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轉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在機殼(1)的兩側裝有齒圈(2),齒圈(2)與殼體旋轉驅動齒輪(11)嚙合且與機殼(1)固定。在機殼(1)內安裝有單軸槳葉轉子(12)。機殼(1)側面安裝有氣壓平衡裝置(8)。機殼(1)上裝有由蝶閥(7)控制的單一進出料口(14)。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完全防止了混合機運轉過程中的漏料,下料后僅有低的殘留。保持了單軸槳葉式混合機的高效、結構簡單。從而可對多種藥品進行多批次、小產量混合,同時防止了前后批次的不同藥品竄料,保證各批次藥品的純凈。(*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臥式分批混合機,具體說是一種旋轉下料式單軸 槳葉混合機。
技術介紹
目前用于對預混料進行混合的臥式分批混合機,有螺旋帶式單軸、 雙軸槳葉式混合機,單軸槳葉式混合機等。其中單軸槳葉式混合機殼體為不可旋轉式。通常出料ui采用的是通過殼體底部料門的開閉進行下料的方式,進料口與下料口分開,混合時下料口密封不嚴,產生持 續的漏料,且雙軸槳葉與殼體結構都會造成高的殘留。現有的混合機 普遍沒有解決高殘留與出料口的漏料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完全防止漏料與低漏留的旋轉下料 式單軸槳葉混合機。所述旋轉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在機殼的兩側裝有 齒圈,齒圈與殼體旋轉驅動齒輪嚙合且與機殼固定。在機殼內安裝有單軸槳葉轉子;單軸槳葉轉子由安裝于機殼側面 的減速機驅動。機殼側面安裝有氣壓平衡裝置,氣壓平衡裝置的通氣管道與機殼 內部相通。機殼上裝有由蝶閥控制的單一進出料口。本技術完全防止了混合機運轉過程中的漏料,下料后僅有低 的殘留。保持了單軸槳葉式混合機的高效、結構簡單。從而可對多種 藥品進行多批次、小產量混合,同時防止了前后批次的不同藥品竄料, 保證各批次藥品的純凈。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主視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中l一機殼,2_齒圈,3—殼體旋轉驅動電機,4_導軌,5 一導輪,6—安裝座,7—蝶閥,8—氣壓均衡裝置,9一減速機,10— 液體噴涂裝置,ll一殼體旋轉驅動齒輪,12—單軸槳葉轉子,13—通 氣管道,14~~a出料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1、 2中所示旋轉 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在機殼1的兩側裝有齒阇2,齒陶2與殼體旋轉驅動齒輪11嚙合且與機殼1固定。由圖1、2中可以看到,整個混合機機構坐落在安裝座6上,由固 定在安裝座6上的殼體旋轉驅動電機3,通過與減速機構末端的殼體旋 轉驅動齒輪11嚙合,帶動設置在機殼1兩側且與機殼1固定的齒圏2 旋轉,整個機殼l由兩側的導輪5支撐。在機殼1內安裝有單軸槳葉轉子12;單軸槳葉轉子12由安裝于機 殼1側面的減速機9驅動。減速機9及提供動力的電機固定在與安裝座6—體的機架上,通 過軸承帶動單軸槳葉轉子12,單轉子的結構簡化了混合機結構,且改 善了下料后的殘留。機殼1側面安裝有氣壓平衡裝置8,氣壓平衡裝置8的通氣管道 13與機殼1內部相通。由于密集進料時機內氣壓升高,易造成進料不充分,下料時機內 氣壓迅速降低又造成下料不完全,形成殘留,所以在本技術中, 通過固定在機架上的通氣管道13與機殼1內部相通,用來均衡機殼1 內外的氣壓差,機殼1僅作180度的往復旋轉,不會傷及通氣管道13。機殼1上裝有由蝶閥7控制的單一進出料口 14。進料口與下料口合二為--,進料時,進出料口 14向上,進料后,進出料口 14上的蝶閥關閉,單軸槳葉轉子12轉動進行混合,或液體噴涂裝置10噴涂藥 物。出料時,機殼轉動180度,進出料口 14上的蝶閥打開,出料口處 錐形的殼體將混合好的料全部倒出。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一、 混合機進出料口向上,準備從原料斗接收原料。蝶閥處于開 啟狀態,單軸槳葉轉子12處于運動狀態,機殼旋轉驅動電機3停止轉 動,原料斗上方與混合機機殼內氣壓相等。二、 原料斗下料口向下延伸與混合機進出料口 14對接并開始下料。 此時原料斗上部空間內氣壓開始減小,而混合機売體內的氣壓開始增 大,氣流將通過氣壓均衡裝置8由混合機導入原料斗,使原料順利進 入混合機。這一過程中,混合機轉子依然保運轉,機殼也為靜止狀態。三、 進料完畢后原料斗下料UI關閉并縮回,混合機蝶閥關閉。此 時機殼內的物料充滿度控制在約50%,保證氣壓平衡管的一個管口在 物料上方不被物料淹沒,保證了下料時原料斗上部氣壓與混合機機殼1 內的氣壓的一-致。四、 物料混合均勻后,機殼旋轉驅動電機3運轉,機殼l f始旋 轉180度,單軸槳葉轉子12繼續運轉。五、 混合機進出料口 14轉至正下方時,機殼旋轉驅動電機3停止 運轉,蝶閥開啟,開始下料。此吋單軸槳葉轉子12繼續轉動,使筒體 兩側物料在翻動的同時向筒體中部運動,然后從混合機進出料口 14下 料,混合機機殼內的氣壓開始減小,原料斗內的氣體向混合機內進行 補充,保證下料過程的順利完成。整個過程中,物料可以按照預定好 的方式進行進料與出料,不存在漏料的情況。同時,殼體與槳葉之間 可以形成良好的配合,保證物料在機売l內的低殘留。七、下料完畢后,機殼1旋轉180度。當進出料口14轉至正上方 時機殼l停止轉動,然后進入下一次循環。權利要求1. 一種旋轉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在機殼(1)的兩側裝有齒圈(2),齒圈(2)與殼體旋轉驅動齒輪(11)嚙合且與機殼(1)固定。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 在機殼(1)內安裝有單軸槳葉轉子(12)。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機殼(1)側面安裝有氣壓平衡裝置(8),氣壓平衡裝置(8)的通氣 管道(13)與機殼(1)內部相通。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機殼(1)上裝有由蝶閥(7)控制的單一進出料口 (14)。專利摘要一種旋轉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在機殼(1)的兩側裝有齒圈(2),齒圈(2)與殼體旋轉驅動齒輪(11)嚙合且與機殼(1)固定。在機殼(1)內安裝有單軸槳葉轉子(12)。機殼(1)側面安裝有氣壓平衡裝置(8)。機殼(1)上裝有由蝶閥(7)控制的單一進出料口(14)。本技術完全防止了混合機運轉過程中的漏料,下料后僅有低的殘留。保持了單軸槳葉式混合機的高效、結構簡單。從而可對多種藥品進行多批次、小產量混合,同時防止了前后批次的不同藥品竄料,保證各批次藥品的純凈。文檔編號B01F9/00GK201253557SQ20082019059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日專利技術者李浩浩, 李金成, 兵 杜 申請人:武漢明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轉下料式單軸槳葉混合機,其特征是:在機殼(1)的兩側裝有齒圈(2),齒圈(2)與殼體旋轉驅動齒輪(11)嚙合且與機殼(1)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金成,李浩浩,杜兵,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明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3[中國|武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