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尤指一種供粉體漆附著的濾管,該濾管于內部中央設有一濾心,該濾心外壁并與濾管內壁保持一適當距離,且濾心頂端設有一錐斜頭,該錐斜頭可讓氣體更貼近濾管內壁,使得附著于濾管上的粉體漆更易散落。(*該技術在200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尤指可使粉體漆的粉體附著更易散落的濾管。以靜電粉體涂裝技術將固態粉漆噴附于物體上,是目前常見的金屬表面處理方式,由于其處理後產品可得光滑平整的外觀,且具有耐用性高等優點,因此其使用范圍正不斷的擴大,只是此靜電處理方式噴附于物體上的固態漆粒成本甚高,因此使用者需將未附著的固態漆粒予以回收,以降低材料成本,而目前為業界所使用的回收裝置主要要是在集粉桶內設有多個供粉體附著的濾管,并于濾管下方設一用以儲存粉體的儲粉桶,而其中濾管是如圖5所示,該呈中空筒狀的濾管50上端具開口51,且濾管50周緣形成有可供粉體附著的附著片52,故當氣嘴60對濾管50中心吹氣時,可借助氣體將附著于濾管50濾網的粉體予以吹落。然而,由于濾管中心形成中空狀,因此氣體將直接吹至濾管50內底部,形成氣體斜向流動的現象,造成粉體漆掉落,故如圖5所示可清楚的發現,濾管50附著片52僅有局部的粉體漆可有效的被吹落回收。因此在傳統技術中,現有濾管由于無法令吹入的氣體完全與附著片貼近,而造成附著片上的粉體漆無法完全被吹落,故回收粉體的效果并不佳。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為改進上述粉體回收狀況不佳的情況而提供一種具有對粉體漆粉體良好回收作用的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為達到上述各項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上述回收裝置交叉設立于涂裝置兩側,且回收裝置是由動力箱、具有多個濾管的集粉桶及儲粉桶等三部份上下組合而成,其中動力箱內設有風扇,且動力箱一側設一具有多條輸氣管的氣壓機,各輸氣管分別接連有一相對各濾管的氣嘴,又濾管周緣分別排列眾多與濾管同軸向的附著片,其中,該濾管內部中心設有一濾心,該濾心頂端則設有一呈圓錐狀的錐柱頭。所述的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其中,濾管底端形成有一具有中心穿孔的凸塊,且濾心底端中央亦形成有一穿孔,其可利用螺栓將濾心鎖固于濾管的凸塊上。所述的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其中,濾心底端周緣形成有多個具有穿孔的凸耳,且錐柱頭底端周緣亦相對形成有多個具有穿孔的凸耳,并利用多支兩端具螺紋端的鋼條,將錐柱頭固設于濾心頂端。所述的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其中,錐柱頭于組裝在濾管頂端後,錐柱頭的最高點適與濾管的頂緣相等。上述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濾管內壁與濾心周壁形成較小的間隙,使氣體可更貼近濾管的附著片。采用本技術的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其優點是可讓氣體更貼近整個濾管,從而可將附著于濾管附著片的粉體漆予以完全吹落,增加粉體漆的回收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以下借由一最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具體結構特點及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回收裝置外觀圖。圖2為本技術回收裝置的前視剖面圖。圖3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本技術的組合剖面圖。圖5為現有濾管的剖面圖。請參看圖1所示,本技術是運用于涂裝粉體漆的濾漆回收裝置,于一涂裝室10的兩側交叉對立設回收裝置20,當金屬工件經過涂裝室10時,工作人員以噴槍對工件作噴射,涂裝室10內充滿懸浮的固態粉體漆,回收裝置20將該懸浮的粉體漆予以吸入回收。