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眼鏡鉸鏈,以解決現(xiàn)有眼鏡鉸鏈的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之間容易松脫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眼鏡鉸鏈,單片組件的一端與眼鏡腿相連,另一端設有單片,雙片組件的一端與眼鏡框相連,另一端設有上下平行設置的上片和下片,單片、上片和下片的相應位置都設有彼此適配的通孔,插銷包括上下設置的銷蓋和銷柱,在銷柱的下端還設有凸緣,凸緣的橫截面直徑大于通孔的直徑,銷柱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上下設置的槽位,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通過銷柱上下插裝通孔的方式鉸接連接,尼龍組件分別夾裝于上片與單片、單片與下片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眼鏡鉸鏈,結(jié)構簡單,通過在銷柱上設置凸緣和槽位,能夠保證插銷牢固、靈活的將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鉸接。(*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眼鏡配件,特別涉及一種眼鏡鉸鏈。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現(xiàn)有的一種眼鏡鉸鏈包括單片組件3、雙片組件4和螺絲1,單片組件 3與眼鏡腿相連,雙片組件4與眼鏡框相連,單片組件3包括單片,雙片組件4包括上片、下 片,其中,單片、上片和下片上都設有彼此適配的通孔,單片組件3和雙片組件4通過螺絲1 對上片、單片、下片上通孔的插裝,實現(xiàn)其鉸接固定,單片組件3可繞鉸接點左右轉(zhuǎn)動,螺絲 1的下端部設有外螺紋2,雙片組件4的下片設有內(nèi)螺紋5,內(nèi)螺紋5與外螺紋2適配,用于 實現(xiàn)螺絲1與雙片組件4的固定,參見圖1-6。圖1中的眼鏡鉸鏈,具有如下缺陷因單片組件3與雙片組件4通過螺絲1鎖合, 若螺絲鎖的太緊,單片組件3與雙片組件4無法自由開合;鎖的太松,可能造成單片組件3 與雙片組件4脫落;如果使用時間過長,或者單片組件3與雙片組件4磨損,也容易造成單 片組件3與雙片組件4脫落;若未及時鎖正,將會造成鏡架變形,使鏡片的佩戴角度出現(xiàn)偏 移,影響佩戴效果,危害視力。如圖7所示,公開了現(xiàn)有的另一種眼鏡鉸鏈,主要用于由鈦材料制成的鏡架。由于 鈦本身的密度較低,單片組件3與雙片組件4在開合時,鈦表面由于摩擦容易產(chǎn)生擦痕,時 間一長容易產(chǎn)生開合不順甚至卡死的情況。為克服此缺陷,有的眼鏡制造者采用薄圓片狀 的尼龍墊片6,裝置于雙片組件4的上片與單片組件3的單片、單片組件3的單片與雙片組 件4的下片之間,利用尼龍耐磨、自潤的特性,隔絕鈦面與鈦面之間的摩擦,使單片組件3與 雙片組件4開合較順不易被卡死。圖7的眼鏡鉸鏈,由于仍是利用螺絲1鎖合,單片組件3 與雙片組件4之間容易松脫的問題仍然存在,參見圖7-13。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公開一種眼鏡鉸鏈,以解決現(xiàn)有眼鏡鉸鏈的單片組件與雙片 組件之間容易松脫的問題。為了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眼鏡鉸鏈,包括單片組件、雙片組件、 尼龍組件和插銷,單片組件的一端與眼鏡腿相連,另一端設有單片,雙片組件的一端與眼鏡 框相連,另一端設有上下平行設置的上片和下片,單片、上片和下片的相應位置都設有彼此 適配的通孔,插銷包括上下設置的銷蓋和銷柱,在銷柱的下端還設有凸緣,凸緣的橫截面直 徑大于通孔的直徑,銷柱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上下設置的槽位,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通過銷 柱上下插裝通孔的方式鉸接連接,尼龍組件分別夾裝于上片與單片、單片與下片之間。其中,銷柱的橫截面直徑與通孔的直徑相等。其中,槽位的橫截面寬度不小于凸緣的橫截面直徑與通孔直徑之間的差值。其中,槽位的橫截面寬度為0. 4至0. 8毫米。其中,尼龍組件為有孔圓柱體的尼龍組件。3其中,凸緣的橫截面直徑為2至2. 4毫米。其中,銷柱的橫截面直徑為1. 6毫米。其中,銷蓋的直徑為2. 5毫米。本技術的眼鏡鉸鏈,結(jié)構簡單,通過在銷柱上設置凸緣和槽位,能夠保證插銷 牢固、靈活的將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鉸接,保證了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的有效開合,克服了 現(xiàn)有的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容易脫落的缺陷,經(jīng)過多次開合測試后,也能保持單片組件與 雙片組件之間原有的緊度;優(yōu)選地,由于尼龍組件的設置,利用尼龍耐磨、自潤的特性,有效 減少了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接觸面的摩擦。