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加熱器,其設有具有熱能量源的加熱器芯,該加熱器芯與一熱交換器形成熱交換關系。風扇驅動空氣由進氣口流經加熱器芯到達出氣口。該加熱器芯通過其外殼上的空氣夾套絕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總體上涉及一種加熱器,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或小型加熱器。
技術介紹
隨著化石燃料供應的不斷減少及隨之而來價格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家庭或辦公場所開始使用小型加熱器作為主要或輔助熱源。這種小型加熱器的有益之處在于便于維護并且具有較高熱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案,其提供一種加熱器,該加熱器包括外殼,外殼包括進氣口、出氣口和位于外殼內并與進氣口和出氣口連通的加熱器芯。一風扇與進氣口和出氣口連通,驅動空氣流經加熱器芯。加熱器芯包括熱能量源和熱交換器。熱交換器包括內筒和外筒。內筒鄰近并環繞熱能量源設置,外筒環繞內筒設置,在內、外筒之間形成一個中間腔。 熱交換器的內、外筒各自朝向縱軸方向排列并在設置進氣口和出氣口的外殼壁之間延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加熱器包括外殼,外殼包括進氣口、出氣口和和位于外殼內并與進氣口和出氣口連通的加熱器芯。一風扇與進氣口和出氣口連通,驅動空氣流經加熱器芯。加熱器芯包括熱能量源和熱交換器。熱交換器設置于加熱器芯之內并沿著縱軸方向在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的外殼壁之間延伸。熱交換器包括鄰近并環繞熱能量源設置的內筒和環繞內筒設置的外筒。氣流通道形成使空氣由進氣口流入、經過熱交換器并由出氣口流出的路徑,該氣流通道在加熱器內的延伸方向基本上與縱軸平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加熱器包括外殼,外殼包括進氣口、出氣口和和位于外殼內并與進氣口和出氣口連通的加熱器芯。一分隔壁將加熱器芯分隔為鄰近進氣口的第一部分和鄰近出氣口的第二部分。分隔壁抑制進氣口與出氣口之間的流體連通,該分隔壁上還包括一貫穿的開孔。一風扇與進氣口和出氣口連通,驅動空氣流經加熱器芯。加熱器芯包括熱能量源和熱交換器。熱交換器設置于加熱器芯之內并包括環繞至少一個熱能量源設置的內筒和環繞內筒設置的外筒。熱交換器與該開孔流體連通,迫使由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流經加熱器芯的空氣在經該開孔排出并隨之由出氣口排出之前流經熱交換器。附圖說明圖1是一加熱器實例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加熱器的局部側視詳圖。圖3是圖1的加熱器的分解立體圖。4圖4是一熱交換器實例的前視立體圖。圖5與圖4近似,為其后視立體圖。圖6是圖4的熱交換器與一加示例性熱器芯連接的立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和圖2,標號10代表示例性的便攜式加熱器,這里可以稱之為小型加熱器。加熱器10包括外殼12、安裝在外殼12之內的加熱器芯支架14以及由加熱器芯支架 14支撐的加熱器芯16。加熱器芯16可包括用于加熱流經的空氣的各種結構,例如能量源、 熱交換器等。可盡量使用較少數量的緊固件和連接件連接各種結構元件,例如使用最少數量的螺釘或類似物、凸起與凹槽配合,或其他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鎖緊結構,以提高可維護性。進一步地,加熱器10可包括各種不同的其他元件,例如美國專利第6,327,427號和 7,046,918號,本申請以引用方式將其全文納入。外殼12大體上呈箱體結構,包括前壁18、后壁20、頂壁22、底壁M和側壁沈、28。 進氣口 30設于后壁20上,出氣口 32設于前壁18上。如下文所述,空氣大體上可沿箭頭F 的方向流過加熱器10。可用保護格柵罩住進氣口 30和出氣口 32。此外,或可選地,可在進氣口 30和/或出氣口 32上加設過濾器42。例如,過濾器42可用各種緊固件固定在后壁 20上,例如鉤環固定件或類似的環扣。過濾器42可以使用常規材質,例如玻璃纖維或暖爐過濾器常用的等效材料。在一實例中,過濾器42可以是P0LYTR0N過濾器或類似物。部分或所有的側壁,例如前壁18、頂壁22和底壁M中的任何一個側壁都可以整體形成一個包裝體,然后使用金屬薄板螺釘、鉚釘、和/或其他常規方法,例如焊接、銅焊,以及使用緊固件, 例如凸起與凹槽配合,或上述業界習知方法的組合,將側壁26J8形成于其上。