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式心腦復蘇機,有一根與人體寬度相適應的水平放置的U形管,在U形管上方有一根與按壓手柄相連接的活動的按壓桿,在U形管中間有一個與上方的按壓桿連接的活動桿,下端帶有一個橡塑按壓錘的調節桿,可以沿活動桿上下調節至適當位置,其特征在于活動桿頂端通過按壓連接桿、活動軸承與U形管上方的按壓桿活動連接,在按壓桿下方有一個橡膠打氣囊,進口裝一個進氣閥,出口單向閥用橡膠管連接貯氣箱,貯氣箱的排氣口由出氣膠管接出,在貯氣箱旁邊裝有呼吸比例器。(*該技術在200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將心臟起搏與人工呼吸結合為一體的新型醫療裝置。具體說是一種便攜式心腦復蘇機。在現代生活中,有一些突然發病的危、急、重病人,由于受醫療條件、醫療設備的限制,沒能及時搶救,使得一些本有希望得救的病人,失去了被搶救的機會。特別是對那些停止呼吸,脈搏測不到的病人或心跳突然停止的病人,應及時采用心腦復蘇機搶救。目前有一些設備可以用于心臟起搏,但均帶有龐大、復雜、沉重的控制設備,而且僅能用于心臟按壓,不能將人工呼吸與心臟按壓相結合同時起作用。上述設備一般操作復雜,對于缺乏經驗的人,使用起來就更覺困難。對于野外作業、航海作業、基層醫療單位及醫院等都需要一種操作簡單、便于掌握,能將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相結合的醫療設備。本技術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中的缺點,提出一種同時具有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功能的、操作簡單、便于掌握的便攜式心腦復蘇機,特別適用于野外作業、航海作業、基層醫院等醫療單位對危、急、重病人的搶救。本技術專利技術目的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該便攜式心腦復蘇機,有一根與人體寬度相適應的水平放置的U形管,在U形管上方有一根與按壓手柄相連接的活動的按壓桿,在U形管中間有一個與上方的按壓桿連接的活動桿,下端帶有一個橡塑按壓錘的調節桿,可以沿活動桿上、下調節至適當位置,活動桿頂端通過按壓連接桿、活動軸承與U形管上方的按壓桿活動連接,在按壓桿下方有一個橡膠打氣囊,進口裝一個進氣閥,出口單向閥用橡膠管連接貯氣箱,貯氣箱的排氣口由出氣膠管接出,在貯氣箱旁邊裝有呼吸比例器。貯氣箱里有一個貯氣膠囊,貯氣膠囊外側有壓板,壓板外側有4~8個排氣增壓彈簧壓在壓板上。排氣口與比例呼吸器控制門接通。當按動按壓手柄時,帶動按壓桿上下運動,壓動橡膠打氣囊,空氣從橡膠打氣囊的進口,由進氣閥進入,通過橡膠管進入貯氣箱的貯氣膠囊內。與貯氣箱相連接的有呼吸比例器,擠壓次數與通氣次數比例為51,貯氣箱的出氣口裝有單向逆止閥。當按壓胸腔5次,自動排氣一次,貯氣箱內有足夠的排氣量。按壓5次,對心臟起搏5次,進行一次向呼吸系統排氣,進行人工呼吸。按壓手柄的活動范圍一般在0~6厘米。呼吸比例器有一個圓盤,在圓盤外緣均布一圈三角形凸齒,圓盤上面的撥桿與按壓桿活動軟連接,撥桿下端撥動凸齒,在凸齒內圈以51比例均布數個對應彈性片,對應彈性片下方撥動一根撥動桿,撥動桿拉動控制門,控制門外側與貯氣箱相通,內側通過呼吸活瓣用管道與人體呼吸道相通,呼吸活瓣外側的呼氣出口也通過管道與人體呼吸道相通。當對按壓手柄按壓一次,按壓桿也向下按壓一次,上端與按壓桿活動軟連接的撥桿撥動一個凸齒,計數器可計數一次,每按壓5次,撥動5個齒,對應彈性片推動撥動桿,撥動桿又打開控制門,貯氣箱的排氣推動呼吸活瓣,進入人體呼吸道。本技術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合理,重量輕,便于攜帶,可以懸掛或放置在任何地方使用,不需其他能源和氧氣,操作簡單,一般人都可掌握。因此特別適用于廣大農村、工礦、部隊等醫療條件較差的單位和搶救現場及時搶救危、急、重病人。