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穩壓隔斷器是由閥體、閥芯、閥板、閥板座、彈簧、上閥蓋、閥桿和下閥蓋組成,閥體呈圓筒狀,閥體兩側依次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且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閥體上固定設有閥板座,上閥蓋由螺栓與上法蘭連接,中間夾設有隔膜,閥板座與下閥蓋之間的閥體內配合設有閥芯,閥芯為圓筒形,閥芯側壁設有調壓孔,且調壓孔可通過旋轉閥芯來調節出水口的過流面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實現高層建筑供暖系統的回水管道與低區系統的回水管道直連,無需設置鍋爐或換熱器,初投資省,且結構簡單,調節方便,安裝靈活,水力控制,可自動實現開關,運行可靠。(*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裝設在高層建筑供暖系統的回水管上與低區系統直連 的穩壓隔斷器,特別是高層建筑供暖系統在停泵或停電時可快速隔斷系統中的 回水。2
技術介紹
可同時為高層建筑和低層建筑供暖的現有技術大多是在高層建筑設一臺鍋 爐或換熱器與低區系統相隔絕,但前者存在有初投資大、運行費用高,而后者 必須有蒸汽或高溫水等熱媒管道才經濟合理,且在熱媒溫度較低時采用換熱器 進行換熱的效果并不理想。也有少數采用旋流式或傳統阻流式的高層直連供暖技術與低區系統連接當采用旋流方式時,其室內管道系統的基本流向應為下 供上回,管道復雜,且為開口狀態回水,在系統失調時易造成跑水,甚至會直 接造成系統的大量跑水而停機;而傳統阻流式則是依靠直接裝設在回水管上的大口徑電磁閥失電關斷和串聯在同一回水系統中的減壓閥完成動態限流減壓, 但這種方式在運行中存在有靜態關不死等情況,且電磁閥的性能很難保證,系 統安全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初投資省,結構簡單, 調節方便,安裝靈活,運行可靠,可裝設在高層供暖系統回水管上與低區系統 直連的穩壓隔斷器。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穩壓隔斷器是由閥體、 閥芯、閥板、閥板座、彈簧、上閥蓋、閥桿和下閥蓋組成,其中閥體呈圓筒狀,閥體上部設有上法蘭、閥體下部設有下法蘭,閥體兩側依次設有進水口和出水 口,且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閥體上固定設有閥板座,閥板座上設有過水口 和閥桿導向孔,閥桿一端穿過閥桿導向孔在閥板座下面裝設有閥板,閥板與過 水口配制,并在與閥板座配合的閥板上設有密封圈,同時上閥蓋由螺栓與上法 蘭連接,中間夾設有隔膜,隔膜將上閥蓋和閥體完成分開,并在上閥蓋上設有 與系統加壓泵出口直接連接用的高壓熱水進口,閥桿的另一端套制有彈簧,彈 簧設置在彈簧座內,且彈簧座與上法蘭配制,并固定在上法蘭的閥體內,彈簧 在閥體內通過下夾板與隔膜接觸,并與上閥蓋內的上夾板配合,上夾板和下夾 板通過閥桿夾設隔膜,這樣,閥桿自上而下依次設有上夾板、隔膜、下夾板、 彈簧、彈簧座、閥板座、閥板,且閥桿可通過彈簧座及閥桿導向孔沿閥體軸向移動,為方便及時排除閥體內的積氣,需在閥體上部開孔有排氣孔,另外,在 閥板座與下閥蓋之間的閥體內配合設有閥芯,下閥蓋通過螺栓固定在下法蘭上, 中間設有密封墊,閥芯為圓筒形,其上端與閥板座配合,下端固定設有調節閥 芯用的固定架,且固定架上設有旋轉孔,旋轉孔與下閥蓋配制,并在下閥蓋上 對應旋轉孔設有操作孔,旋轉孔與操作孔之間用O形圈密封,同時在閥芯側壁 設有調壓孔,且調壓孔可通過旋轉閥芯來調節出水口的過流面積。正常運行時,加壓泵出口的高壓熱水經高壓熱水進口進入上閥蓋,并通過 上閥蓋與閥體內的壓差將彈簧壓縮向下移動,并帶動閥桿、閥板下移,閥板打 開,此時,高區供暖回水依次通過進水口、閥體、閥芯、調壓孔和出水口,將 高區供暖管道系統的回水壓力降下來,并流入低區回水管道系統,調壓孔則是 根據高層建筑的高區面積及高度不同、通過下閥蓋的操作孔手動轉動閥芯來改 變出水口的過流面積,當過流面積越大,則流出水量越多,回水出口壓力越高,反之流出水量越少,回水出口壓力越低;當加壓泵停泵或失電時,上閥蓋內的 水壓降低,使上閥蓋與閥體內的壓差為零,這樣,閥桿帶動閥板在彈簧的作用下上移,閥板關斷,使高區回水與低區系統隔開,從而保證高低區系統靜壓的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實現高層建筑供暖系統的回水管道與低區系 統的回水管道直連,無需設置鍋爐或換熱器,初投資省,且結構簡單,調節方 便,安裝靈活,水力控制,可自動實現開關,運行可靠。