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計量調整結構,其包含一計量座、一壓頭、一上閥組及一下閥組,其中該上閥組設于壓頭內,而該下閥組設于計量座內,且壓頭相對計量座活動組設,以及計量座于上閥組與下閥組間設有一計量空間,因而當按壓壓頭時,計量空間內的空氣被壓頭擠壓使下閥座封閉,而空氣是由上閥座排出外界,而壓頭復位時,計量空間為了補充前次受擠壓所排出的空氣,而對下閥座產生吸力,讓液體由瓶子經下閥座進入計量空間中,而上閥座因吸力而封閉,而后再按壓壓頭即可使計量空間內的液體流出,壓頭再復位時又吸取瓶子內的液體進入計量空間中,據此提供定量汲取的功效。(*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提供流出穩定劑量效果的設計,特別涉及一種計量調整結構。
技術介紹
一般市售的清潔劑、瓶裝液體化妝品等,其瓶頭通常設有一可彈性按壓的押頭結構,作為汲取瓶中內容液之用,免除過去使用者必需打開瓶蓋傾倒出內容液的不便,因此相關產業多有對瓶類押頭的設計與改進;現有的押頭請參閱中國臺灣專利案號第M355221號,『乳液押頭之雙活塞構造』, 其是一種乳液押頭的雙活塞構造,該乳液押頭包括一作動唧筒及抽吸管,該抽吸管頂端與一按壓頭連接,該抽吸管底端則與該作動唧筒內部作動槽底壁之間組設有一彈性復位件, 又該作動槽底端具一逆止組件;又該抽吸管并組設有一活塞構件;其特點主要在于該活塞構件包括一第一活塞,包括一第一接管部及第一凸環緣,該第一接管部是借以組設于該抽吸管,該第一凸環緣則借以抵靠于該作動槽槽壁;一第二活塞,設于該第一活塞的一端,包括一第二接管部及第二凸環緣,該第二接管部是借以組設于該第一活塞,該第二凸環緣則借以抵靠于該作動槽的槽壁;借此雙活塞構造設計,可令乳液押頭的活塞結構確實達到更加耐用不易磨損、使用壽命大幅延長的實用進步性。然而,該種現有的押頭雖可提供抽取瓶內液體的功能,但事實上,其并無法提供定量液體流出的效果,而如同現有的各款式押頭一樣,皆只能依賴使用者感受觸壓押頭力量的大小,以獲得不同的流量,但是,有的清潔劑、化妝液等,其使用建議上會有例如配合他劑使用或單獨使用的單次劑量,亦或是混合劑量等,要是如同前述現有押頭的汲取液體方式, 其施力過度會造成劑量的浪費,而施力不足又必須累次汲取到達適當的劑量值,且如此也無法精準的獲得建議的劑量值,造成了相當大的不便,故其實用性相當有限,有必要加以研發可提供流出穩定劑量效果的計量調整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計量調整結構,其可提供流出穩定劑量的效果,具有定量汲取的功效。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是包括一計量座、一壓頭、一上閥組及一下閥組,其中該計量座一端可與瓶子組設,而計量座另一端往內開設有一計量空間,且該下閥組設于計量座內并與計量空間相通;該壓頭與計量座設有計量空間的一端活動套設,且壓頭一端套設有一進入計量空間的塞套,該塞套外周與計量空間內壁抵接,據以當壓頭相對計量座活動時,該塞套活動于計量空間內以改變計量空間的體積;該計量座外周套設有一彈簧,該彈簧兩端分別與壓頭及計量座抵頂,以提供壓頭受壓復位之用,以及該壓頭內設有一與計量空間相通的流道,而該上閥組設于壓頭內的流道處;該上閥組及下閥組各設有一外環及一內環,其中該外環內設有一抵球,該抵球周緣以數個接肋與外環內壁連接,而該內環套于外環內,且內環中央貫設有一導道,該抵球抵入導道端部以封閉導道;借此當按壓壓頭時,塞套擠壓計量空間內的空氣推開上閥組的抵球離開導道,并由流道流出外界,且下閥組的抵球被空氣推抵封閉導道,據此當壓頭復位時,計量空間恢復為未受塞套擠壓時的體積量,因而向下閥組產生吸力使抵球離開導道,讓瓶子內的液體經導道流入計量空間中,此時上閥組的抵球受吸力而封閉導道,而后再按壓壓頭即可使計量空間內的液體流出流道外,壓頭再復位時又吸取瓶子內的液體進入計量空間中,據此提供定量汲取的功效。本技術的抵球呈半圓形,且其半圓形部份抵入導道內。本技術的壓頭一端內面設有一嵌座,該嵌座供容置上閥組,以及塞套套設于嵌座端部外周,以及壓頭于嵌座端部周緣往外翻折出一帽肋,而計量座端部嵌入帽肋與嵌座之間。本技術的導道由與抵球接觸的一端往另一端呈直徑漸縮,且導道于直徑最寬處的周緣呈磨圓狀,借該磨圓處以防止抵球受到損傷。本技術的壓頭外周設有一向外延伸的翼環,而彈簧兩端分別與翼環及計量座抵頂。本技術的計量座端部環設有呈往外狀的鳩尾凸,而帽肋端部環設有呈往內狀的鳩尾凸,計量座與帽肋的鳩尾凸相互扣接,以防止壓頭相對計量座脫位。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提供流出穩定劑量的效果,具有定量汲取的功效。