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沿海灘涂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改良鹽堿地方法,包括制備鹽堿地改良及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措施、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管理。本發明專利技術將土壤改良材料與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有機結合,所用鹽堿地改良材料均可滿足新品種雜交柳生長的養分需求,搭配合理,所用材料均為來源廣泛的礦物和工農業廢棄物,價格低廉,針對性強,降低改良成本,有利于技術的普及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江蘇土地后備資源得天獨厚,全省灘涂總面積超過1000萬畝,未圍灘涂總面積 750. 25萬畝,均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仍以2萬畝左右的速度增加,不斷向海洋延伸的海岸線促使人們不斷圍墾灘涂造田。但是在灘涂圍墾造田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 比如灘涂鹽分高、植物生長難、淡水資源缺乏、風沙大、生態環境單一等一系列問題;由于鹽分高,各種耐鹽植物難生長,淡水缺乏,使裸露的灘涂表面土層蒸發大,容易形成風沙,生態環境單一、惡化,如此惡性循環,造成灘涂開發工作推進緩慢,面對唾手可得的資源,人類只能望而卻步。現引進一種速生耐鹽堿的林材——新品種雜交柳的種植,新品種雜交柳是柳樹中的優良品種,新品種雜交柳是通過美國寒竹、朝鮮柳、筐柳組合雜交選育的優良雜交品系, 具有抗寒、抗旱、抗淹等特性。自我國引進以來,在中低度鹽堿土壤中試種成功,并且試種成功率達到了 100%。新品種雜交柳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材質優良、干形好、木材用途多樣等突出性能優勢被越來越多的林業工作者應用于工業原料林、鹽堿地造林、湖泊灘涂造林、 園林綠化及環境生物修復中。在鹽堿地進行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措施,結合鹽堿地改良技術,不但可以在灘涂大地上形成一道道綠色屏障,防風固沙,改善沿海生態環境, 同時可以促進大面積鹽堿地的改良,為鹽堿地的改良利用提供了一條很好的途徑。在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的種植前,需要對種植防護林帶鹽堿地進行土壤改良,滿足新品種雜交柳的快速生長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確保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與鹽堿地改良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1)制備鹽堿地改良及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用過磷酸鈣、含腐殖酸70%以上的過60目篩風化煤、氨基酸和硫酸亞鐵按質量比4 3 2 1比例混合,用攪拌機攪拌均勻,通過添加生產味精的液體下腳料的混合氨基酸溶液,調整PH值在3—4范圍內,得鹽堿地改良材料;將部分鹽堿地改良材料與中微量元素添加劑按質量比1 :1混合均勻,得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2)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措施在防護林種植帶根據林帶寬度按照株行距2*3米種植新品種雜交柳,每株種植挖坑長 *寬*高=1米*1米*0. 8米,坑底部墊秸稈或樹枝等生物質0. 3米,然后覆淺層土 0. 3米,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表層覆土混合后,將帶土球的新品種雜交柳苗放于坑內中心,將混合土覆蓋新品種雜交柳根部形成0. 4米高表層土,每顆新品種雜交柳種植范圍的1平方米內表層土高出周圍土層0. 2米,同時將每行新品種雜交柳間開低溝槽,有利于表層鹽土鹽分淋洗及排水; (3)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管理防護林的種植時間為每年的12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底,種植處于休眠期的新品種雜交柳,利用天然降雨雪灌溉,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及降低灌溉成本,春天天氣回暖后,一旦條件適合就會生根發芽,自然成長性好;于第二年的5月后,在種植行間套種田青,按照每畝6-8 斤量播撒田青種子,播撒后覆土 3-5厘米,滿足田青的生長要求;田青長至10月份后,將田青收割完,并修剪新品種雜交柳側枝至2米高。在每株新品種雜交柳四周1米至1. 5米處開0. 