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由框架和擋雨格柵組成,所述框架固定在空調新風入口處,所述擋雨格柵由兩排交錯排列并缺口朝向相對的V字形格柵組成,所述擋雨格柵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安裝拆卸也非常方便,利用兩排交錯排列的V字形格柵,在保證空調新風量的同時,能極大程度減少吸入室內側的雨水量。(*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雨水分離器,特別涉及一種用在軌道交通的車輛空調新風入口處的雨水分離器,屬于車輛空調
技術介紹
在軌道車輛中,每節車廂都會配備有空調機組,由空調機組調節車廂內空氣的溫度,滿足乘客的需求。由于車廂內人員眾多,時間久了會造成CO2濃度過高,車廂內人員會處于缺氧的狀態,需要不斷補充新風,以保證車廂內空氣新鮮暢通,所以在車輛空調機組上都設置有相應的新風入口和新風風道,以向車廂內提供新鮮的空氣。軌道車輛的空調機組可以安裝在車下也可以安裝在車上,其新風入口一般都設置在遠離灰塵和雜物的車頂部,由新風風機及新風風道將新鮮空氣引至空調機組,參與空氣循環。如果遇到雨天時,大量雨水會從新風入口處被吸入,導致室內側大量積水,嚴重時可導致雨水隨送風吹入到車廂內,因此新風入口側務必增加雨水分離裝置,以減少雨天的吸入量,保證空調機組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有效防止雨水進入車輛空調內部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由框架和擋雨格柵組成,所述框架固定在空調新風入口處,所述擋雨格柵由兩排交錯排列并缺口朝向相對的V字形格柵組成,所述擋雨格柵固定在所述框架上。進一步,所述擋雨格柵焊接固定在所述框架上。進一步,所述框架為不銹鋼框架。進一步,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排水孔。進一步,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自內至外向下傾斜。進一步,在所述擋雨格柵的進風側再固定一過濾網。進一步,所述過濾網為不銹鋼濾網。進一步,所述過濾網用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框架上。進一步,所述過濾網插接固定在所述框架上。進一步,在所述框架的周邊設置一圈密封蓋板。綜上內容,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結構簡單,而且安裝拆卸也非常方便。該分離器利用兩排交錯排列的V字形格柵,在保證空調新風量的同時,能極大程度在減少吸入室內側的雨水量,且能夠通過《TB/T 1804-2009》中5. 4的淋雨試驗。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向視圖。如圖1和圖2所示,框架1,擋雨格柵2,格柵3,排水孔4,過濾網5,密封蓋板6。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設置于空調機組新風的入口處。 由框架1和擋雨格柵2組成,框架1通過螺栓等緊固件固定在空調新風入口處的殼體(圖中未示出)上,為了保證框架1與殼體之間的密封性,減少沿框架1邊緣進入的雨水,在框架1的周邊設置一圈起密封作用的密封蓋板6,密封蓋板6固定在殼體上。為了與殼體外觀保持一致性,本實施例中,框架1采用不銹鋼框架,同時也可以提高框架1的整體強度。擋雨格柵2由兩排V字型并對口咬合交錯排列的格柵3組成,擋雨格柵2的兩端焊接固定在框架1上。兩排V字型格柵實現了縫隙之間的互補,能極大程度地減少吸入室內側的雨水量,通過實驗驗證,不但能滿足車輛新風量的要求,同時能夠通過《TB/T1804-2009》 中5. 4的淋雨試驗。在框架1的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排水孔4,因為框架1的平整度的限制,為了能夠將擋雨格柵2擋住的雨水全部順利地排出,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在框架1的底部均勻設置了多個排水孔4。在框架1的底部自內至外向下傾斜,進一步方便雨水順利排下。由于軌道車輛的運行環境較為復雜,所以為了保證進入車廂內空氣的新鮮度和潔凈度,在新風入口處還需要設置過濾網5,過濾網5設置在擋雨格柵2的進風側,如圖1所示,箭頭方向指的是進風方向。過濾網5采用不銹鋼濾網,不但能夠有效過濾灰塵和其它雜質,并且結實耐用,壽命更長,也更加防曬。新風入口采用正面進風,過濾網5設置在框架1的正面,為了安裝拆卸方便,過濾網5與框架1之間可以采用螺栓固定連接,也可以采用如圖1所示的插接方式。如上所述,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由框架和擋雨格柵組成,所述框架固定在空調新風入口處,所述擋雨格柵由兩排交錯排列并缺口朝向相對的V字形格柵組成,所述擋雨格柵固定在所述框架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擋雨格柵焊接固定在所述框架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為不銹鋼框^K O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設置有至少一個排水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底部自內至外向下傾斜。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擋雨格柵的進風側再固定一過濾網。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為不銹鋼濾網。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用螺栓固定連接在所述框架上。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插接固定在所述框架上。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周邊設置一圈密封蓋板。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車輛空調用雨水分離器,由框架和擋雨格柵組成,所述框架固定在空調新風入口處,所述擋雨格柵由兩排交錯排列并缺口朝向相對的V字形格柵組成,所述擋雨格柵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本技術結構簡單,安裝拆卸也非常方便,利用兩排交錯排列的V字形格柵,在保證空調新風量的同時,能極大程度減少吸入室內側的雨水量。文檔編號B60H1/24GK202169861SQ20112028421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5日專利技術者劉芳, 張永利, 王強 申請人:山東朗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強,劉芳,張永利,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朗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