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水砂漿及其制備方法,該防水砂漿按重量百分比的由以下組分組成:水泥16~50%,中細砂46~80%,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0.1~2%,可再分散乳膠粉0.1~2%。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中細砂進行干燥處理后篩除大于4.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B、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和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C、將步驟A中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步驟B中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具有更良好的保水性、粘稠度、高粘結性、收縮小、初凝時間長的防水砂漿。本發明專利技術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防水砂漿的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水砂漿,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制備該防水砂漿的方法。
技術介紹
預拌砂漿是指由專業化廠家生產的,用于建設工程中的各種砂漿拌合物,是我國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建筑材料,按性能可分為普通預拌砂漿和特種砂漿。普通砂漿主要包括砌筑砂漿、抹灰砂漿、地面砂漿。砌筑砂漿、抹灰砂漿主要用于承重墻、非承重墻中各種混凝土磚、粉煤灰磚和粘土磚的砌筑和抹灰,地面砂漿用于普通及特殊場合的地面找平。 特種砂漿包括保溫砂漿、裝飾砂漿、自流平砂漿、防水砂漿等,其用途也多種多樣,廣泛用于建筑外墻保溫、室內裝飾修補等。隨著建筑業技術進步和文明施工要求的提高,現場拌制砂漿日益顯示出其固有的缺陷,如砂漿質量不穩定、材料浪費大、砂漿品種單一、文明施工程度低以及污染環境等。因此,取消現場拌制砂漿,采用工業化生產的預拌砂漿勢在必行,它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提高建筑施工現代化水平、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減少城市污染、改善大氣環境、發展散裝水泥、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20世紀五十年代初,歐洲國家就開始大量生產,使用預拌砂漿,至今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國內上海,常州等發達地區發展較快。同時,許多城市也在逐步禁止現場攪拌砂漿,推廣使用預拌砂漿。優勢有健康環保、質量穩定、節能舒適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具有更良好的保水性、粘稠度、高粘結性、收縮小、初凝時間長的防水砂漿。本專利技術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防水砂漿的方法。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方案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的由以下組分組成水泥16~50%中細砂46~80%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0. 1-2%可再分散乳膠粉0.1~2% 。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為硅酸鹽水泥。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為礦渣硅酸鹽水泥。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為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為復合硅酸鹽水泥。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為甲基纖維素醚或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中的一種或兩種。如上所述的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細砂為細度模數為1. 6-2. 3的天然河砂。本專利技術一種制備如上所述的防水砂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將中細砂進行干燥處理后篩除大于4. 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B、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和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C、將步驟A中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步驟B中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如上所述制備防水砂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的干燥處理為將中細砂自然晾曬或干燥設備烘干。其中,本專利技術中使用的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均為市售產品,強度標號為32. 5或42. 5。所述的可再分散乳膠粉為市售產品。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一、本專利技術的防水砂漿配方靈活,通過調節配方可獲得強度等級MlO M30的防水砂漿,滿足不同需求的技術要求。二、本專利技術的防水砂漿具有更高的粘接力,可以避免連接邊緣發生裂縫。三、本專利技術的防水砂漿在提高稠度的同時,流動性不降反增,更有利于施工。四、本專利技術的防水砂漿初凝時間更長,保水性更好,更有利于水泥強度成長及拌制施工。五、本專利技術的防水砂漿干燥收縮值更低,能有效防止收縮開裂。六、本專利技術的防水砂漿抗滲透性能更高,能有效防潮防滲。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防水砂漿由18. 5%標號為P. C 32. 5的復合硅酸鹽水泥,80%細度模數為 1. 6-2. 3的天然河砂,0. 5%的甲基纖維素醚和的可再分散乳膠粉組成。將中細砂自然晾曬干燥處理后篩除大于4. 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與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將上述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獲得強度等級為MlO的防水砂漿。實施例2本專利技術防水砂漿由20%標號為P. I 32. 5的硅酸鹽水泥,78%細度模數為1. 6-2. 3 的天然河砂,0. 7%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和1. 3%的可再分散乳膠粉組成。將中細砂自然晾曬干燥處理后篩除大于4. 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與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將上述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獲得強度等級為MlO的防水砂漿。實施例3本專利技術防水砂漿由18%標號為P.0 3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78%細度模數為 1. 6-2. 3的天然河砂,2%的甲基纖維素醚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的混合物和,2%的可再分散乳膠粉組成。將中細砂自然晾曬干燥處理后篩除大于4. 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與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將上述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獲得強度等級為MlO的防水砂漿。實施例4本專利技術防水砂漿由49. 9%標號為P. F 32. 5的粉煤灰硅酸鹽水泥,48%細度模數為1. 6-2. 3的天然河砂,2%的甲基纖維素醚和0. 的可再分散乳膠粉組成。將中細砂采用干燥設備烘干處理后篩除大于4. 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與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將上述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獲得強度等級為MlO的防水砂漿。實施例5本專利技術防水砂漿由24. 7%標號為標號為P. S 32. 5的礦渣硅酸鹽水泥,74%細度模數為1. 6-2. 3的天然河砂,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和0. 3%的可再分散乳膠粉組成。將中細砂自然晾曬干燥處理后篩除大于4. 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與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將上述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獲得強度等級為MlO的防水砂漿。實施例6本專利技術防水砂漿由30%標號為P. C 32.5的復合硅酸鹽水泥,68%細度模數為 1. 6-2. 3的天然河砂,1. 5%的甲基纖維素醚和0. 5%的可再分散乳膠粉組成。將中細砂自然晾曬干燥處理后篩除大于4. 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與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將上述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獲得強度等級為M20的防水砂漿。實施例7本專利技術防水砂漿由35%標號為P.I 32.5的硅酸鹽水泥,63.8%細度模數為 1. 6-2. 3的天然河砂,0. 5%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醚和0. 7%的可再分散乳膠粉組成。將中細砂自然晾曬干燥處理后篩除大于4. 75mm的顆粒,稱量備用;將纖維素醚類高分子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膠粉與水泥稱量后預先攪拌均勻,得混合料備用;將上述過篩后的中細砂與混合料投入攪拌機攪拌均勻,即可獲得強度等級為M20的防水砂漿。實施例8本專利技術防水砂漿由40%標號為P. 0 32. 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58. 9%細度模數為 1. 6-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水砂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的由以下組分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震峰,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建華墻體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