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移動式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減排二氧化硫新裝置,包括燒結機機頭;燒結機臺車;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燒結機機尾;燒結礦破碎機;燒結臺車煙氣捕集器、燒結礦輸送機;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空氣進口;側面煙氣緩沖室;燒結車間地面;煙氣壓力緩沖室;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可伸縮部件;壓力均衡隔板;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與燒結臺車平面見間隙;燒結臺車水平面,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右側下端支撐住與燒結礦輸送帶相平,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捕集回流罩安裝在燒結車間平面上,對燒結臺車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捕集回流罩前端與燒結臺車平面之間留有間隙,使之與空氣形成一個壓力穩定的工作環境,捕集回流罩留有一段可伸縮的部件。(*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專門針對煉燒結機尾煙氣循環利用、處理的裝置,是適宜目前鋼鐵、有色行業使用的新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全國鋼鐵行業、有色冶金行業中總共使用的燒結機約1000余臺,產業政策及環境保護的要求,對燒結機(如大煙道燒結系統、帶式抽風燒結系統等)的環保達標越來越嚴,環保已危及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2006年全國鋼鐵、有色燒結系統SA的排放總量為 2588. 8萬噸,2007年同比下降3. 18%,但總排放量依然較高。根據清潔生產標準——鋼鐵行業(燒結)(HJ/T 426-2008)及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9078-1996)的數據對比,全國約有70%的鋼鐵行業在S02的排放量上超標。燒結廠在工藝生產操作過程中,產生并散發出大量的含塵煙氣及有害氣體,主要含有的廢氣有 CO、H2、CO2, SO2, H2S, 02、N2、N0x、CH4 等氣態物質,以及 CaSiO3> CaO 及 Ca (OH) 2 等粉塵。一般情況下燒結廠的產塵量約為燒結礦的3 5%,工藝粉塵的特點是分散度高, 粒度小于IOym的占30% 40% ;溫度200°C 250°C ;同時還有粉塵與蒸汽共存的現象。 廣泛使用的燒結設備中,機頭煙氣通過除塵器處理后直接排放;燒結段中產生的煙氣,經負壓吸風裝置進入與燒結機相連的脫硫設備進行處理后排放,但機尾煙氣在經過電除塵器脫去粉塵后,未經過處理的S02煙氣便直接排入大氣。“十二五”期間,產業政策要求燒結機最終排放的煙氣粉塵濃度< 50mg/Nm3, SO2 ^ 200mg/Nm3。目前全國仍約有70%的行業處于超標狀態,鋼鐵、有色行業燒結機所產生的煙氣治理迫在眉睫。目前治理方向仍集中在燒結機燒結過程中負壓吸風燒結裝置所產生的煙氣,對于機尾煙氣放散的收集及處理未提到議事日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減排SO2,主要解決現今燒結機燒結過程中機尾煙氣量、粉塵過大,SO2排放超標、收集中SO2濃度低等現狀。本技術提供的燒結機機尾煙氣余熱循環利用、提高SA富集及回收率的裝置,并可以根據燒結機不同情況下的容氧量進行靈活調節。設備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功能穩定、處理效果較好等優點,是現今冶煉、燒結企業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和實現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裝置。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1)燒結機機頭;(2)燒結機臺車;(3)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⑷燒結機機尾;(5)燒結礦破碎機;(6)燒結臺車煙氣捕集器、(7)燒結礦輸送機;(8)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空氣進口 ; (9)側面煙氣緩沖室;(10)燒結車間地面;(11) 煙氣壓力緩沖室;(1 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可伸縮部件;(1 壓力均衡隔板;(14)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與燒結臺車平面見間隙;(15)燒結臺車水平面,所述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 右側下端支撐住與燒結礦輸送帶(7)相平,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捕集回流罩(3)安裝在燒結車間平面(10)上,對燒結臺車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捕集回流罩(3)前端與燒結臺車平面(15)之間留有間隙(14),使之與空氣形成一個壓力穩定的工作環境,捕集回流罩留有一段可伸縮的部件(12),在煙氣量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可根據實際工況調整捕集回流罩伸縮長度。燒結礦原料在燒結機機頭⑴布料并點火后,隨燒結臺車⑵移動,在此過程中燒結礦原料經高溫、還原、燒結等作用形成燒結礦,燒結機機尾(4)的高溫燒結礦在經破碎冷卻后形成燒結礦產品,供給高爐煉鐵使用。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移動式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減排二氧化硫新裝置,其特征在于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3)將燒結機機尾(4)產生的每小時流量為 8000 500000m3/h的機尾煙氣及粉塵捕集,通過熱空氣抬升原理和燒結臺車平面(13)的負壓作用,使燒結煙氣回流到燒結臺車O),在燒結臺車上粉塵中的貴金屬得到捕集和富集。