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及其制備方法。微膠囊殺蟲劑各組分占原料總重量的百分比為:蔗糖酯0.5~45%、分散劑1~5%、壁材1~22%、水33~97%;該微膠囊制備方法為:按配方將蔗糖酯加入到分散劑水溶液中,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5~50℃,恒溫下加入壁材,在1500~3000r/min轉速下攪拌30~60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然后在500~1000r/min轉速下繼續攪拌20~30min,得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微膠囊屬于環保型農藥,對蚜蟲和煙粉虱的防治效果優異;制備工藝較簡單,生產成本較低,適宜于大面積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藥
,涉及一種農藥殺蟲劑,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尤其是小麥、棉花和煙葉等農作物的生產大國,每年因病蟲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長期以來,我國農藥生產劑型主要以乳油、粉劑和可濕性粉劑等傳統劑型為主。乳油制劑中因含有大量有機溶劑而污染環境,粉劑等則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易產生粉塵污染。農藥微膠囊劑是以高分子材料作為囊壁或囊膜,通過化學、物理或物理化學方法, 將農藥活性物質包裹起來,形成一種具有半滲透性囊膜的微型膠囊,是當前農藥新劑型中最具開發前景的新劑型之一,具有持效時間長、對環境污染小、對人體毒性低、有效成分穩定性好和不易被雨水沖刷等特點。蔗糖酯是蔗糖脂肪酸酯的簡稱,是由蔗糖的一個或多個羥基與脂肪酸或芳香酸酯化而成。蔗糖酯可以使害蟲皮膜脫落,脫水干癟死亡,其對害蟲的作用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清λ·Μ/E. ο目前,未見有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的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對害蟲防治效果優異,殺蟲劑持續效期長的。本專利技術的微膠囊劑對環境友好,其制備工藝較簡單、生產成本較低。與其他農藥劑型相比,微膠囊劑的最重要的特點是其緩釋性,其目的就是使農藥的持效期延長,特別是在農藥田間應用中殘效期延長,利用率提高,減少或避免農藥因外界環境造成的分解流失、減輕毒性和藥害、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和對操作人員的毒害。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各組分占原料總重量的百分比為蔗糖酯O. 5 45%、 分散劑I 5%、壁材I 22%、水33 97% ;所述蔗糖酯為庚酸蔗糖酯和辛酸蔗糖酯中的一種或兩種;所述分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或聚乙烯醇;所述壁材為多元異氰酸酯-多元胺體系,多元異氰酸酯為甲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多元胺為乙二胺、甲基二胺或三乙基四胺;多元異氰酸酯與多元胺的質量比為O. 5 I. 5 ;制備時,將分散劑加水配置質量濃度范圍為2 10%的分散劑水溶液,將蔗糖酯加入到分散劑水溶液中,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5 50°C,恒溫下加入壁材,在1500 3000r/min轉速下攪拌30 60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然后在500 1000r/min轉速下繼續攪拌20 30min,得鹿糖酯微膠囊殺蟲劑。進一步地,所述的水為去離子水或蒸餾水。所述的蔗糖酯占原料總重量的百分比為5 35%。所述的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的制備方法,將分散劑加水配置質量濃度范圍為2 10%的分散劑水溶液,將蔗糖酯加入到分散劑水溶液中,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5 50°C,恒溫下加入壁材,攪拌條件下進行界面聚合反應,然后在500 lOOOr/min轉速下繼續攪拌 20 30min,得鹿糖酯微膠囊殺蟲劑。進一步地,所述界面聚合反應的攪拌條件優選在1500 3000r/min轉速下攪拌 30 60mino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I)本專利技術的殺蟲劑制劑對害蟲防治效果優異;(2)本專利技術的殺蟲劑制劑持效期長,制備工藝較簡單,生產成本較低;(3)本專利技術的殺蟲劑制劑符合綠色環保型農藥的要求,適宜大面積推廣應用。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此。實施例I配置質量濃度為5 %的木質素磺酸鈉水溶液,在反應器中,加入430g木質素磺酸鈉水溶液,加入辛酸蔗糖酯350g,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5°C,恒溫下加入甲苯二異氰酸酯 IOOg,乙二胺120g,在2000r/min轉速下攪拌45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在800r/min轉速下繼續攪拌25min,可得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根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施藥以及生物活性統計,使用該制劑2500倍液對煙草蚜蟲用藥后第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 87. 5%,82. 1%。實施例2配置質量濃度為4%的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在反應器中,加入350g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加入庚酸蔗糖酯450g,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6°C,恒溫下加入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80g,甲基二胺120g,在3000r/min轉速下攪拌50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在500r/ min轉速下繼續攪拌30min,可得鹿糖酯微膠囊殺蟲劑。根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施藥以及生物活性統計,使用該制劑3000倍液對煙粉虱用藥后第8天和16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 86. 1%,80. 2%0實施例3配置質量濃度為2%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反應器中,加入500g聚乙烯醇水溶液, 加入辛酸蔗糖酯150g,庚酸蔗糖酯180g,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8°C,恒溫下加入二甲苯二異氰酸酯100g,三乙基四胺70g,在2800r/min轉速下攪拌55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在 600r/min轉速下繼續攪拌20min,可得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根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施藥以及生物活性統計,使用該制劑1000倍液對大豆蚜蟲用藥后第6天和12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90. 6%,85. 7%,對煙粉虱用藥后第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91. 5%、 84. 3%。實施例4配置質量濃度為2 %的木質素磺酸鈉水溶液,在反應器中,加入985g木質素磺酸鈉水溶液,加入辛酸蔗糖酯5g,混合均勻后,加熱至50°C,恒溫下加入甲苯二異氰酸酯5g, 甲基二胺5g,在2000r/min轉速下攪拌30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在800r/min轉速下繼續攪拌25min,可得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根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施藥以及生物活性統計,使用該制劑1000倍液對煙草蚜蟲用藥后第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3. 2%, 78. 5%,對煙粉虱用藥后第9天和18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2. 1%、73. 6%。實施例5配置質量濃度為3 %的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在反應器中,加入900g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加入庚酸蔗糖酯40g,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7°C,恒溫下加入甲苯二異氰酸酯20g,三乙基四胺40g,在2500r/min轉速下攪拌40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在1000r/min 轉速下繼續攪拌20min,可得蔗糖酯微膠囊殺蟲劑。根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施藥以及生物活性統計,使用該制劑1500倍液對大豆蚜蟲用藥后第8天和16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 85. 4%,80. 1%ο實施例6配置質量濃度為2%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反應器中,加入650g聚乙烯醇水溶液, 加入辛酸蔗糖酯150g,庚酸蔗糖酯50g,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5°C,恒溫下加入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60g,乙二胺90g,在2500r/min轉速下攪拌35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在700r/ min轉速下繼續攪拌22min,可得鹿糖酯微膠囊殺蟲劑。根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施藥以及生物活性統計,使用該制劑2000倍液對煙粉虱用藥后第6天和12天的防治效果分別為 90. 3%,87. 2%0實施例7配置質量濃度為4%的木質素磺酸鈉水溶液,在反應器中,加入750g木質素磺酸鈉水溶液,加入辛酸蔗糖酯100g,混合均勻后,加熱至48°C,恒溫下加入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90g,三乙基四胺60g,在2200r/min轉速下攪拌60min,進行界面聚合反應,在600r/min 轉速下繼續攪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道航,劉仙平,夏育陸,觀富宜,
申請(專利權)人:華南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