8米深環溝,將收割的田青及修剪的側枝一并鋪于溝底,然后將開環溝土回填,并在回填過程中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回填土混合,回填好后在新品種雜交柳種植株行間套種黑麥草種子,按照每畝6-8斤量播撒黑麥草種子,播撒后覆土 3-5厘米,滿足黑麥草生長需求;至第三年5月份,將新品種雜交柳主干2米內的側芽抹去,在株行間就地將套種的黑麥草翻耕于地下,并種植田青,田青種植方法與前一年相同;當田青長至 10月份后,將田青收割完,并修剪新品種雜交柳側枝至3米高。在每株新品種雜交柳四周 1. 5米至2米處開0. 8米深環溝,將收割的田青及修剪的側枝一并鋪于溝底,然后將開環溝土回填,并在回填過程中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回填土混合,回填好后在新品種雜交柳種植株行間套種黑麥草種子,按照每畝6-8斤量播撒黑麥草種子,播撒后覆土 3-5厘米,滿足黑麥草生長需求。所述中微量元素添加劑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硫酸鋅2%— 5%,硼砂2%— 5%,硫酸亞鐵5%—15%,硫酸銨20%— 35%,過磷酸鈣25%— 40%,硫酸鎂3%— 8%,硝酸鈣3%— 10%。步驟(2)中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表層覆土混合時三者的重量比為1:0. 5^3:Γ5 ;步驟(3)中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表層覆土混合時三者的重量比為1:0. 5 3:1 5。本專利技術將土壤改良材料與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有機結合,所用鹽堿地改良材料均可滿足新品種雜交柳生長的養分需求,搭配合理,所用材料均為來源廣泛的礦物和工農業廢棄物,價格低廉,針對性強,降低改良成本,有利于技術的普及推廣。在種植綜合措施及管理過程中,就地利用土地資源生長生物質抑制鹽分,再將生物質深埋改土洗鹽,使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加速鹽分淋洗,通過此技術可快速改良種植林帶鹽堿地,滿足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的快速成林,第三年后的新品種雜交柳株高可達6-8米,米徑6-8厘米,目前市場銷售價格可達到60-80元/株,每畝防護林可實現經濟價值8880元,具有投資保值增值、鹽堿地改良及生態環境美化、生態環境改良等多重經濟社會效益,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實用技術。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包括下列步驟 (1)制備鹽堿地改良及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用過磷酸鈣、含腐殖酸70%以上的過60目篩風化煤、氨基酸和硫酸亞鐵按質量比4 3 2 1比例混合,用攪拌機攪拌均勻,通過添加生產味精的液體下腳料的混合氨基酸溶液,調整PH值在3—4范圍內,得鹽堿地改良材料;將部分鹽堿地改良材料與中微量元素添加劑按質量比1 :1混合均勻,得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2)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措施在防護林種植帶根據林帶寬度按照株行距2*3米種植新品種雜交柳,每株種植挖坑長 *寬*高=1米*1米*0. 8米,坑底部墊秸稈或樹枝等生物質0. 3米,然后覆淺層土 0. 3米, 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表層覆土混合后,將帶土球的新品種雜交柳苗放于坑內中心,將混合土覆蓋新品種雜交柳根部形成0. 4米高表層土,每顆新品種雜交柳種植范圍的1平方米內表層土高出周圍土層0. 2米,同時將每行新品種雜交柳間開低溝槽,有利于表層鹽土鹽分淋洗及排水;(3)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管理防護林的種植時間為每年的12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底,種植處于休眠期的新品種雜交柳,利用天然降雨雪灌溉,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及降低灌溉成本,春天天氣回暖后,一旦條件適合就會生根發芽,自然成長性好;于第二年的5月后,在種植行間套種田青,按照每畝6-8 斤量播撒田青種子,播撒后覆土 3-5厘米,滿足田青的生長要求;田青長至10月份后,將田青收割完,并修剪新品種雜交柳側枝至2米高。在每株新品種雜交柳四周1米至1. 5米處開0. 