操作省力,減輕了操作者的體力消耗,最突出的優點是將胸外對心臟的按壓與人工呼吸自動按比例相結合,同時對人體作用,能有最佳復蘇效果。 結合附圖說明一個實施例。圖1是便攜式心腦復蘇機結構圖, 圖2是貯氣器結構圖,圖3、圖4是呼吸比例器主視圖,側視圖。水平放置的U形管(1)是用φ26毫米鋼管彎制而成,寬度與人體寬度相適應,為70厘米。下部一塊可折疊起和放平的折疊板(17),被搶救的人可平臥板上。橡塑按壓錘(6)對準人的胸腔。當用手向下按壓按壓手柄(3)時,使按壓桿(2)一起向下運動,橡塑按壓錘(6)通過調節桿(5)、活動桿(4)、按壓連接桿(10)、活動軸承(9)向下壓住人體胸腔,當向上抬起按壓手柄(3)時,橡塑按壓錘(6)也向上抬起。當向下按壓時,空氣由進氣閥(11),進入橡膠打氣囊(12),經過橡皮管(15),進入貯氣箱(7)內的貯氣膠囊(18)內,每向下按壓一次,呼吸比例器(8)中的撥桿(26)將圓盤外圓的凸齒向前撥動一個齒,每撥動5個凸齒,圓盤上的對應彈性片(25)推開撥動桿(21),撥動桿(21)以中部的支點轉動,下部拉開控制門(22),貯氣膠囊(18)內的空氣借助于排氣加壓彈簧(19)的壓力,壓住快速排氣壓板(20),又壓住貯氣膠囊(18),使貯氣膠囊(18)內的空氣快速排出,通過排氣口、出氣膠管(16),通過控制門(22),推開呼吸活瓣(23),進入人體呼吸道,進行人工呼吸。每按壓心臟5次,人工呼吸一次,將心臟起搏與人工呼吸很好結合起來,兩種功能作用按照51的比例進行。吸氣后,呼出的氣通過呼氣出口(24)排出。在便攜式心腦復蘇機上裝有電子計時器(13),搶救開始,按下計時鍵,可作時間記錄。為了便于操作,在便攜式心腦復蘇機上還貼有操作示意圖。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心腦復蘇機,有一根與人體寬度相適應的水平放置的U形管,在U形管上方有一根與按壓手柄相連接的活動的按壓桿,在U形管中間有一個與上方的按壓桿連接的活動桿,下端帶有一個橡塑按壓錘的調節桿,可以沿活動桿上下調節至適當位置,其特征在于活動桿頂端通過按壓連接桿、活動軸承與U形管上方的按壓桿活動連接,在按壓桿下方有一個橡膠打氣囊,進口裝一個進氣閥,出口單向閥用橡膠管連接貯氣箱,貯氣箱的排氣口由出氣膠管接出,在貯氣箱旁邊裝有呼吸比例器。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心腦復蘇機,其特征在于貯氣箱內有一個貯氣膠囊,貯氣膠囊外側有壓板,壓板外側有4~8個排氣增壓彈簧壓在壓板上,排氣口與比例呼吸器控制門接通。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心腦復蘇機,其特征在于呼吸比例器里的圓盤外緣均布一圈三角形凸齒,圓盤上端的撥桿與按壓桿活動軟連接,撥桿下端撥動凸齒,在凸齒內圈以51比例均布數個對應彈性片,對應彈性片下方撥動一根撥動桿,撥動桿拉動控制門,控制門外側與貯氣箱相通,內側通過呼吸活瓣用管道與人體呼吸道相通,呼聽活瓣外側的呼氣出口也通過管道與人體呼吸道相通。專利摘要便攜式心腦復蘇機是一種具有心臟起搏與人工呼吸兩種功能的新型醫療設備。在水平放置的U形管上方有一根與按壓手柄相連接的按壓桿,按壓桿下方有橡膠打氣囊,與貯氣箱連接。貯氣箱的排氣口由出氣膠管接出,貯氣箱旁邊裝有呼吸比例器,使按壓心臟的次數與人工呼吸次數為5∶1。優點是結構合理,便于攜帶,不需其他能源和氧氣,集心臟起搏與人工呼吸兩種功能于一體,適于廣大野外作業等醫療單位搶救危、急、重病人。文檔編號A61H31/00GK2201103SQ9424116公開日1995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1994年8月13日專利技術者馬秉舜 申請人:馬秉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秉舜,
申請(專利權)人:馬秉舜,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