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將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改裝成由帶有驅動輪(4)的驅動機(3)驅動的電梯設備(1)的現代化方法,該方法實現了已有的電梯設備的一些主要元件的改裝和保留。這里,轎廂承載輪(14、15)在電梯轎廂(13)的底面(27)下方設置在電梯轎廂(13)的底面(27)的相面對的位置(52、52′)的區域中并且與電梯轎廂(13)連接。此外將承載裝置(20)沿電梯轎廂(13)的底面(27)引導且圍繞轎廂承載輪(14、15)引導。此外承載裝置(20)圍繞驅動輪(4)引導,從而使承載裝置(20)為了操控、即為了提升和降低電梯轎廂(13)能夠被驅動機(3)的驅動輪(4)驅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將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改裝成由帶有驅動輪的驅動機驅動的電梯設備的現代化方法以及一種現代化的電梯設備,該電梯設備以這種方法制成。本專利技術特別涉及現代化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的領域,其出于環境保護原因不應繼續運行并且應通過驅動輪電梯代替。
技術介紹
DE10154171A1公開了一種用于將設置在電梯豎井中的液壓電梯改裝成驅動輪電梯的方法。用于現代化的已知的方法涉及液壓電梯設備,其尤其在60年代和70年代中大批量地制造,這是因為利用該電梯設備提供了將具有少量樓層的建筑物相對容易地裝配電梯設備的可靠的以及相對廉價的可能性。在這種液壓設備中在20年或更多年的運行時間以后需要進行根本上的改造與現代化。當然液壓電梯具有相對較高的能量和維護需求并且始終包含一種風險,即液壓液體流出,其不允許進入地下水中。因此出于環境保護的原因可以有益地將液壓電梯完全地撤除并且在其位置上安裝驅動輪電梯。從DE10154171A1中公開的現代化方法實現了已有的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的改裝,從而可以基本上不變地保留部件、特別是電梯轎廂且因此可以減少改裝費用。這里將換向繩輪安裝在電梯轎廂上。還將驅動輪驅動單元設置在用于轎廂的空間中。此外安裝對重。 這樣運輸繩從電梯豎井上方的固定點向下延伸到對重,從對重又向上延伸到帶有驅動輪的驅動輪驅動單元,圍繞驅動輪且再次向下延伸到電梯轎廂上的換向繩輪,圍繞電梯轎廂的換向繩輪延伸且再次向上延伸到電梯轎廂上方的固定點。從DE10154171A1中公開的現代化方法的缺點在于,限制了使用可能性。特別是已知的現代化方法僅適用于所謂的背包式(Rucksack)電梯,即適用于電梯轎廂的導向系統設計成能夠接納由于偏心懸掛出現的翻轉力矩。已知的現代化方法的重要的缺點還在于, 其驅動結構需要電梯豎井的天花板和電梯轎廂的天花板之間的較大間距。這由此獲得,在電梯豎井的天花板和電梯轎廂的天花板之間必須相疊地設置在電梯轎廂上的換向輪、驅動單元以及驅動單元的承載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改裝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的現代化方法,該方法能夠盡可能廣泛地以及節省空間地應用,以及提出一種按照這種現代化方法制造的電梯設備。該目的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現代化方法以及具有根據權利要求15的特征的現代化的電梯設備實現。通過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列出的措施實現了在權利要求1中給出的現代化方法以及在權利要求15中給出的現代化電梯設備的有利改進。要注意的是,承載裝置除了具有承載電梯轎廂的功能以外還可以具有一種功能,即將驅動機的力或力矩傳遞到電梯轎廂,用以操控電梯轎廂。操控電梯轎廂被理解為特別是提升或沉降電梯轎廂。此外電梯轎廂可以通過一個或多個導軌引導。作為電梯轎廂在下文中被理解為最初的電梯轎廂,其已經在需現代化的液壓電梯設備中存在。在有利的方式中轎廂承載輪設置在電梯轎廂的底面的相對立的位置的區域中并且與電梯轎廂連接,其中,轎廂承載輪基本上位于電梯轎廂的兩個相對立的壁部下方并且略微從壁部突出。這由此實現,即轎廂承載輪側面地部分地從電梯轎廂的底面突出。由此承載裝置可以經過電梯轎廂,同時優化了所需的位置。此外有利的是,承載裝置以其第一端部固定在驅動單元的區域中,圍繞位于固定點下方的對重的承載輪引導,隨后圍繞驅動單元的位于上方的驅動輪引導,向下引導直至第一轎廂承載輪并且以90°圍繞第一轎廂承載輪換向、水平地在電梯轎廂下方沿底面引導并且在第二轎廂承載輪上以90°向上換向且最后引導到設置在電梯豎井的上部區域中的另一個固定點。該方法步驟(其也可以在相反的順序中實施)的優點在于,實現可靠的安裝,其中,所需的位置鑒于原先存在的液壓驅動裝置得以優化。因此該現代化方法適用于大量不同設計的、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在有利的方式中將驅動平臺在電梯轎廂的下方安裝在電梯轎廂上,其中,驅動平臺具有轎廂承載輪或轎廂承載輪借助于驅動平臺與電梯轎廂連接。驅動平臺實現了已有的電梯轎廂的可靠的接納,其中,已有的電梯轎廂的改建是不需要的或僅在極小的范圍中需要。