而如圖2所示,該回收裝置20是由動力箱21、具多個濾管30的集粉桶22及儲粉桶23等三部份上下組立而成,其中動力箱21內設有風扇,用以將懸浮的粉體漆吸入,并附著于集粉桶22內的濾管30上,同時于動力箱21一側設一具多條輸氣管25的氣壓機24,其中各輸氣管25分別接連一氣嘴26,且各氣嘴26并分別相對集粉桶22內的濾管30,用以吹落粉體漆至儲粉桶23內,以上所述的結構和原理與現用回收裝置相同,容不再贅述。上述濾管30是如圖3、4所示,該濾管30為一中空筒體,其周緣分別排列眾多與濾管同軸向的附著片31,且具透氣性的附著片31呈向外放射狀,用以供粉體漆附著,又濾管30上端形成有一開口32,另濾管30底端形成有一中心具穿孔330的凸塊33,該凸塊33頂面設有一呈中空筒狀的濾心34,且濾心34底端周緣形成一有多個具穿孔的凸耳340,且濾心34底端中央形成有一穿孔341,其可利用一螺栓38依序穿經濾心34及濾管30的穿孔341、330,并以一螺帽380螺鎖,而使濾心34可鎖固于濾管34的凸塊33上。另外,濾心34頂端蓋設有一呈錐柱狀錐柱頭35,該錐柱頭35底端周緣亦形成有多個具穿孔的凸耳350,其中各凸耳350并與濾心34的凸耳340相對,并以多支兩端具螺紋端360、361的鋼條36分別穿經錐柱頭35及濾心34的凸耳350、340,且分別以螺帽37、38將鋼條36同時螺鎖于錐柱頭35及濾心34間,使錐柱頭35可固設于濾心34頂端,且組裝後錐柱頭35的最高點適與濾管30的頂緣相等,如圖4所示即為本技術的組合示意圖。請參閱圖4,在本技術的運用情況下,當氣體由氣嘴26噴出時,氣體首先沖擊于濾管30的錐柱頭35上,而使氣體順著錐柱頭35的錐度沖向濾管30內壁後,氣體將再順勢向下,而讓氣體可完全貼近濾管30的內壁,且由濾管30截面積來看,由于其間隙變小,相較現有濾管50(如圖5),由于其濾管50中心較大,所以相同的氣壓流量,本技術氣體的流速將變快,而更能將附著于濾管30附著片31上的粉體漆可順利的掉落,增進回收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權利要求1.一種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所述回收裝置交叉設立于涂裝置兩側,且回收裝置是由動力箱、具有多個濾管的集粉桶及儲粉桶等三部份上下組合而成,其中動力箱內設有風扇,且動力箱一側設一具有多條輸氣管的氣壓機,各輸氣管分別接連有一相對各濾管的氣嘴,又濾管周緣分別排列眾多與濾管同軸向的附著片,其特征在于該濾管內部中心設有一濾心,該濾心頂端則設有一呈圓錐狀的錐柱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其特征在于濾管底端形成有一具有中心穿孔的凸塊,且濾心底端中央亦形成有一穿孔,其可利用一螺栓將濾心鎖固于濾管的凸塊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其特征在于濾心底端周緣形成有多個具有穿孔的凸耳,且錐柱頭底端周緣亦相對形成有多個具有穿孔的凸耳,并利用多支兩端具螺紋端的鋼條,將錐柱頭固設于濾心頂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其特征在于錐柱頭于組裝濾管頂端後,錐柱頭的最高點適與濾管的頂緣相等。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尤指一種供粉體漆附著的濾管,該濾管于內部中央設有一濾心,該濾心外壁并與濾管內壁保持一適當距離,且濾心頂端設有一錐斜頭,該錐斜頭可讓氣體更貼近濾管內壁,使得附著于濾管上的粉體漆更易散落。文檔編號B01D29/00GK2262450SQ96214048公開日1997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1996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1996年5月31日專利技術者田明課 申請人:正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粉體漆濾漆回收裝置的濾管,所述回收裝置交叉設立于涂裝置兩側,且回收裝置是由動力箱、具有多個濾管的集粉桶及儲粉桶等三部份上下組合而成,其中動力箱內設有風扇,且動力箱一側設一具有多條輸氣管的氣壓機,各輸氣管分別接連有一相對各濾管的氣嘴,又濾管周緣分別排列眾多與濾管同軸向的附著片,其特征在于:該濾管內部中心設有一濾心,該濾心頂端則設有一呈圓錐狀的錐柱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明課,
申請(專利權)人:正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