撤動,使刀片43將膠帶6割斷,即完成一片PCB板金面的貼付,同時剩余的膠帶6頭被粘到第二滾輪42上,下次作業(yè)時,作業(yè)員只需要從第一滾輪41和第二滾輪42之間拉動PCB板5,即可連續(xù)作業(yè)。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通過操作人員將PCB板5沿著所述滑槽32和來自所述膠帶盤2上的膠帶6在第一滾輪41和第二滾輪42之間同步移動,使PCB板5被粘結后,再采用刀片43將所述膠帶6切斷,使PCB板5被半自動粘結,從而達到了生產(chǎn)效率高、 黏貼整齊牢靠、且成品率高的目的。對所公開的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qū)I(yè)技術人員能夠?qū)崿F(xiàn)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 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其特征在于,由設于面板上的膠帶盤、滑槽裝置和黏貼裝置組成;所述滑槽裝置包括兩塊滑板,其相互平行分別垂直連接于所述面板上,中間形成一滑槽;所述黏貼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面板上的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刀片,所述第一滾輪靠近所述第二滾輪裝設,所述刀片靠近所述第二滾輪裝設;所述滑槽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滾輪和所述第二滾輪之間,所述膠帶盤設于所述滑板外側;PCB板沿著所述滑槽和來自所述膠帶盤上的膠帶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被粘結后,所述膠帶被所述刀片切斷。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帶盤與所述第一滾輪之間設有用于引導和張緊膠帶的引導輪。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滾輪設有將所述第一滾輪張緊的彈簧和拉桿。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PCB板的貼膠帶裝置,由設于面板上的膠帶盤、滑槽裝置和黏貼裝置組成;滑槽裝置包括兩塊滑板,其相互平行分別垂直連接于面板上,中間形成一滑槽;黏貼裝置包括設于面板上的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刀片,第一滾輪靠近第二滾輪裝設,刀片靠近第二滾輪裝設;滑槽端部朝向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膠帶盤設于滑板外側;PCB板沿著滑槽和來自膠帶盤上的膠帶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被粘結后,膠帶被刀片切斷。通過操作人員將PCB板沿著滑槽和來自膠帶盤上的膠帶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同步移動,使PCB板被粘結后,再采用刀片將膠帶切斷,使PCB板被半自動粘結,從而達到了生產(chǎn)效率高、黏貼整齊牢靠、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黃樂人,孫健,
申請(專利權)人:廣運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