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翻板閥,屬于自動翻板閥技術領域,能達到自動控制山塘水庫的庫容的目的,它由閥板、左軸、右軸、壩體泄洪槽、左“U”型槽、右“U”型槽、左前擋塊、右前擋塊、左后擋塊、右后擋塊、楔形底板組成,隨著水位的高低來改變閥板的受力,以閥板的左轉軸和右轉軸的軸線為中心,閥板隨水位高低自動旋轉,達到閥門自動開啟或關閉,其有益效果是投資低,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能達到無人值守自動控制庫容的目的,實用性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動翻板閥,尤其涉及ー種水壩自動泄洪的自動翻板閥,屬于自動翻板閥
技術介紹
為解決山塘、水庫在無人值守的狀態(tài)自動控制庫容,達到當水位低時,水壩的閥門自動關閉,當水位超過預設水位時,水壩的閥門自動開啟泄洪,當水位回落到安全庫容吋,水壩的閥自動關閉的目的,在本專利技術未作出之前,無有ー種水壩自動泄洪的自動翻板閥使用,檢索專利文獻無該技術新的技術方案公開。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無有ー種水壩自動泄洪的自動翻板閥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供ー種水壩自動泄洪的自動翻板閥,該自動翻板閥投資低,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能達到無人值守自動控制庫容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由閥板、左軸、右軸、壩體泄洪槽、左“U”型槽、右“U”型槽、左前擋塊、右前擋塊、左后擋塊、右后擋塊、鍥形底板組成,其特征在于閥板的截面為不等邊梯形,閥板的兩側側有左軸和右軸,左軸和右軸的軸線相同且軸線低于閥板高度(H)的一半(1/2H),以左軸和右軸支承閥板,軸線以下的重量大于軸線以上重量3%以上,根據軸線以下和軸線以上的重量之比調整上水位高低,重量比越大上水位高度越高,壩體泄洪槽的左側有左“U”型槽,水壩泄洪槽的右邊有右“U”型槽,左“U”型槽和右“U”型槽方向相對且在同一平面,在左“U”型槽和右“U”型槽的下方以及壩體泄洪槽的底部有鍥形底板,左“U”型槽的前面的上部有左前擋塊,右“U”型槽的前面的上部有右前擋塊,左“U”型槽后面的下部有左后擋塊,右“U”型槽后面的下部有右后擋塊,閥板從左“U”型槽和右“U”型槽的開ロ插入安裝,左“U”型槽的槽底支承閥板的左軸,右“U”型槽的槽底支承閥板的右軸,閥板的下平面和鍥形底板的上平面貼合密封,閥板的左后下側的軸線以下平面和左后擋塊的前表面密封,閥板的右后下側的軸線以下平面和右后擋塊的前表面密封,閥板的左前上側的軸線以上平面和左前擋塊的后表面密封,閥板的右前上側的軸線以上平面和右前擋塊的后表面密封,使用時當水位處于低水位時,水對閥板產生壓力,閥板受壓后,更加緊密的密封,當水位上升后,閥板的軸線上部受到水的推力大于軸線以下閥板的壓カ以及閥板上部和閥板下部的重量差的總和時,閥板以左軸和右軸為中心,閥板整體以上部向后的方向旋轉,閥板下部和鍥形底板中間形成空間,水從空間排出,山洪暴發(fā)時,水同時從閥板上部泄洪,當水位下降后,閥板的軸線以下的壓カ以及閥板上部和閥板下部的重量差的總和大于閥板的軸線上部受到水的推力,閥板以左軸和右軸為中心,閥板整體以上部向前的方向旋轉,閥板自動閉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投資低,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能達到無人值守自動控制庫容的目的,實用性較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示意圖。圖I中I.閥板,2.左軸,3.右軸,4.壩體泄洪槽,5.左“U”型槽,6.右“U”型槽,7.左前擋塊,8.右前擋塊,9.左后擋塊,10.右后擋塊,11.鍥形底板爐底ロ。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A-A方向的左視圖。I.閥板,2.左軸,3.右軸。 圖2中I.閥板,3.右軸,4.壩體泄洪槽,6.右“U”型槽,8.右前擋塊,10.右后擋塊,11.鍥形底板爐底ロ。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閥板組件的示意圖。圖3中I.閥板,2.左軸,3.右軸。