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視液鏡,包括鏡體、置于所述鏡體內的指示劑和位于所述指示劑外側的玻璃鏡片,且在所述玻璃鏡片的外周表面與鏡體之間設置有徑向密封墊;所述玻璃鏡片下方的鏡體內壁上具有徑向伸出的臺階部,在所述玻璃鏡片與所述臺階部之間設置有軸向彈性墊。優選地,所述臺階部的上表面開有凹槽,所述軸向彈性墊置于所述凹槽內;所述軸向彈性墊的上沿高于所述臺階部的上表面。優選地,所述軸向彈性墊具體呈環狀。隨著對玻璃鏡片上部的鏡體進行縮口壓裝,作用于玻璃鏡片上的軸向分力傳遞至軸向彈性墊,這樣,在壓裝過程中,軸向彈性墊產生的彈性變形可吸收作用于玻璃鏡片上的軸向分力,起到軸向緩沖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防止了玻璃鏡片被壓碎的問題出現。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制冷系統監測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視液鏡。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制冷系統回路中,大多利用制冷劑的相變來傳遞熱量;即制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時吸熱,在冷凝器中凝結時放熱。制冷循環過程中,從低溫側進入裝置的水分呈水蒸氣狀態,它與制冷劑蒸氣一起被壓縮而進入冷凝器,再冷凝成液態水,水以液滴狀混于制冷劑液體中。顯然,含水量較高的制冷劑直接影響著系統的制冷效果。甚至是,由于在膨脹閥處因低溫而凍結成冰,堵塞閥門,使制冷裝置不能正常工作。基于制冷劑中含水的問題,現有技術在制冷系統回路中設置視液鏡,用來監測制冷劑中的含水量。視液鏡的內部具有可以變色的指示劑,并在該指示劑的外側設置有玻璃鏡片,以便于操作者進行實時監測。這樣,當系統回路中的制冷劑經過視液鏡時,被測制冷劑就會與指示劑接觸;如果制冷劑的含水量過高,指示劑就會變色,提示系統存在安全隱患。管理人員可以及時更換(或處理)制冷系統中干燥過濾器,避免出現冰堵的現象,從而保護整個制冷系統正常運行。現有視液鏡的玻璃鏡片與鏡體之間設置有密封結構,以確保制冷循環系統的整體密封性。請參見圖1,該圖示出一種視液鏡的密封結構,在玻璃鏡片10外周的鏡體20上部加工密封槽,在槽內安裝聚四氟乙烯密封墊30;請參見圖2,該圖示出了另一種視液鏡的密封結構,該結構在玻璃鏡片外周的鏡體下部增加一密封槽,并在該槽內設置聚四氟乙烯密封墊40。采用上述兩種密封結構的視液鏡,組裝后需要進行縮口操作,以使玻璃鏡片上部的鏡體產生向內收縮,從而將密封墊壓緊在玻璃鏡片上,實現玻璃鏡片與鏡體之間的密封。然而,由于在對玻璃鏡片上部的鏡體進行縮口壓裝時,會產生作用于玻璃鏡片上的徑向和軸向的分力。因此,如果壓裝壓力過高,在該軸向分力的作用下極易導致玻璃鏡片損壞;而如果壓裝壓力過小,則會由于密封墊被壓縮量過小而導致產品存在泄漏現象。有鑒于此,亟待針對現有視液鏡進行結構優化設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視液鏡,通過改進玻璃鏡片與鏡體之間的配合連接關系,可有效避免進行縮口壓裝作業時玻璃鏡片出現損壞的現象。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視液鏡,包括鏡體、置于所述鏡體內的指示劑和位于所述指示劑外側的玻璃鏡片,且在所述玻璃鏡片的外周表面與鏡體之間設置有徑向密封墊;所述玻璃鏡片下方的鏡體內壁上具有徑向伸出的臺階部,在所述玻璃鏡片與所述臺階部之間設置有軸向彈性墊。優選地,所述臺階部的上表面開有凹槽,所述軸向彈性墊置于所述凹槽內;所述軸向彈性墊的上沿高于所述臺階部的上表面。優選地,所述軸向彈性墊的上沿與所述臺階部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不小于 0. 05mmo優選地,所述軸向彈性墊具體呈環狀。優選地,環狀的所述軸向彈性墊為多個,且依次沿徑向嵌套設置。優選地,所述軸向彈性墊的上表面為平面。優選地,所述軸向彈性墊的截面為矩形。優選地,所述軸向彈性墊具體為若干段,且依次沿周向均布。優選地,所述軸向彈性墊的上表面為平面。優選地,所述軸向彈性墊的截面為矩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所述視液鏡增設有軸向彈性墊,其設置在玻璃鏡片與鏡體內壁上的臺階部之間;即,玻璃鏡片的下表面與該軸向彈性墊相抵,具有結構設計合理、 易于進行裝配的優點。隨著對玻璃鏡片上部的鏡體進行縮口壓裝,作用于玻璃鏡片上的軸向分力傳遞至軸向彈性墊,這樣,在壓裝過程中,軸向彈性墊產生的彈性變形可吸收作用于玻璃鏡片上的軸向分力,起到軸向緩沖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防止了玻璃鏡片被壓碎的問題出現。在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方案中的軸向彈性墊呈環狀,同時起到了端面密封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玻璃鏡片與鏡體之間的密封性。