在一實例中,頂壁22和兩個側壁沈、觀可由一張金屬板材形成。此外,或可選地,加熱器10可承載于一個或多個與底壁M連接的固定或活動腳座上。在一實例中,該腳座可以是轉輪118,例如腳輪。底壁M可包括凹陷部、通孔或類似結構,使腳輪至少部分地陷入底壁對,使加熱器10能夠相對而言更鄰近地板或其他支撐面放置。在一實例中,轉輪118可通過機械緊固件、粘接劑、焊接亦或是扭鎖結構與底壁M連接,可以與本文中描述的熱交換器90的安裝結構類似,也可以有所不同。外殼12 —般將加熱器芯支架14包覆。加熱器芯支架14可包括前安裝面板52和后安裝面板M。此外,或可選地,前安裝面板52可距離前壁18隔開一段距離,或直接緊靠于前壁18。例如,前壁18可包括連接于安裝面板52的裝飾性塑料面板。可將前安裝面板 52固定于頂壁22、底壁M和側壁沈、觀至少其一之上。在一實例中,前安裝面板52可與底壁M (亦或頂壁2 整體成型,例如由一張金屬板材形成,并且可相對于底壁M彎折,使之大體上與底壁M垂直,以便于制造。或者,前安裝面板52可與前壁18為同一構件。可在前安裝面板52上提供縫隙58,該縫隙58上可安裝反射罩60,用于將空氣引向出氣口 32。 反射罩可由裝置外部看到,可以是彩色的或其他的具有視覺美感的設計。后安裝面板M可固定在頂壁22、底壁M和側壁沈、觀至少其一之上,并可與后壁 20隔開一段距離。在一實例中,后安裝面板M可通過機械緊固件與底壁M連接,例如使用螺缽、鉚釘或類似物,并且/或者還可以使用凸起與凹槽配合以提高結構的剛度。此外,或可選地,后安裝面板M可包括至少一個(例如一對)連接于底壁M上的加強條25。在另一實例中,后安裝面板討可與底壁M (或頂壁22) —體成型,例如由一張金屬板材形成,并且可相對于底壁M彎折,使之大體上與底壁M垂直,以便于制造。在一實例中,所有的底壁對、前安裝面板52和后安裝面板M都可由一張金屬板材形成。后安裝面板M與外殼12的后壁20之間的空間可形成進氣腔62。此外,或可選地, 可在進氣腔62內提供與風扇66連通的進氣岐管63。進氣岐管63可以各種方式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連接到后安裝面板M,例如使用金屬薄板螺釘和/或其他常規手段如焊接、 銅焊和/或使用緊固件,例如凸起與凹槽配合或上述業界習知方法的組合。在一實例中,進進氣岐管63可通過一個或多個凸起-凹槽緊固件懸掛于后安裝面板M之上,并且還可以通過螺釘連接于后安裝面板M之上。進氣岐管63可包括至少一個貫穿的縫隙64,為風扇 66與加熱器芯16之間提供流體連通。例如,風扇66可安裝在進氣岐管63上的縫隙64處, 通過后壁20上的進氣口 30將空氣吸入加熱器10并迫使空氣流經加熱器芯16 (通過縫隙 58),并由出氣口 32流出。或者,風扇可位于進氣口 30附近,通過該開口吸入空氣并使其經過進氣腔62和縫隙64進入加熱器芯16。可以使用不同工作速度的風扇,包括軸流、離心、 橫流風扇,等等。可使用常規的電源線46由后壁20延伸,將外殼12內的電氣元件接入常規110伏特交流電源。如果需要,加熱器10可在電源線46經過的孔中設置電源線收放機構。此外, 或可選地,可在前壁18(如圖)或后壁00)(圖中未示)上安裝或前壁、后壁上都安裝可調溫度控制器50。可調溫度控制器50可包括用來調節需要的溫度或工作范圍(即相對較熱或較冷)和/或風扇速度(即相對較快或較慢)的模擬和/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加熱器,其包括:外殼,包括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外殼內的加熱器芯,其與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連通;與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連通的風扇,其用于驅使空氣流經上述加熱器芯;所述加熱器芯包括熱能量源和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包括內筒和外筒,內筒緊靠并環繞上述熱能量源設置,外筒環繞該內筒設置,在內筒和外筒之間形成中間腔;和所述熱交換器的內筒和外筒沿縱軸朝向設置,并在所述外殼上設置的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的側壁之間延伸。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N·R·泰伯克,
申請(專利權)人:蘇亞雷斯工業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