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拱棚,具體為一種網狀弧形拱棚,解決了現有頂部形狀為弧形突起的拱棚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存在結構不牢固以及棚內空間受限的問題。網狀弧形拱棚,包括若干根前后方向放置的弧狀支撐條,相鄰兩根支撐條之間設有弧形的輔助支撐條,支撐條與輔助支撐條的弧線上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連接桿,每根支撐條的下部固定有支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網狀弧形拱棚通過對其結構的改進,保證了光能利用率高的同時克服了結構不牢固的問題,提高了抗風防雨、抗雪減災、提溫保濕能力,而且棚內寬敞,便于機械化作業,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同時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的優點。(*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拱棚,具體為一種網狀弧形拱棚。
技術介紹
地膜覆蓋技術中,利用拱棚進行早春育苗是一項公知的技術,目前公知拱棚的頂 棚為坡狀結構,這種結構的拱棚承載負荷小,而且存在防風聚溫性和聚光提溫性差的問題, 為了克服此種情況,頂部形狀為弧形突起的拱棚被廣泛使用,雖能提高拱棚內光能的利用 率并有利于通風、保溫和排濕,但由于其結構設計不合理存在結構不牢固以及棚內空間受 限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現有頂部形狀為弧形突起的拱棚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存 在結構不牢固以及棚內空間受限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提升拱棚各方面性能的網狀弧形拱 棚。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網狀弧形拱棚,包括若干根前后方向 (其水平垂直方向)放置的弧狀支撐條,相鄰兩根支撐條之間設有弧形的輔助支撐條,支撐 條與輔助支撐條的弧線上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連接桿,每根支撐條的下部固定有支柱。本實 用新型通過在支撐條之間增設輔助支撐條增強了拱棚結構的牢固性,接著在拱棚的前后方 向固定有連接桿,使得拱棚形成網狀結構,進一步增強了拱棚的牢固性。支撐條的半徑為8. 75米,支撐條的跨度為10米,在保證網狀弧形拱棚結構牢固的 前提下使得棚內空間寬敞,有利于機械化作業。輔助支撐條為鍍鋅鉛絲,連接桿為竹竿,在對網狀弧形拱棚固定時牢固性更高且 使用壽命較長。本技術所述的網狀弧形拱棚通過對其結構的改進,保證了光能利用率高的同 時克服了結構不牢固的問題,提高了抗風防雨、抗雪減災、提溫保濕能力,而且棚內寬敞,便 于機械化作業,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同時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圖中1_支撐條,2-輔助支撐條,3-連接桿,4-支柱。具體實施方式網狀弧形拱棚,包括若干根前后方向放置的弧狀支撐條1,相鄰兩根支撐條1之間 設有弧形的輔助支撐條2,支撐條1與輔助支撐條2的弧線上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連接桿3, 每根支撐條1的下部固定有支柱4。支撐條1的半徑為8. 75米,支撐條1的跨度為10米;3輔助支撐條2為鍍鋅鉛絲,連接桿3為竹竿。具體實施過程中,弧狀支撐條1的兩端插入地 面并與地面固定,支撐條1的弧長為13. 2米,網狀弧形拱棚前后兩端的支撐條1的豎直中 心線兩側2米處均固定支柱4,其余支撐條1的下部分別均布固定3根支柱,鍍鋅鉛絲為12 號鍍鋅鉛絲,相鄰支撐條的間距為4米并在其間均布固定有7根輔助支撐條,相鄰連接桿的 間距為55厘米,最后用12毫米厚的棚膜扣棚而成;支撐條1采用竹木、復合梁或由鋼絞線 織成的網狀結構。權利要求一種網狀弧形拱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前后方向放置的弧狀支撐條(1),相鄰兩根支撐條(1)之間設有弧形的輔助支撐條(2),支撐條(1)與輔助支撐條(2)的弧線上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連接桿(3),每根支撐條(1)的下部固定有支柱(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狀弧形拱棚,其特征在于支撐條(1)的半徑為8.75米, 支撐條⑴的跨度為10米。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網狀弧形拱棚,其特征在于輔助支撐條(2)為鍍鋅鉛 絲,連接桿⑶為竹竿。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拱棚,具體為一種網狀弧形拱棚,解決了現有頂部形狀為弧形突起的拱棚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存在結構不牢固以及棚內空間受限的問題。網狀弧形拱棚,包括若干根前后方向放置的弧狀支撐條,相鄰兩根支撐條之間設有弧形的輔助支撐條,支撐條與輔助支撐條的弧線上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連接桿,每根支撐條的下部固定有支柱。本技術所述的網狀弧形拱棚通過對其結構的改進,保證了光能利用率高的同時克服了結構不牢固的問題,提高了抗風防雨、抗雪減災、提溫保濕能力,而且棚內寬敞,便于機械化作業,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同時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的優點。文檔編號A01G9/14GK201577355SQ2010200461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4日專利技術者孫晨舒, 孫泰峰 申請人:孫晨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網狀弧形拱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前后方向放置的弧狀支撐條(1),相鄰兩根支撐條(1)之間設有弧形的輔助支撐條(2),支撐條(1)與輔助支撐條(2)的弧線上固定有前后方向的連接桿(3),每根支撐條(1)的下部固定有支柱(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晨舒,孫泰峰,
申請(專利權)人:孫晨舒,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