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4、密封圈,5、閥板座,6、螺栓,7、 彈簧,8、上閥蓋,9、上夾板,10、隔膜,11、下夾板,12、彈簧座,13、閥 桿,14、下閥蓋,15、 0形圈,16、密封墊,101、進水口, 102、上法蘭,103、 排氣孔,104、出水口, 105、下法蘭,201、調壓孔,202、固定架,203、旋轉 孔,501、過水口, 502、闊桿導向孔,801、高壓熱水進口, 141、操作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對本技術的穩壓隔斷器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穩壓隔斷器是由閥體(l)、閥芯(2)、閥板(3)、 閥板座(5)、彈簧(7)、上閥蓋(8)、閥桿(13)和下閥蓋(14)組成,其中閥體(l) 呈圓筒狀,閥體(1)上部設有上法蘭(102)、閥體(1)下部設有下法蘭(105),閥 體(l)兩側依次設有進水口 (IOI)和出水口 (104),且在進水口 (IOI)和出水口 (104)之間的閥體(1)上固定設有閥板座(5),閥板座(5)上設有過水口 (501)和閥 桿導向孔(502),閥桿(13)—端穿過閥桿導向孔(502)在閥板座(5)下面裝設有閥 板(3),閥板(3)與過水口(501)配制,并在與閥板座(5)配合的閥板(3)上設有密 封圈(4),同時上閥蓋(8)由螺栓(6)與上法蘭(102)連接,中間夾設有隔膜(IO), 隔膜(10)將上閥蓋(8)和閥體(1)完成分開,并在上閥蓋(8)上設有與系統加壓泵 出口直接連接用的高壓熱水進口(801),閥桿(13)的另一端套制有彈簧(7),彈3芯2體中簧(7)設置在彈簧座(12)內,且彈簧座(12)與上法蘭(102)配制,并固定在上法 蘭(102)的閥體(1)內,彈簧(7)在閥體(1)內通過下夾板(11)與隔膜(10)接觸, 并與上閥蓋(8)內的上夾板(9)配合,上夾板(9)和下夾板(11)通過閥桿(13)夾設 隔膜(IO),這樣,閥桿(13)自上而下依次設有上夾板(9)、隔膜(IO)、下夾板(ll)、 彈簧(7)、彈簧座(12)、閥板座(5)、闊板(3),且閥桿(13)可通過彈簧座(12)及 闊桿導向孔(502)沿閥體(1)軸向移動,為方便及時排除閥體(l)內的積氣,需在 閥體(1)上部開孔有排氣孔(103),另外,在閥板座(5)與下閥蓋(14)之間的閥體 (1)內配合設有閥芯(2),下閥蓋(14)通過螺栓固定在下法蘭(105)上,中間設有 密封墊(16),閥芯(2)為圓筒形,其上端與閥板座(5)配合,下端固定設有調節 閥芯(2)用的固定架(202),且固定架(202)上設有旋轉孔(203),旋轉孔(203)與 下閥蓋(14)配制,并在下閥蓋(14)上對應旋轉孔(203)設有操作孔(141),旋轉 孔(203)與操作孔(141)之間用0形圈(15)密封,同時在閥芯(2)側壁設有調壓孔 (201),且調壓孔(201)可通過旋轉閥芯(2)來調節出水口 (104)的過流面積。正常運行時,加壓泵出口的高壓熱水經高壓熱水進口(801)進入上閥蓋(8), 并通過上閥蓋(8)與閥體(1)內的壓差將彈簧(7)壓縮向下移動,并帶動閥桿 (13)、閥板(5)下移,閥板(5)打開,此時,高區供暖回水依次通過進水口(IOI)、 閥體(l)、閥芯(2)、調壓孔(201)和出水口(104),將高區供暖管道系統的回水 壓力降下來,并流入低區回水管道系統,調壓孔(201)則是根據高層建筑的高區 面積及高度不同、通過下閥蓋(14)的操作孔(141)手動轉動閥芯(2)來改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穩壓隔斷器是由閥體、閥芯、閥板、閥板座、彈簧、上閥蓋、閥桿和下閥蓋組成,其特征是:閥體呈圓筒狀,閥體上部設有上法蘭、閥體下部設有下法蘭,閥體兩側依次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且在進水口和出水口之間的閥體上固定設有閥板座,閥板座上設有過水口和閥桿導向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明亮,王學成,夏偉光,
申請(專利權)人:張明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5[中國|青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