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δ-十二內酯的合成方法,其步驟:(1)縮合、脫水:在堿性條件及相轉移催化劑存在下,使環戊酮與正庚醛進行羥醛縮合,然后在酸性催化劑的作用下脫水生成2-庚烯環戊酮;(2)加氫:2-庚烯環戊酮在離子交換樹脂載鈀催化劑下加氫得2-庚基環戊酮;(3)氧化:2-庚基環戊酮與過氧化氫經Baeyer-Villiger氧化反應得到粗品;(4)精制:將粗品通過分子蒸餾的方法獲得純品。方法易行,操作簡便,收率較高,原料易得,使目的產物δ-十二內酯的收率增大,純度大大提高了,產物純度大于99.0%、產率在80%以上,所使用的催化劑可重復使用等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δ -內酯的合成
,更具體涉及一種δ -十二內酯合成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產品S-十二內酯具有強烈新鮮水果的脂肪香氣,它作為新的內酯類香料被廣泛用于醛香調類香水、桅子、晚香玉等濃厚花香香調的調制。另外由于天然的動物奶油含有大量的脂肪,過分吸入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在植物油中添加奶油香料作為人造奶油代替天然奶油,而S-十二內酯正是調配奶油香精的主要成分。所以,合成δ-十二內酯在食品工業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技術介紹
內酯是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和中間體,在香料香精和藥物合成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發展前景。如Y-和δ-內酯已經應用于高級化妝品、食品和煙草工業等,并且由于內酯是天然奶油香味的主要成分,而天然奶油中含大量動物性脂肪,過分吸入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一些發達國家用植物油添加奶油香料作為人造奶油用于食品工業中,風味幾乎與天然奶油相同。使用這種新型高質量的奶油香精,減少食品中奶油用量,在保障人們的健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探討S-內酯的化學合成具有重要的意義。關于δ-十二內酯的合成方法,目前國內外已有不少報道,按其合成路線,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用環己二酮與溴代正己烷反應,再氧化開環、還原和環合而得 δ -十二內酯,此法合成過程較繁瑣,產率較低;二是用己二酸二乙酯進行Dieckmarm縮合, 再用無水K2CO3在丙酮中與溴代正庚烷反應,經脫酸、氧化得δ -十二內酯,此法成本合理, 但步驟較長,收率不高,難以應用于工業化生產。因此,需要尋找一條步驟較簡單,收率較高的合成路線使S-十二內酯的生產得到工業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合成路線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種 S-十二內酯合成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簡便,收率較高,使目的產物δ-十二內酯的收率增大,純度大大提高了。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一種δ -十二內酯合成的方法,合成路線步驟如下—種δ-十二內酯合成方法,在堿性條件下環戊酮與正庚醛進行羥醛縮合,并通過配有分水器的可加熱反應器回流脫水、再減壓蒸餾得2-庚烯環戊酮;然后在離子交換樹脂載鈀催化劑作用下常壓加氫得2-庚基環戊酮;最后以雙氧水作為氧化劑,采用 Baeyer-Villiger重排反應,獲得粗品δ-十二內酯。再利用分子蒸餾裝置對粗品進行精制,得純度較高的目的產物。一種δ -十二內酯合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縮合、脫水將質量分數為0. 5% 20%的氫氧化鈉溶液、環戊酮和相轉移催化劑加入三口瓶,升溫至10 50°C后,滴加正庚醛,1 4h滴完(環戊酮與正庚醛的摩爾比為1 1 5:1)。由于醛、醛間進行縮合反應的活性大于醛與酮之間進行縮合反應的活性,為避免發生過多的副反應,必須酮過量。然后恒溫10 50°C反應1 3h,冷卻,用乙酸中和,使混合液pH = 5 6。靜置分層,水層用萃取劑萃取,合并有機相,用質量分數為5%的NaHCO3和飽和NaCl水溶液洗滌,轉入帶分水器的裝置加熱,脫水。