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各組件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立體外觀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壓頭受按壓示意圖O圖4是本技術壓頭復位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第二實施例。圖中標號說明1計量座11計量空間12鳩尾凸13彈簧2壓頭21塞套 22嵌座23帽肋24鳩尾凸25流道沈翼環3上閥組31外環311抵球 312接肋32內環321導道4下閥組 41外環411抵球412接肋42內環4 21導道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是有關于一種計量調整結構,請參閱圖1至圖2所示,其是本技術的主實施例,包括一計量座1、一壓頭2、一上閥組3及一下閥組4,其中該計量座1 一端可與瓶子組設,而計量座1另一端往內開設有一計量空間11,且該下閥組4設于計量座1內并與計量空間11相通,如圖1、圖3所示,瓶子(圖未示)設于計量座1下端,而計量座1于相對組設瓶子的另一端往內凹設該計量空間11,而下閥組4嵌設于計量座1下端內面,并與計量空間11及瓶子呈相通的態樣;該壓頭2與計量座1設有計量空間11的一端活動套設,且壓頭2 —端套設有一進入計量空間11的塞套21,該塞套21外周與計量空間11內壁抵接,據以當壓頭2相對計量座1活動時,該塞套21活動于計量空間11內以改變計量空間11的體積,如圖1、圖3所示,該壓頭2 —端內面設有一嵌座22,該嵌座22供容置上閥組3,以及塞套21套設于嵌座 22端部外周,以及壓頭2于嵌座22端部周緣往外翻折出一帽肋23,而計量座1端部嵌入帽肋23與嵌座22之間,以及該計量座1端部環設有呈往外狀的鳩尾凸12,而帽肋23端部環設有呈往內狀的鳩尾凸24,計量座1與帽肋23的鳩尾凸12J4相互扣接,以防止壓頭2相對計量座1脫位,并令壓頭2可相對計量座1滑動,而由塞套21對計量空間11內的空氣擠壓、抽引;該計量座1外周套設有一彈簧13,該彈簧13兩端分別與壓頭2及計量座1抵頂, 以提供壓頭2受壓復位之用,以及該壓頭2內設有一與計量空間11相通的流道25,而該上閥組3設于壓頭2內的流道25處,如圖1、圖3所示,該彈簧13 —端抵于計量座1中段階梯狀的部位,而另一端抵于帽肋23端部,以提供壓頭2受壓復位的功效,而該上閥組3恰位于壓頭2的流道25路徑上;該上閥組3及下閥組4各設有一外環31、41及一內環32、42,其中該外環31、41內設有一抵球311、411,該抵球311、411周緣以數個接肋312、412與外環31、41內壁連接,而該內環32、42是套于外環內,且內環32、42中央貫設有一導道321、421,該抵球311、411抵入導道321、421端部以封閉導道321、421,如圖1、圖3所示,該抵球311、411周緣等距設有三個與外環31、41內壁一體連接的接肋312、412,借該接肋312、412使抵球311、411定位于外環31、41中央并抵入內環32、42的導道321、421端部,且抵球311、411可受力略微離開導道321、421,而接肋312、412提供抵球311、411復位封閉導道321、421的彈性力;另外,如圖1、圖3所示,該抵球311、411呈半圓形,且其半圓形部份抵入導道3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計量調整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計量座、一壓頭、一上閥組及一下閥組,其中:該計量座一端與瓶子組設,而計量座另一端往內開設有一計量空間,且該下閥組設于計量座內并與計量空間相通;該壓頭與計量座設有計量空間的一端活動套設,且壓頭一端套設有一進入計量空間的塞套,該塞套外周與計量空間內壁抵接;該計量座外周套設有一彈簧,該彈簧兩端分別與壓頭及計量座抵頂,以及該壓頭內設有一與計量空間相通的流道,而該上閥組設于壓頭內的流道處;該上閥組及下閥組各設有一外環及一內環,其中該外環內設有一抵球,該抵球周緣有數個接肋與外環內壁連接,而該內環套于外環內,且內環中央貫設有一導道,該抵球抵入導道端部封閉導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惠民,徐金滄,陳緯旭,陳威成,黃柏翰,蕭翔仁,賴韋滄,宋銘憲,陳忠吾,
申請(專利權)人: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