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包括椅腳、靠背、定扶手以及座板,座板與定扶手之間聯接有座板轉軸,所述定扶手上通過扶手轉軸轉動連接有動扶手,動扶手上固定有導向板,定扶手上開有弧形導向槽,對應弧形導向槽的座板一側延伸有滾輪,滾輪插套入弧形導向槽內并置于導向板下方,在座椅閑置狀態,滾輪與導向板不接觸,這樣座椅連位時不會相互干擾,座板在打開時滾輪沿弧形導向槽推動導向板使動扶手聯動;采用該結構的禮堂椅,當用手拉動座板一側,座板另一側的滾輪沿弧形導槽向上滑動的同時,滾輪推動動扶手上的導向板,使動扶手跟隨座板一起由閑置時候的垂直豎起狀態,轉化為座椅使用狀態,動扶手亦反轉為橫向,其結構簡單、合理。(*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禮堂椅
,尤其是一種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禮堂椅,座板可以通過手動打開,但扶手一般為固定設置,這樣的結構即使在禮堂椅處于閑置狀態時,占用位置較多,造成前、后禮堂椅之間的過道較窄,影響人們通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扶手和座板可以聯動折疊,即閑置狀態時,扶手和座板均為豎起狀態,節省橫向空間,騰出更多空間方便人們通行,節省空間的禮堂椅。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包括椅腳、靠背、定扶手以及座板,座板與定扶手之間聯接有座板轉軸,其特征是,所述定扶手上通過扶手轉軸轉動連接有動扶手,動扶手上固定有導向板,定扶手上開有弧形導向槽,對應弧形導向槽的座板一側延伸有滾輪,滾輪插套入弧形導向槽內并置于導向板下方,座板在打開時滾輪沿弧形導向槽推動導向板使動扶手聯動。采用該結構的禮堂椅,當用手拉動座板一側,座板另一側的滾輪沿弧形導槽向上滑動的同時,滾輪推動動扶手上的導向板,使動扶手跟隨座板一起由閑置時候的垂直豎起狀態,轉化為座椅使用狀態,動扶手亦反轉為橫向,其結構簡單、合理,聯接緊湊。本技術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所述定扶手兩側延伸有左、右夾板,左、右夾板之間構成適于動扶手插套配合的插接通槽;插接通槽使定扶手和動扶手之間連接更加美觀。所述對應座板轉軸的定扶手上安裝有轉軸托架,座板轉軸坐設在轉軸托架上。所述動扶手底端安裝有配重塊;當椅子使用完畢后,由于配重塊的作用,動扶手復位,同時,動扶手在其底部的配重塊或彈力組件的作用下,同時復位,回到原始狀態的位置。所述扶手轉軸套設有扭簧,扭簧兩端分別連接定扶手和動扶手;作為動扶手和座板復位的另一實施方式,所述扶手轉軸套設有扭簧,當使用完畢后,在扭簧的回彈力作用下,動扶手復位,同時,座板在轉軸上的扭簧作用或配重塊的下,同時復位,回到原始狀態的位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一種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結構簡單、合理,扶手和座板設置在聯動折疊,即閑置狀態時,扶手和座板均為豎起狀態,節省橫向空間,騰出更多空間方便人們通行,節省空間。附圖說明3圖1為本技術閑置狀態的側視圖。圖2為本技術動作過程的側視圖。圖3為本技術使用狀態的側視圖。圖4為本技術閑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包括椅腳1、靠背2、定扶手3以及座板4,座板4與定扶手3之間聯接有座板轉軸5,其特征是,所述定扶手3上通過扶手轉軸6轉動連接有動扶手7,動扶手7上固定有導向板701,定扶手3上開有弧形導向槽301,對應弧形導向槽301的座板4 一側延伸有滾輪401,滾輪401插套入弧形導向槽301內并置于導向板701下方,座板4在打開時滾輪401沿弧形導向槽301推動導向板701使動扶手7聯動反轉。采用該結構的禮堂椅,當用手拉動座板一側,座板4另一側的滾輪401沿弧形導槽301向上滑動的同時,滾輪401推動動扶手7上的導向板701,使動扶手7跟隨座板4 一起由閑置時候的垂直豎起狀態,轉化為座椅使用狀態,動扶手7亦反轉為橫向,其結構簡單、合理,聯接緊湊。所述定扶手3兩側延伸有左、右夾板702、703,左、右夾板702、703之間構成適于動扶手7插套配合的插接通槽704 ;插接通槽704使定扶手3和動扶手7之間連接更加美觀。所述對應座板轉軸5的定扶手3上安裝有轉軸托架8,座板轉軸5坐設在轉軸托架8上。所述動扶手7底端安裝有配重塊705 ;當椅子使用完畢后,由于配重塊705的作用,動扶手7復位,同時,動扶手7在其底部的配重塊705或彈力組件的作用下,同時復位,回到原始狀態的位置。作為動扶手7和座板4復位的另一實施方式,所述扶手轉軸6套設有扭簧(圖中未表示),扭簧兩端分別連接定扶手3和動扶手7,當使用完畢后,在扭簧的回彈力作用下,動扶手7復位,同時,座板4在轉軸上的扭簧作用或配重塊的下,同時復位,回到原始狀態的位置。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實施例而已,舉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同設計,均應為本技術的技術所涵蓋。權利要求1.一種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包括椅腳(1)、靠背(2)、定扶手(3)以及座板 (4 ),座板(4 )與定扶手(3 )之間聯接有座板轉軸(5 ),其特征是,所述定扶手(3 )上通過扶手轉軸(6)轉動連接有動扶手(7),動扶手(7)上固定有導向板(701),定扶手(3)上開有弧形導向槽(301),對應弧形導向槽(301)的座板(4) 一側延伸有滾輪(401),滾輪(401)插套入弧形導向槽(301)內并置于導向板(701)下方,座板(4)在打開時滾輪(401)沿弧形導向槽 (301)推動導向板(701)使動扶手(7)聯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其特征是,所述定扶手(3)兩側延伸有左、右夾板(702、703),左、右夾板(702、703)之間構成適于動扶手(7)插套配合的插接通槽(70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其特征是,所述對應座板轉軸 (5 )的定扶手(3 )上安裝有轉軸托架(8 ),座板轉軸(5 )坐設在轉軸托架(8 )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其特征是,所述動扶手(7)底端安裝有配重塊(70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其特征是,所述扶手轉軸(6)套設有扭簧,扭簧兩端分別連接定扶手(3 )和動扶手(7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座板與扶手折疊聯動的禮堂椅,包括椅腳、靠背、定扶手以及座板,座板與定扶手之間聯接有座板轉軸,所述定扶手上通過扶手轉軸轉動連接有動扶手,動扶手上固定有導向板,定扶手上開有弧形導向槽,對應弧形導向槽的座板一側延伸有滾輪,滾輪插套入弧形導向槽內并置于導向板下方,在座椅閑置狀態,滾輪與導向板不接觸,這樣座椅連位時不會相互干擾,座板在打開時滾輪沿弧形導向槽推動導向板使動扶手聯動;采用該結構的禮堂椅,當用手拉動座板一側,座板另一側的滾輪沿弧形導槽向上滑動的同時,滾輪推動動扶手上的導向板,使動扶手跟隨座板一起由閑置時候的垂直豎起狀態,轉化為座椅使用狀態,動扶手亦反轉為橫向,其結構簡單、合理。文檔編號A47C7/54GK202312227SQ201120475999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5日專利技術者陳蓮芳 申請人:陳蓮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蓮芳,
申請(專利權)人:陳蓮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