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互換式智能墻體結構,主要應用于建筑領域。它包括鋼絲網,及連接鋼絲網的桁架肋筋。所述的鋼絲網與保溫層間分布有冷熱管,冷熱管與桁架肋筋固定,上述結構的外表面噴涂混凝土層。上述冷熱管具有入水口及出水口并呈環型結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特點在于:1、節能、環保、低碳、易維護、使用年限長。2、冬暖夏涼,一年四季可根據氣溫變化改變冷熱源的輸出溫度既可實現調節室內溫度的作用,炎熱夏天該智能墻體完全取代了空調,居室人員不再得空調病。3、防潮、隔熱、隔音。4、施工簡單、操作方便,既可實現工業化生產,又能在施工現場完成。5、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范圍廣,既適用于內外墻又適用于樓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墻體結構,特別是一種能夠實現冷熱互換的智能墻體結構。 屬于新建材,主要應用于建筑
技術介紹
傳統的墻體結構一般為混凝土板式或磚混結構。其功能也只是起著隔斷的作用。 在寒冷的北方人們為了增加屋內溫度,有的采用火墻結構。所謂火墻就是事先用磚和水泥 或石灰砌成空心的墻體,在墻體的一側預留一煙囪孔,并通過煙囪與火爐相連,將火爐里面 煤燃燒的熱量通過煙囪傳送至火墻里面,而達到取暖的目的。但這種火墻功能單一,既浪費 能源又污染環境。因此,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這樣結構的墻體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 求,已被逐步的淘汰。如果想實現傳統結構墻體具有冷熱互換功能,那么其施工難度及施工 費用都有較大增加,且會對墻體結構造成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科學合理,既可制冷 又可制熱的新型墻體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冷熱互換式智能墻體結構,包括鋼絲 網(1),及連接鋼絲網(1)的桁架肋筋G)。所述的鋼絲網(1)與保溫層(3)間分布有冷熱 管0),冷熱管O)與鋼絲網(1)固定。上述結構的外表面噴涂混凝土層(5)。上述冷熱管(2)具有入水口(6)及出水口(7)并呈環型結構。本專利技術的特點在于(1)節能、環保、低碳、易維護、使用年限長。(2)冬暖夏涼,一 年四季可根據氣溫變化改變冷熱源的輸出溫度既可實現調節室內溫度的作用,炎熱夏天該 智能墻體(3D板房屋結構)完全取代了空調,居室人員不再得空調病。(3)防潮、隔熱、隔 音。(4)施工簡單、操作方便,既可實現工業化生產,又能在施工現場完成。(5)本專利技術適用 范圍廣,既適用于內外墻又適用于樓板。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橫截面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圖1和圖2,冷熱互換式智能墻體結構,包括鋼絲網1及連接鋼絲網1的桁架 肋筋4。所述的鋼絲網1與保溫層3間分布有冷熱管2,冷熱管2與桁架肋筋4固定。上述 結構的外表面噴涂混凝土層5。上述冷熱管2具有入水口 6及出水口 7并呈環型結構。本專利技術是由2片鋼絲網1,連接鋼絲網1的桁架肋筋4及保溫層3 (聚苯乙烯板)構成。冷熱管2采用塑料管。上述的墻體結構可由工廠加工制作,冷熱管分布可由工廠預 先布置也可現場布置,現場只需將預先布置的塑料管連接在一起,并留有檢修預留口即可。 并通過噴漿機將混凝土噴射至上述結構的外表面即可。本專利技術還可在沐浴間留有接口,增加一個熱交換器,既可解決沐浴用水。本專利技術的外接冷熱源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保留集中供暖源的條件下,也可使用安 裝在墻體外的冷熱裝置保障室內人居適宜溫度。權利要求1.一種冷熱互換式智能墻體結構,包括鋼絲網(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連接鋼絲網 (1)的桁架肋筋G),所述的鋼絲網(1)與保溫層(3)間分布有冷熱管0),冷熱管(2)與桁 架肋筋固定,上述結構的外表面噴涂混凝土層(5),上述冷熱管( 具有入水口(6)及 出水口(7)。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熱互換式智能墻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熱管(2)呈環 型結構。全文摘要冷熱互換式智能墻體結構,主要應用于建筑領域。它包括鋼絲網,及連接鋼絲網的桁架肋筋。所述的鋼絲網與保溫層間分布有冷熱管,冷熱管與桁架肋筋固定,上述結構的外表面噴涂混凝土層。上述冷熱管具有入水口及出水口并呈環型結構。本專利技術的特點在于1、節能、環保、低碳、易維護、使用年限長。2、冬暖夏涼,一年四季可根據氣溫變化改變冷熱源的輸出溫度既可實現調節室內溫度的作用,炎熱夏天該智能墻體完全取代了空調,居室人員不再得空調病。3、防潮、隔熱、隔音。4、施工簡單、操作方便,既可實現工業化生產,又能在施工現場完成。5、本專利技術適用范圍廣,既適用于內外墻又適用于樓板。文檔編號E04B5/48GK102127939SQ201110028570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6日專利技術者石云錦 申請人:石云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冷熱互換式智能墻體結構,包括鋼絲網(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連接鋼絲網(1)的桁架肋筋(4),所述的鋼絲網(1)與保溫層(3)間分布有冷熱管(2),冷熱管(2)與桁架肋筋(4)固定,上述結構的外表面噴涂混凝土層(5),上述冷熱管(2)具有入水口(6)及出水口(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云錦,
申請(專利權)人:石云錦,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9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