冷卻后再進行洗滌,無水Na2SO4干燥后常壓IO5Pa蒸除萃取劑,減壓至350 450Pa蒸餾,收集90-10(TC /350 450Pa餾分的2-庚烯環戊酮。所述的相轉移催化(Phase transfer),簡稱PT,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有機合成中應用日趨廣泛的一種新的合成技術。在有機合成中常遇到非均相有機反應,這類反應的通常速度很慢,收率低。但如果用水溶性無機鹽,用極性小的有機溶劑溶解有機物,并加入少量(0.05mol以下)的季銨鹽或季磷鹽,反應則很容易進行,這類能促使提高反應速度并在兩相間轉移負離子的鐺鹽,稱為相轉移催化劑。一般存在相轉移催化的反應,都存在水溶液和有機溶劑兩相,離子型反應物往往可溶于水相,不溶于有機相,而有機底物則可溶于有機溶劑之中。不存在相轉移催化劑時,兩相相互隔離,幾個反應物無法接觸,反應進行得很慢。相轉移催化劑的存在,可以與水相中的離子所結合(通常情況),并利用自身對有機溶劑的親和性,將水相中的反應物轉移到有機相中,促使反應發生。相轉移催化劑的優點(1)不使用昂貴的特殊溶劑,且不要求無水操作,簡化了工藝;(2)由于相轉移催化劑的存在,使參加反應的負離子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3)具有通用性,應用廣泛.(4)原子經濟性。相轉移催化劑的缺點催化劑價格較貴。(2)加氫在N2氣氛的反應器中加入2-庚烯環戊酮,再加入離子交換樹脂載鈀催化劑及溶劑,常壓,10 50°C下通入H2,待反應不再吸氫停止。用溶劑洗滌離子交換樹脂載鈀催化劑。 旋轉蒸發除去反應中的溶劑,減壓至250Pa-270Pa蒸餾,收集75-85 °C /250 270Pa的餾分 2-庚基環戊酮。(3)氧化向三口燒瓶中加入甲醇作溶劑,再加入2-庚基環戊酮和酸促進劑,在20 60°C 下,攪拌滴加氧化劑。常用的氧化劑為雙氧水和氧氣,主要是易于環境保護。不過以氧氣為氧化劑的反應選擇性和轉化率通常較低,因此對雙氧水的利用顯得尤為重要。滴加完后,恒溫20 60°C,TLC跟蹤反應結束,加入水繼續攪拌,水洗,用5% NaHCO3中和,甲苯洗滌水層,合并有機相,常壓IO5Pa下蒸餾去除有機層中的甲苯,控制溫度不要超過60°C,剩余物就是粗品S-十二內酯。(4)粗品的精制將上述粗品用分子蒸餾裝置進行蒸餾,控制溫度120 130°C、壓力300Pa,收集蒸出來的產物,即為S-十二內酯。步驟(1)所述的相轉移催化劑為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1000、 聚乙二醇-2000中的一種或二至四種的任意混合,優選PEG-400,其質量為正庚醛的2% 46%。步驟(1)所述的萃取劑為苯、四氯化碳、乙醇、煤油、直餾汽油、己烷、環己烷中的一種或二至七種的任意混合。步驟(1)所述的干燥劑為氯化鎂、氯化鈣、堿石灰、五氧化二磷、硅酸中的一種或二至五種的任意混合。步驟(2)所述的加氫反應中使用的溶劑為水、甲醇、環己烷、石油醚、四氫呋喃其中的一種或二至五種的任意混合。步驟(2)所述的離子交換樹脂為苯乙烯系樹脂或丙烯酸系樹脂、醋酸系樹脂、乙烯吡啶系樹脂等。步驟(3)所述的氧化反應過程中使用的酸促進劑為硫酸、甲酸、冰醋酸、對甲苯磺酸、甲基磺酸等其中的一種或二至五種的任意混合。其用量為2-庚基環戊酮質量的 0. 5% 2. 5%。步驟(3)中所述的雙氧水與2-庚基環戊酮的摩爾比為6 1 1 1。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解決了 δ-十二內酯合成路線復雜,收率較低的問題。(2)本專利技術可使目的產物的收率增大,純度提高。(3)本專利技術產品δ-十二內酯可用于人造奶油代替天然奶油,減少因過分吸入天然奶油中的動物性脂肪而造成心血管疾病,所以這在食品工業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方法易行,操作簡便,產物純度大于99.0%、產率在80%以上。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1)縮合、脫水將濃度為0. 5%或或5.0%或10%或20%的氫氧化鈉溶液,環戊酮和相轉移催化劑加到三口瓶中,在10°c或20°C或30°C或40°C或50°C下滴加正庚醛,滴加時間為Ih或 2h或3h或4h,并確保加入的環戊酮與正庚醛的物質的量比為1 1或1.2 1或1.5 1 或1.8: 1或2:1或3:1或4:1或5:1。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廣學,卜佳,趙明珠,李家鳴,姜豐,儲楊,詹華露,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