8米深環溝,將收割的田青及修剪的側枝一并鋪于溝底,然后將開環溝土回填,并在回填過程中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回填土混合,回填好后在新品種雜交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 一種沿海灘涂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改良鹽堿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1)制備鹽堿地改良及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用過磷酸鈣、含腐殖酸70%以上的過60目篩風化煤、氨基酸和硫酸亞鐵按質量比4:3:2:1比例混合,用攪拌機攪拌均勻,通過添加生產味精的液體下腳料的混合氨基酸溶液,調整pH值在3—4范圍內,得鹽堿地改良材料;將部分鹽堿地改良材料與中微量元素添加劑按質量比1:1混合均勻,得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2)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措施:在防護林種植帶根據林帶寬度按照株行距2*3米種植新品種雜交柳,每株種植挖坑長*寬*高=1米*1米*0.8米,坑底部墊秸稈或樹枝等生物質0.3米,然后覆淺層土0.3米,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表層覆土混合后,將帶土球的新品種雜交柳苗放于坑內中心,將混合土覆蓋新品種雜交柳根部形成0.4米高表層土,每顆新品種雜交柳種植范圍的1平方米內表層土高出周圍土層0.2米,同時將每行新品種雜交柳間開低溝槽,有利于表層鹽土鹽分淋洗及排水;(3)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管理:防護林的種植時間為每年的12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底,種植處于休眠期的新品種雜交柳,利用天然降雨雪灌溉,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及降低灌溉成本,春天天氣回暖后,一旦條件適合就會生根發芽,自然成長性好;于第二年的5月后,在種植行間套種田青,按照每畝6-8斤量播撒田青種子,播撒后覆土3-5厘米,滿足田青的生長要求;田青長至10月份后,將田青收割完,并修剪新品種雜交柳側枝至2米高,在每株新品種雜交柳四周1米至1.5米處開0.8米深環溝,將收割的田青及修剪的側枝一并鋪于溝底,然后將開環溝土回填,并在回填過程中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回填土混合,回填好后在新品種雜交柳種植株行間套種黑麥草種子,按照每畝6-8斤量播撒黑麥草種子,播撒后覆土3-5厘米,滿足黑麥草生長需求;至第三年5月份,將新品種雜交柳主干2米內的側芽抹去,在株行間就地將套種的黑麥草翻耕于地下,并種植田青,田青種植方法與前一年相同;當田青長至10月份后,將田青收割完,并修剪新品種雜交柳側枝至3米高,在每株新品種雜交柳四周1.5米至2米處開0.8米深環溝,將收割的田青及修剪的側枝一并鋪于溝底,然后將開環溝土回填,并在回填過程中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回填土混合,回填好后在新品種雜交柳種植株行間套種黑麥草種子,按照每畝6-8斤量播撒黑麥草種子,播撒后覆土3-5厘米,滿足黑麥草生長需求。...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沿海灘涂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改良鹽堿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1)制備鹽堿地改良及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用過磷酸鈣、含腐殖酸70%以上的過60目篩風化煤、氨基酸和硫酸亞鐵按質量比4 3 2 1比例混合,用攪拌機攪拌均勻,通過添加生產味精的液體下腳料的混合氨基酸溶液,調整PH值在3—4范圍內,得鹽堿地改良材料;將部分鹽堿地改良材料與中微量元素添加劑按質量比1 :1混合均勻,得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2)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綜合措施在防護林種植帶根據林帶寬度按照株行距2*3米種植新品種雜交柳,每株種植挖坑長 *寬*高=1米*1米*0. 8米,坑底部墊秸稈或樹枝等生物質0. 3米,然后覆淺層土 0. 3米, 將鹽堿地改良材料、新品種雜交柳速生肥料與表層覆土混合后,將帶土球的新品種雜交柳苗放于坑內中心,將混合土覆蓋新品種雜交柳根部形成0. 4米高表層土,每顆新品種雜交柳種植范圍的1平方米內表層土高出周圍土層0. 2米,同時將每行新品種雜交柳間開低溝槽,有利于表層鹽土鹽分淋洗及排水;(3)新品種雜交柳防護林種植管理防護林的種植時間為每年的12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底,種植處于休眠期的新品種雜交柳,利用天然降雨雪灌溉,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及降低灌溉成本,春天天氣回暖后,一旦條件適合就會生根發芽,自然成長性好;于第二年的5月后,在種植行間套種田青,按照每畝 6-8斤量播撒田青種子,播撒后覆土 3-5厘米,滿足田青的生長要求;田青長至10月份后, 將田青收割完,并修剪新品種雜交柳側枝至2米高,在每株新品種雜交柳四周1米至1. 5米處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溫扶輝,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森茂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