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由下模、壓定蓋、圈體、澆注腔和鐵芯組成,下模和圈體通過卡子組成一個整體,帶有氣塞的壓定蓋設置在圈體上方,在下模與圈體之間設有澆注腔,澆注腔的截面由水平腔、W型腔Ⅰ和W型腔Ⅱ構成,W型腔Ⅰ和W型腔Ⅱ分設在水平腔的兩端,在W型腔Ⅰ和W型腔Ⅱ上方分別設有活動鐵塊Ⅰ和活動鐵塊Ⅱ,水平腔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鐵芯和澆口座,鐵芯的一端設在壓定蓋外,另一端設在圈體和壓定蓋內,圈體和壓定蓋上垂直設有打料桿,在圈體和下模上還分別設有吊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成型率高達99%,減少了原料浪費,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鑄造模具,具體的說是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
技術介紹
液力偶合器,又稱液力聯軸器,主要由外殼、泵輪、渦輪和透平輪構成,這些部件加工的精確度直接影響到產品使用性能,部件加工規格不統一則容易存在安全隱患,而目前, 生產鑄造液力偶合器透平輪大多采用砂型鑄造,此方法工藝復雜,設備體積大且笨重,浪費物力和人力資源,加大生產成本,后采用金屬模具制造液力偶合器透平輪,雖解決砂型工藝中體積大的問題,但依然存在精度低,浪費人力和物力資源,且耗時長,生產成本大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其采用低壓鑄造、成型規格統一、成本低等優點。本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由下模、壓定蓋、圈體、澆注腔和鐵芯組成,下模和圈體通過卡子組成一個整體, 帶有氣塞的壓定蓋設置在圈體上方,在下模與圈體之間設有澆注腔,澆注腔的截面由水平腔、W型腔I和W型腔II構成,W型腔I和W型腔II分設在水平腔的兩端,在W型腔I和W 型腔II上方分別設有活動鐵塊I和活動鐵塊II,水平腔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鐵芯和澆口座,鐵芯的一端設在壓定蓋外,另一端設在圈體和壓定蓋內,圈體和壓定蓋上垂直設有打料桿,在圈體和下模上還分別設有吊軸。所述的圈體由壓定圈、中圈和內圈組成。所述的鐵芯,其設在壓定蓋外的一端上還設有一個楔子。所述的活動鐵塊I由A型鐵塊I和B型鐵塊I組成,活動鐵塊II由A型鐵塊II和 B型鐵塊II組成。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操作方法簡單,只需將各部件按順序裝配就可進行澆注鑄造,其體型較小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通過鐵芯上的楔子固定鐵芯的位置,從而避免了澆注腔出現松動,更利于模型成型規格統一;結構設計緊湊合理,達到低壓鑄造標準, 使得鋁模鑄造成型率高達99%,減少了原料浪費,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的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剖視圖;圖中標記是1、下模,2、壓定蓋,3、澆注腔,4、鐵芯,5、卡子,6、楔子,7、水平腔,8、W 型腔I,9、W型腔II,10、活動鐵塊I,11、活動鐵塊II,12、澆口座,13、打料桿,14、吊軸,15、 壓定圈,16、中圈,17、內圈,18、螺釘,19、氣塞,20、A型鐵塊I,21、A型鐵塊II,22、B型鐵塊 I,23、B型鐵塊II。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由下模1、壓定蓋2、圈體、澆注腔 3和鐵芯4組成,下模1和圈體通過卡子5組成一個整體,帶有氣塞19的壓定蓋2設置在圈體上方,在下模1和圈體之間上設有澆注腔3,澆注腔3的截面由水平腔7、W型腔I 8和 W型腔II 9 (所述的W型是如圖1所示形狀)構成,W型腔I 8和W型腔II 9分設在水平腔 7的兩端,在W型腔I 8和W型腔II 9上方分別設有活動鐵塊I 10和活動鐵塊II 11,水平腔7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鐵芯4和澆口座12,鐵芯4的一端設在壓定蓋2外,另一端設在圈體和壓定蓋2內并與水平腔7相對設置,利于頂緊澆注腔3,設有卡子的圈體和壓定蓋 2的一側上垂直設有打料桿13,在圈體和下模1上還分別設有吊軸14。