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包括該數控車床的卡盤、工作臺、銑削機構及尾座頂尖;銑削機構包括前端固定裝配在卡盤上尾端頂接在尾座頂尖的刀軸和安裝在刀軸上的一個以上鋸片銑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一次能裝多個鋸片銑刀,可一次銑削多個槽,加工精度高,效率高,特別適合大批量切槽零件生產。(*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加工
,涉及一種切槽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
技術介紹
對工件進行切槽加工在機械制造和機械加工領域很常見且對切槽設備技術要求很高,怎樣即能保證加工的效率,又能提高加工的精度和降低成本,是設備制造領域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課題。在中國專利200620155068. 8提到一種半自動切槽機,包括機架、工作臺、液壓臺鉗、升降座、立柱、懸臂、掛架、切刀軸、電機驅動裝置、液壓裝置、冷卻裝置、機罩、直線滑軌和直線滑座,在機架內設置電機驅動裝置、液壓裝置、冷卻裝置,立柱設置在機架之中,立柱上端于懸臂的一端固定連接,懸臂另一端連接掛架,切刀軸一端套設在掛架內,升降座設置在立柱的前端并與其固定連接,機罩的底邊緣與機架的上邊緣固定連接,所述液壓臺鉗設置在工作臺上,工作臺設置直線滑軌,升降座上設置直線滑座。該技術,設備結構復雜、造價高。一次只能裝夾一個刀片,不能實現一次切削多個槽。對多槽且槽的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工件,這種設備的生產效率低,滿足不了大批量生產的需求。上述缺陷的存在,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一步完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解決現有切槽加工設備結構復雜,一次只能裝夾一個刀片,不能實現一次切削多個槽且對要求較高的槽無法保證精度,生產效率低的問題,而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能一次加工多個槽且精度較高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上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包括該數控車床的卡盤、工作臺、銑削機構及尾座頂尖;所述卡盤與尾座頂尖同軸相對布設;所述工作臺設置在所述卡盤和尾座頂尖之間,包括燕尾座、安裝在所述燕尾座的壓緊手輪和工件定位裝置;所述銑削機構包括刀軸和銑刀,所述刀軸前端固定裝配在所述卡盤上,尾端端面頂接在所述尾座頂尖;所述銑刀為環狀鋸片銑刀,具有一個以上,安裝在所述刀軸上。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中所述銑刀具有多個同時裝設在所述刀軸上,每相鄰兩個所述銑刀之間設有隔套,所述隔套套設在所述刀軸。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中所述銑削機構設有限制所述銑刀軸向位移的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設置在所述刀軸的靠近所述尾座頂尖的一端。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中所述鎖緊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刀軸尾端的外螺紋和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的圓螺母;所述圓螺母設置在所述銑刀的外側。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中所述銑刀與所述刀軸通過鍵連接。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中所述燕尾座具有基部和由該基部一端向上垂直延伸的側壁,側壁設有螺紋孔。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中所述手輪包括輪盤和自該輪盤驅動的手輪桿,所述手輪桿穿設于所述燕尾座的側壁的螺紋孔,并向外凸伸,該手輪通過螺桿與燕尾座側壁的螺紋孔安裝固定。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中所述工件定位裝置裝設在所述燕尾座的基部,包括底座、裝設在底座上的墊塊和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一側壁延伸有定位柱, 通過手輪和工件定位裝置將工件鎖緊在工作臺。有益效果本技術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結構簡單,加工裝置是移去通用數控車床的刀架,增加旋轉刀具固定裝置及夾具,這個刀具固定裝置安裝在車床卡盤和尾座頂尖之間,利用車床主軸旋轉實現刀具的高速旋轉,夾具固定在燕尾座上,利用車床自身的控制系統實現進刀、切削和退刀。刀具數量視工件切槽數而定,可一次銑削多個槽,加工精度高,效率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的安裝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的銑削工件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的鋸片銑刀與切刀軸裝配的剖面圖;圖5為本技術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的切槽加工后的工件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5所示,本技術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包括該數控車床的卡盤1、工作臺2、銑削機構3及尾座頂尖4。卡盤1通過卡盤底座10安裝固定;尾座頂尖4與卡盤1相對布設,且中心同軸。工作臺2設置在卡盤1和尾座頂尖4之間,包括燕尾座21、手輪22和工件定位裝置23 ;燕尾座21,具有基部211和由該基部211 —端向上垂直延伸的側壁212,側壁212 設有螺紋孔;手輪22包括輪盤221和自該輪盤221驅動的手輪桿222,手輪桿222穿設于燕尾座21的側壁212的螺紋孔,并向外凸伸,該手輪22通過螺桿222與燕尾座側壁212的螺紋孔安裝固定;工件定位裝置23裝設在燕尾座21的基部211上,包括底座231、裝設在底座231 上的墊塊232和支撐板233,在支撐板233 —側壁延伸有定位柱234,通過手輪22和工件定位裝置23將工件5鎖緊在工作臺2上。銑削機構3包括刀軸31和銑刀32,刀軸31 —端固定裝配在卡盤1上,另一端的端面頂接在尾座頂尖4 ;該刀軸31的中部設有鍵槽;銑刀32為環狀鋸片銑刀,裝設在刀軸31上,具有一個以上,可根據工件所需加工的槽的數量確定,一般可選擇多個銑刀32 —次裝設在刀軸31上。其中銑刀32與刀軸31 通過鍵連接。當具有多個銑刀32 —次裝設在刀軸31上時,每相鄰兩個銑刀32之間設有隔套 33,該隔套33套設在刀軸31,以保持各銑刀32相互之間的距離一定。為防止銑刀32在工作過程中軸向竄動,在刀軸31靠近尾座頂尖4的一端設有鎖緊裝置34,以將銑刀32鎖緊在刀軸31 ;在本實施例中是增設一圓螺母作為鎖緊裝置34,刀軸31上設置匹配的外螺紋,二者配合將銑刀32鎖緊在刀軸31上。加工時,將工件5安裝在工作臺2上的工件定位裝置23上,利用工件5自身的孔與定位柱234配合定位,用壓緊手輪21鎖緊工件5,利用數控車床控制系統驅動銑削機構實現進給、切削和退刀動作,對工件5進行切槽加工。本技術利用數控車床,通過簡單的結構改造,即可實現對工件進行切槽加工, 結構簡單,可實現一次完成多槽切削,刀具裝夾方便、可靠,改造成本低,加工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特別適合大批量切槽零件生產。權利要求1.一種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包括該數控車床的卡盤、工作臺、銑削機構及尾座頂尖;所述卡盤與尾座頂尖同軸相對布設;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設置在所述卡盤和尾座頂尖之間,包括燕尾座、安裝在所述燕尾座的壓緊手輪和工件定位裝置;所述銑削機構包括刀軸和銑刀,所述刀軸前端固定裝配在所述卡盤上,尾端端面頂接在所述尾座頂尖;所述銑刀為環狀鋸片銑刀,具有一個以上,安裝在所述刀軸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具有多個同時裝設在所述刀軸上,每相鄰兩個所述銑刀之間設有隔套,所述隔套套設在所述刀軸ο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削機構設有限制所述銑刀軸向位移的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設置在所述刀軸的靠近所述尾座頂尖的一端。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刀軸尾端的外螺紋和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的圓螺母;所述圓螺母設置在所述銑刀的外側。5.如權利要求1、2或4任一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現切槽加工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銑刀與所述刀軸通過鍵連接。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數控車床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先華,葉金星,
申請(專利權)人:十堰市泰祥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