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優選方案中,軸向彈性墊的上表面為平面;如此設計,可確保玻璃鏡片位于大致水平狀態,在進行縮口壓裝作業時周向鏡體的變形量均勻一致,進而提高裝配精度。附圖說明圖1是一種現有視液鏡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另一種現有視液鏡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一種視液鏡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部放大圖;圖5是圖3的B-B剖面圖;圖6是另一種實施例中所示軸向彈性墊的結構示意圖。圖 3-圖 6 中鏡體1、臺階部11、凹槽111、指示劑2、托架3、玻璃鏡片4、徑向密封墊5、軸向彈性塾 6、6a0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核心是提供結構優化的視液鏡,通過改進其玻璃鏡片與鏡體之間的配合連接關系,以避免在縮口壓裝作業時損壞玻璃鏡片。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請參見圖3,該圖示出了一種視液鏡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視液鏡主要包括鏡體1、指示劑2、安裝指示劑2用的托架3、玻璃鏡片 4、徑向密封墊5和軸向彈性墊6等。其中,鏡體1具有與其內部容腔連通的兩個接口,分別與應用系統的管路連通,以使得相應液體進入其內部容腔;托架3用于承載指示劑2,以便于將指示劑2內置于所述鏡體的內部容腔中,指示劑2的外測的鏡體中設置用于觀測鏡體1內部的玻璃鏡片4,并且在玻璃鏡片4的外周表面與鏡體1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徑向密封墊6。當然,根據實際應用系統管路的需要,鏡體1與系統管路相連接的兩個接口可以為螺紋連接部或者連接管道。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結構與現有技術相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基于現有技術完全可以實現,故本文不再贅述。為詳細說明本實施例的專利技術點所在,請一并參見圖4和圖5 ; 其中,圖4是圖3的A部放大圖,圖5是圖3的B-B剖面圖。在玻璃鏡片4下方的鏡體1內壁上具有徑向伸出的臺階部11,在玻璃鏡片4與該臺階部11之間設置有軸向彈性墊6,初步組裝完成后,玻璃鏡片4置于軸向彈性墊6上,徑向密封墊5置于玻璃鏡片4的外周。與現有技術相同的是,組裝后需要進行縮口操作,上部的鏡體1向內收縮將徑向密封墊6壓緊在玻璃鏡片4上,實現兩者之間的密封;同時,隨著對玻璃鏡片4上部的鏡體1進行縮口壓裝,作用于玻璃鏡片4上的軸向分力傳遞至軸向彈性墊6,這樣,在壓裝過程中,軸向彈性墊6產生的彈性變形可吸收作用于玻璃鏡片4上的軸向分力,起到軸向緩沖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防止了玻璃鏡片4被壓碎的問題出現。該軸向彈性墊6的材料選用聚四氟乙烯類材質。需要說明的是,也可以選用其他彈性材質,只要滿足使用需要均在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內。本方案中,臺階部11的上表面開有凹槽111,軸向彈性墊6置于該凹槽111內,且該軸向彈性墊6的上沿高于臺階部11的上表面。應當理解,臺階部11上也可以不設置凹槽111,即軸向彈性墊6置于臺階11的上表面上,以節省加工成本。具體來說,軸向彈性墊6 的上沿與臺階部1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t不小于0. 05mm ;優選地,軸向彈性墊6未被壓縮時其上沿高出臺階部11的上表面0. 4mm 0. 6mm,壓縮后高出臺階部11的上表面0. 05 0. 2mm,該壓縮余量在確保軸向緩沖的作用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控制了視液鏡的外形尺寸。如圖3所示,軸向彈性墊6呈環狀,與其相配合的凹槽111也為環狀;這樣,進行縮口壓裝后,軸向彈性墊6還起到了端面密封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玻璃鏡片4與鏡體1之間的密封性。當然,環狀的軸向彈性墊也可以設置為多個,分別沿徑向依次嵌套設置(圖中未示出),可進一步提高軸向緩沖和密封的作用。另外,該軸向彈性墊6的截面形狀可以任意設置,比如,圓形或者矩形等。如圖中所示,矩形截面的軸向彈性墊6為最優方案。實際上,只要軸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視液鏡,包括鏡體、置于所述鏡體內的指示劑和位于所述指示劑外側的玻璃鏡片,且在所述玻璃鏡片的外周表面與鏡體之間設置有徑向密封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鏡片下方的鏡體內壁上具有徑向伸出的臺階部,在所述玻璃鏡片與所述臺階部之間設置有軸向彈性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金火,俞志輝,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