此外驅動平臺可以主要由貫穿的支架構成,在支架中構建轎廂承載輪或將轎廂承載輪安裝在支架上。貫穿的支架優選比電梯轎廂的深度狹窄很多。支架從下方法蘭連接到已有的電梯轎廂上,其中,其代替迄今為止的電梯的同類型的支架,通過該支架將電梯轎廂支撐在液壓缸的活塞桿上。此外有利的是充分利用了已有的電梯轎廂的形狀穩定性,特別是整個布局通過安裝在電梯轎廂上的導靴在電梯轎廂導軌上引導并且在空間上穩定。但下部導靴也可以設置在新安裝的驅動平臺上,用以實現上部導靴和下部導靴之間的較大間距且因此改善了電梯轎廂的行駛特性。此外驅動平臺可以以有利的方式提供額外的功能,這些功能在已有的液壓電梯設備中無法實現或僅部分地實現。驅動平臺比如可以具有載荷測量裝置,將電梯轎廂經過該載荷測量裝置支撐在驅動平臺上,從而可以確定瞬時應力且因此確定電梯轎廂的負載。此外驅動平臺可以具有安全裝置,其被設計成防墜裝置(防墜設備)和/或運行制動裝置。這樣可以在改建中在電梯設備中集成其它功能、特別是改善電梯設備的安全性。此外有利的是,設置一種驅動平臺,其包括主支架,主支架具有兩個可相對于主支架移動的以及可鎖定的端部件,其中,轎廂承載輪支承在端部件中或端部件上。其實現了與不同設計的或具有不同寬度的電梯轎廂以及與承載裝置的結構上的不同進行匹配,由此獲得了較大的應用范圍。這種用作與不同的轎廂寬度等等進行匹配的驅動平臺的調整可能性可以是有利的,但不是必須的。此外可以將驅動平臺設計成由多部件構成,其中,首先獨立于用于第二轎廂承載輪的第二部件提供用于第一轎廂承載輪的第一部件。然后這兩個部件可以借助于驅動平臺的連接件連接。附圖說明下面借助于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的實施例,其中相應的元件以一致的附圖標記示出。其中圖1為電梯設備的示意性透視圖,該電梯設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以現代化方法進行改裝;圖2為圖1所示的現代化的電梯設備的示意性豎直截面圖;圖3為電梯豎井的簡要的、示意性的、水平截面圖,其在圖1和2中所示的電梯設備中結合有安全裝置;圖4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在圖3中所示的電梯設備的截面圖;圖5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電梯設備的簡要的示意圖以及圖6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的用于展示現代化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了電梯設備1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該電梯設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以現代化方法進行改裝。此外現代化方法從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出發。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借助于現代化方法改裝成帶有驅動輪的驅動機驅動的電梯設備1。已有的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的不再需要的部件可以在改裝的范疇中撤除。多個即便是不再使用的部件也可以在必要時保留在電梯設備中。當然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的主要元件在本專利技術的現代化方法中被接受,從而限制了現代化的費用。更換的主要是驅動系統,其中,新的驅動輪驅動裝置不僅為了節能需要安裝具有相應的對重引導裝置的對重。與液壓直接驅動裝置不同,在該驅動系統中在電梯轎廂上安裝防墜設備(防墜裝置),其中防墜設備可通過同樣是額外安裝的速度探測系統激活。具有轎廂門和門驅動裝置的電梯轎廂、轎廂導向系統、 豎井門、位置探測裝置和驅動控制裝置的至少一部分予以保留。由此實現的現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將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改裝成由帶有驅動輪(4)的驅動機(3)驅動的電梯設備(1)的現代化方法,具有下列步驟:-拆除液壓操控的電梯設備的液壓缸;-安裝帶有驅動輪(4)的驅動機(3);-安裝對重引導裝置(40、41)和對重(5);-將驅動平臺(30)在電梯轎廂(13)上基本上置于電梯轎廂(13)的底面(27)下方,其中,驅動平臺(30)具有第一轎廂承載輪(14)和至少一個第二轎廂承載輪(15);-安裝承載裝置(20),其方式為:使承載裝置部分地纏繞驅動輪(4)、對重(5)的承載輪(6)以及轎廂承載輪(14、15),電梯轎廂(13)通過轎廂承載輪(14、15)承載并且為了移動電梯轎廂(13)能夠被驅動機(3)的驅動輪(4)驅動。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丹尼爾·費歇爾,
申請(專利權)人:因溫特奧股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CH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