燒結臺車產生的燒結煙氣和機尾回流的每小時流量為12000 750000m3/h,粉塵濃度為5 25g/m3,SA濃度為500 2300mg/m3的燒結煙氣經燒結臺車煙氣捕集器(6)的負壓進行捕集,捕集后的煙氣進入燒結機脫硫塔脫硫處理。本技術將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不僅循環利用了其余熱,還在回收機尾含塵氣體中的微量金屬,加入燒結臺車循環燒結的同時,提高SO2富集率和回收率,既達到了節能減排的實效,又節約了機尾除塵設備等部件的投資。是適宜目前鋼鐵、有色行業使用的專用機尾煙氣循環利用的處理裝置。本技術專利裝置設備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功能穩定、處理效果較好等優點, 是現今冶煉、燒結企業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和實現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裝置。以下結合附圖對做進一步說明,但它們不限于此實施例。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移動式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減排二氧化硫新裝置工藝流程圖。圖2為本技術移動式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減排二氧化硫新裝置結構圖圖3 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結構圖圖4 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與燒結臺車前端示意圖圖中標號(1)燒結機機頭;(2)燒結機臺車;(3)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4)燒結機機尾;(5)燒結礦破碎機;(6)燒結臺車煙氣捕集器。(7)燒結礦輸送機;(8)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空氣進口 ; (9)側面煙氣緩沖室;(10)燒結車間地面; (11)煙氣壓力緩沖室;(12)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可伸縮部件;(13)壓力均衡隔板;(14)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與燒結臺車平面見間隙;(15)燒結臺車水平面。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移動式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減排二氧化硫新裝置,該裝置包括 (1)燒結機機頭;(2)燒結機臺車;(3)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4)燒結機機尾;(5)燒結礦破碎機;(6)燒結臺車煙氣捕集器、(7)燒結礦輸送機;(8)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空氣進4口 ; (9)側面煙氣緩沖室;(10)燒結車間地面;(11)煙氣壓力緩沖室;(12)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可伸縮部件;(13)壓力均衡隔板;(14)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與燒結臺車平面見間隙; (15)燒結臺車水平面,所述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3)右側下端支撐住與燒結礦輸送帶(7)相平, 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捕集回流罩(3)安裝在燒結車間平面(10)上,對燒結臺車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捕集回流罩(3)前端與燒結臺車平面(15)之間留有間隙(14),使之與空氣形成一個壓力穩定的工作環境,捕集回流罩留有一段可伸縮的部件(12),在煙氣量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可根據實際工況調整捕集回流罩伸縮長度。使用技術的移動式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減排二氧化硫新裝置,包括以下步驟1、燒結礦原料在燒結機機頭(1)布料并點火后,隨燒結臺車⑵移動,燒結礦石在此過程中燒結成型,在燒結機機尾(4)部位自動脫落,經燒結礦破碎機( 破碎。2、破碎與脫落過程中產生的溫度為200 800°C,二氧化硫濃度為500 2300mg/ m3,含塵濃度為5 20g/m3的燒結煙氣。通過高溫煙氣抬升原理,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3)將燒結機機尾(4)產生的每小時流量為8000 500000m3/h的機尾煙氣及粉塵捕集。3、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移動式燒結機機尾煙氣循環利用減排二氧化硫新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燒結機機頭(1),燒結機臺車(2),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3),燒結機機尾(4),燒結礦破碎機(5),燒結臺車煙氣捕集器(6),燒結礦輸送機(7),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空氣進口(8),側面煙氣緩沖室(9),燒結車間地面(10),煙氣壓力緩沖室(11),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可伸縮部件(12),壓力均衡隔板(13),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與燒結臺車平面見間隙(14)和燒結臺車水平面(15),所述大容積密閉煙氣捕集回流罩(3)右側下端支撐住與燒結礦輸送帶(7)相平,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捕集回流罩(3)安裝在燒結車間平面(10)上,對燒結臺車形成一個密閉的環境,捕集回流罩(3)前端與燒結臺車平面(15)之間留有間隙(14),使之與空氣形成一個壓力穩定的工作環境,捕集回流罩留有一段可伸縮的部件(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子堯,郜華萍,周洲,
申請(專利權)人:昆明理工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