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由閥板I、左軸2、右軸3、壩體泄洪槽4、左“U”型槽5、右“U”型槽6、左前擋塊7、右前擋塊8、左后擋塊9、右后擋塊10、鍥形底板11組成,其特征在于閥板I的截面為不等邊梯形,閥板I的兩側有左軸2和右軸3,左軸2和右軸3的軸線相同且軸線低于閥板I高度(H)的一半(1/2H),以左軸2和右軸3支承閥板1,軸線以下的重量大于軸線以上重量3%以上,根據軸線以下和軸線以上的重量之比調整上水位高低,重量比越大上水位高度越高,壩體泄洪槽4的左側有左“U”型槽5,壩體泄洪槽4的右邊有右“U”型槽6,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方向相對且在同一平面,在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的下方以及壩體泄洪槽4的底部有鍥形底板11,左“U”型槽5的前面的上部有左前擋塊7,右“U”型槽6的前面的上部有右前擋塊8,左“U”型槽5后面的下部有左后擋塊9,右“U”型槽6后面的下部有右后擋塊10,閥板I從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的開ロ插入安裝,左“U”型槽5的槽底支承閥板的左軸2,右“U”型槽6的槽底支承閥板的右軸3,閥板I的下平面和鍥形底板11的上平面貼合密封,閥板I的左后下側的軸線以下平面和左后擋塊9的前表面密封,閥板I的右后下側的軸線以下平面和右后擋塊10的前表面密封,閥板I的左前上側的軸線以上平面和左前擋塊7的后表面密封,閥板I的右前上側的軸線以上平面和右前擋塊8的后表面密封,使用時當水位處于低水位時,水對閥板I產生壓力,閥板I受壓后,更加緊密的密封,當水位上升后,閥板I的軸線上部受到水的推力大于軸線以下閥板I的壓カ以及閥板I上部和閥板I下部的重量差的總和吋,閥板I以左軸2和右軸3為中心,閥板I整體以上部向后的方向旋轉,閥板I下部和鍥形底板11中間形成空間,水從空間排出,山洪暴發(fā)時,水同時從閥板I上部泄洪,當水位下降后,閥板I的軸線以下的壓カ以及閥板I上部和閥板I下部的重量差的總和大于閥板I的軸線上部受到水的推力,閥板I以左軸2和右軸3為中心,閥板I整體以上部向前的方向旋轉,閥板I自動閉合。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翻板閥,它由閥板(I)、左軸(2)、右軸(3)、壩體泄洪槽(4)、左“ U”型槽(5)、右“U”型槽(6)、左前擋塊(7)、右前擋塊(8)、左后擋塊(9)、右后擋塊(10)、鍥形底板(11)組成,其特征在于閥板(I)的截面為不等邊梯形,閥板(I)的兩側有左軸(2)和右軸(3),壩體泄洪槽(4)的左側有左“U”型槽(5),壩體泄洪槽(4)的右邊有右“U”型槽(6),在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的下方以及壩體泄洪槽(4)的底部有鍥形底板(11),左“U”型槽(5)的前面的上部有左前擋塊(7),右“U”型槽(6)的前面的上部有右前擋塊(8),左“U”型槽(5)后面的下部有左后擋塊(9),右“U”型槽(6)后面的下部有右后擋塊(10),閥板(I)從左“ U”型槽(5)和右“ U”型槽(6)的開ロ插入安裝,左“ U”型槽(5)的槽底支承閥板的左軸⑵,右“U”型槽(6)的槽底支承閥板的右軸(3)。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自動翻板閥,其特征在于左軸(2)和右軸(3)的軸線相同且軸線低于閥板(I)高度(H)的一半(1/2H)。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自動翻板閥,其特征在于閥板(I)根據閥板(I)的左軸(2)和右軸(3)的軸線以下和軸線以上的重量之比調整上水位高低,重量比越大上水位高度越尚。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自動翻板閥,其特征在于以左軸(2)和右軸(3)支承閥板(1),軸線以下的重量大于軸線以上重量3%以上。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自動翻板閥,其特征在于左“U”型槽(5)和右“U”型槽(6)方向相對且在同一平面。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自動翻板閥,其特征在于閥板(I)的下平面和鍥形底板(11)的上平面貼合密封。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自動翻板閥,其特征在于閥板(I)的左后下側的軸線以下平面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吳超,
申請(專利權)人:吳超,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