附圖說明圖1是現(xiàn)有的一種眼鏡鉸鏈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雙片組件的剖面圖;圖3是圖1中的單片組件的剖面圖;圖4是圖1中的螺絲的剖面圖;圖5是圖1中眼鏡鉸鏈安裝后的剖視圖;圖6是圖1中眼鏡鉸鏈安裝后的俯視圖;圖7是現(xiàn)有的另一種眼鏡鉸鏈的分解示意圖;圖8是圖7中的雙片組件的剖面圖;圖9是圖7中的單片組件的剖面圖;圖10是圖7中的螺絲的剖面圖;圖11是圖7中的尼龍墊片的剖面圖;圖12是圖7中眼鏡鉸鏈安裝后的剖視圖;圖13是圖7中眼鏡鉸鏈安裝后的俯視圖;圖14為本技術眼鏡鉸鏈的分解示意圖;圖15是圖14中的雙片組件的剖面圖;圖16是圖14中的單片組件的剖面圖;圖17是圖14中的插銷的剖面圖;圖18是圖14中的尼龍組件的剖面圖;圖19是圖14中眼鏡鉸鏈安裝后的剖視圖;圖20是圖14中眼鏡鉸鏈安裝后的俯視圖。結(jié)合附圖在其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1-螺絲,2-外螺紋,3-單片組件,4-雙片組件,5-內(nèi)螺紋,6_尼龍墊片,7_插銷, 8-尼龍組件,9-槽位,10-凸緣,11-上片,12-下片,13-單片,14-銷柱,15-銷蓋。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4-20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眼鏡鉸鏈,包括一個單片組件3、一個雙 片組件4、兩個尼龍組件8和一個插銷7。單片組件3的一端與眼鏡腿相連,另一端設有單片13 ;雙片組件4的一端與眼鏡4框相連,另一端設有上片11和下片12,上片11與下片12平行設置;單片13、上片11、下片 12的相應位置都設有通孔,三個通孔彼此適配;插銷7包括銷蓋15和銷柱14,銷蓋15設置 在銷柱14的上端,在銷柱14的下端還設有凸緣10,凸緣10的橫截面直徑大于通孔的直徑, 銷柱14的橫截面直徑與通孔的直徑相等,在銷柱14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上下設置的槽位9, 槽位9的橫截面寬度大于等于凸緣10的橫截面直徑與通孔直徑之間的差值;銷柱14上下 插裝在上片11、單片13、下片12的對應通孔中,從而將單片組件3與雙片組件4鉸接連接 起來,單片組件3可繞鉸接點左右旋轉(zhuǎn),兩個尼龍組件8分別夾裝在上片11與單片13、單片 13與下片12之間。優(yōu)選地,尼龍組件8為有孔圓柱體的尼龍組件。優(yōu)選地,槽位9的橫截面寬度為0. 4-0. 8毫米,凸緣10的橫截面直徑為2至2. 4 毫米,銷柱14的橫截面直徑為1. 6毫米,銷蓋15的直徑為2. 5毫米。本技術的眼鏡鉸鏈在組裝時,將單片組件3的單片13與雙片組件4的上片 11、下片12的相應位置固定,三個通孔上下對應,將尼龍組件8分別插裝在上片11與單片 13、單片13與下片12之間,然后將插銷7自上片11的通孔向下插裝,向下依次插過一個尼 龍組件8、單片13、另一個尼龍組件8和下片12,最后使凸緣10嵌裝在下片12的下表面,銷 蓋15卡接在上片11的上表面,銷柱14插裝在上片11、一個尼龍組件8、單片13、另一個尼 龍組件8、下片12之間。在上述組裝過程中,雖然凸緣10的橫截面直徑大于通孔的直徑,但由于槽位9的 設置,使插銷7在向下插裝的過程中,由于通孔的擠壓,凸緣10向其中心受力,凸緣10的橫 截面直徑變小,使凸緣10能夠順利的向下穿過上片11、尼龍組件8、單片13和下片12,在凸 緣10從下片12的下表面穿出后,由于銷柱14自身的彈力,銷柱14帶動凸緣10向外伸出, 凸緣10恢復原來的形狀;同時,由于銷柱14的橫截面直徑與通孔的直徑相等,使銷柱14與 上片11、單片13、下片12的通孔緊貼,實現(xiàn)了銷柱14與上片11、單片13和下片12的牢固 連接,有效防止了單片組件3與雙片組件4的脫落。同時,由于尼龍組件8具備耐酸堿、耐摩擦、耐高低溫、強度高的特性,作為眼鏡鉸 鏈的組件存在,能更有效的確保插銷7將單片組件3、雙片組件4的牢固連接,克服了單片組 件與雙片組件之間易脫落的缺陷。以上公開的僅為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技術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眼鏡鉸鏈,其特征在于,包括單片組件、雙片組件、尼龍組件和插銷,所述單片組件的一端與眼鏡腿相連,另一端設有單片,所述雙片組件的一端與眼鏡框相連,另一端設有上下平行設置的上片和下片,所述單片、上片和下片的相應位置都設有彼此適配的通孔,所述插銷包括上下設置的銷蓋和銷柱,在所述銷柱的下端還設有凸緣,所述凸緣的橫截面直徑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徑,所述銷柱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上下設置的槽位,所述單片組件與雙片組件通過所述銷柱上下插裝所述通孔的方式鉸接連接,所述尼龍組件分別夾裝于所述上片與單片、單片與下片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洪俊男,
申請(專利權)人:陳柳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