所述的圈體由壓定圈15、中圈16和內圈17組成。所述的鐵芯4,其設在壓定蓋2外的一端上還設有一個楔子 6。所述的活動鐵塊I 10由A型鐵塊I 20和B型鐵塊I 22組成,活動鐵塊II 11由A型鐵塊II 21和B型鐵塊II 23組成。A型鐵塊I 20與A型鐵塊II 21拼合在一起組成完整的A 型鐵塊,B型鐵塊I 22與B型鐵塊II 23拼合在一起組成完整的B型鐵塊,具體實施步驟為,通過卡子5和螺釘18安裝下模1、圈體和壓定蓋2,通過螺釘使得壓定蓋2與內圈17和中圈16壓定緊密,安裝完成后將下模和圈體的溫度加熱至200°C, 再通過氣塞19將壓強調整為負壓,通過澆注料管將澆注金屬液注入澆口座內,注入澆注液到澆注腔內直至澆注液注滿整個腔體,然后緩慢降低溫度,使澆注液凝固成型,取出得到成品。權利要求1.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由下模(1)、壓定蓋(2)、圈體、澆注腔(3)和鐵芯(4)組成,其特征在于下模(1)和圈體通過卡子(5)組成一個整體,帶有氣塞(19)的壓定蓋(2)設置在圈體上方,在下模(1)與圈體之間設有澆注腔(3),澆注腔(3)的截面由水平腔(7)、W型腔I (8)和W型腔II (9)構成,W型腔I (8)和W型腔II (9)分設在水平腔(7) 的兩端,在W型腔I (8)和W型腔II (9)上方分別設有活動鐵塊I (10)和活動鐵塊II (11), 水平腔(7)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鐵芯(4)和澆口座(12),鐵芯(4)的一端設在壓定蓋(2) 外,另一端設在圈體和壓定蓋(2)內,圈體和壓定蓋(2)上垂直設有打料桿(13),在圈體和下模(1)上還分別設有吊軸(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圈體由壓定圈(15)、中圈(16)和內圈(17)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鐵芯(4 ),其設在壓定蓋(2 )外的一端上還設有一個楔子(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鐵塊I (10 )由A型鐵塊I (20 )和B型鐵塊I (22 )組成,活動鐵塊II (11)由A型鐵塊II (21)和B型鐵塊II (23)組成。專利摘要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由下模、壓定蓋、圈體、澆注腔和鐵芯組成,下模和圈體通過卡子組成一個整體,帶有氣塞的壓定蓋設置在圈體上方,在下模與圈體之間設有澆注腔,澆注腔的截面由水平腔、W型腔Ⅰ和W型腔Ⅱ構成,W型腔Ⅰ和W型腔Ⅱ分設在水平腔的兩端,在W型腔Ⅰ和W型腔Ⅱ上方分別設有活動鐵塊Ⅰ和活動鐵塊Ⅱ,水平腔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鐵芯和澆口座,鐵芯的一端設在壓定蓋外,另一端設在圈體和壓定蓋內,圈體和壓定蓋上垂直設有打料桿,在圈體和下模上還分別設有吊軸。本技術的成型率高達99%,減少了原料浪費,提高了加工效率,大大的降低了成本。文檔編號B22C9/06GK202028740SQ20112008894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專利技術者張北辰, 張國增, 陳照華 申請人:陳照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液力偶合器透平輪的鑄鋁模具,由下模(1)、壓定蓋(2)、圈體、澆注腔(3)和鐵芯(4)組成,其特征在于:下模(1)和圈體通過卡子(5)組成一個整體,帶有氣塞(19)的壓定蓋(2)設置在圈體上方,在下模(1)與圈體之間設有澆注腔(3),澆注腔(3)的截面由水平腔(7)、W型腔Ⅰ(8)和W型腔Ⅱ(9)構成,W型腔Ⅰ(8)和W型腔Ⅱ(9)分設在水平腔(7)的兩端,在W型腔Ⅰ(8)和W型腔Ⅱ(9)上方分別設有活動鐵塊Ⅰ(10)和活動鐵塊Ⅱ(11),水平腔(7)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鐵芯(4)和澆口座(12),鐵芯(4)的一端設在壓定蓋(2)外,另一端設在圈體和壓定蓋(2)內,圈體和壓定蓋(2)上垂直設有打料桿(13),在圈體和下模(1)上還分別設有吊軸(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照華,張北辰,張國增,
申請(專利權)人:陳照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