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預防和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預防和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山藥10-50、粳米10-50、茯苓10-15、白術10-30、炒麥芽15-50、陳曲15-50、炒山楂15-50、枳實6-20、檳榔6-15和川楝子6-15。上述預防和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是:將山藥、粳米、茯苓和枳實混合在一起粉碎成超過100目的細粉備用,將白術、炒麥芽、陳曲、炒山楂、檳榔和川楝子加水按常規煮三次濃縮成膏狀,將備用細粉和膏狀藥混合,加入適量蔗糖粉制成顆粒狀,分裝成袋。本發明專利技術為純中藥制劑,成本低廉,能夠健脾消食、增強免疫力,顯效快,治療效果明顯,未發現毒副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屬于中藥
技術介紹
人以水谷為本,胃主受納,腐熟水谷。 一降為順,以和為通。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 生化之源。外邪犯胃,胃脘氣機阻滯,腕腹疼痛。飲食不節,饑飽元常,損傷脾胃,胃氣壅 滯,胃失和降。過食辛辣厚味,恣飲酒漿,蘊濕生熱,濕熱內阻,灼擾胃腑,情志不暢。憂 思腦怒,肝氣疏泄,氣失條達,肝氣郁結,胃失和降,肝郁日久化火,使胃粘膜血管收縮, 血流量減少。久病入絡氣滯日久,血行不暢,淤血內結,胃粘膜下動,靜脈短路開放,促使 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導致胃黏膜上皮損傷,發生糜爛和出血。素體脾胃虛弱,勞倦過度,貪 欲房勞,形體不充,則表現為神倦納呆、納差、厭食、胃脘脹悶、惡心、噯氣、消瘦、萎靡 不振、記憶力減退、陽事不舉、腹痛、腹脹、泄瀉、四肢不溫、腰膝酸冷。非精血無以立形 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目前治療胃病的中、西藥雖然起作用的時間快,但均存在用藥量大、藥效短的缺點,副 作用大且停藥后易復發,達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治標不治本。治療胃病的中藥中常采用人 參等貴重藥材,成本高,售價貴。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治療各種胃病的中西藥物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健脾消食、增強免 疫力且成本低的預防和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同時提供一種該中成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預防和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山藥10-50、粳米10-50、茯苳10-15、白術10-30、炒麥芽15-50、陳曲15-50、炒山楂 15-50、枳實6-20、檳榔6-15和川楝子6_15。所涉及的中藥原料可以從《中國藥典》和其他中藥手冊中查到其別名、產地和用法,各 味中藥的功能及其藥理性是枳實之辛溫行氣消痞為君,檳榔消食導滯以增強行氣消痞之功 為臣,山藥、白術、茯苓、粳米祛濕和中補中健脾為佐。焦三仙(中醫對炒麥芽、陳曲和炒 山楂的統稱)消食和胃化滯,川楝子行氣止痛,以降和之良劑。以上配伍特點脾胃以降和為要旨,枳實破氣消痞為要藥,佐以山藥、茯苓、白術以補中 健脾, 一納一運,脾胃健旺以資氣血生化。此方配伍嚴謹,標本兼治,癥消體健。上述預防和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是將山藥、粳米、茯苓和枳實混合在一起粉碎成超過100目的細粉備用,將白術、炒麥芽、 陳曲、炒山楂、檳榔和川楝子加水按常規煮三次濃縮成膏狀,將備用細粉和膏狀藥混合,加 入適量蔗糖粉制成顆粒狀,分裝成袋。本專利技術立足于脾胃,著眼于后天,處方合理,配伍嚴謹,藥性平和,寓消于補,消補兼 施,消而不傷正。益氣健脾,氣血化生,臟腑百骸得養,形體得充,百病不生。人以脾胃為 本,納運則上下不失其度,降和不停其機,病從何生?本專利技術的功能與主治1、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體倦神疲、全身乏力、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少氣懶言; 2、 健脾開胃食少納呆、厭食少食、消瘦、貧血;3、 疏肝理氣消痞腕腹脹疼、胸膈痞滿、惡心噯氣、大便不爽;4、 升陽舉陷胃下垂。 本專利技術臨床應用15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40例,4歲-6歲的10例。病程最短的2個月,病程最長的16 年,兩個月為療程,結果痊愈138例,顯效11例,無效1例,有效率99.30%。本專利技術為純中藥制劑,原料易得且價廉,成本低廉,治療效果明顯,生產方法簡單,未 發現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本專利技術的中藥制劑發揮中藥的傳統優勢,經臨床驗證,證明 了本專利技術制劑顯效快,自覺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未見毒副作用,不易復發。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將山藥50克、粳米50克、茯苓15克、枳實6克混合粉碎成粉末狀(過120目篩)備用。 將白術30克、焦三仙(炒麥芽、陳曲和炒山楂)各15克、檳榔6克、川楝子6克加水250 毫升按常規煮3次濃縮成膏狀。將粉末狀和膏狀藥混合,加入適量蔗糖粉制成顆粒狀,分裝 成袋,每袋5克。使用方法 一日3次,每次一袋,兩個月一個療程。此方適用于3歲至10歲小兒。 實施例2將山藥30克、粳米30克、茯苓12克、枳實12克混合粉碎成粉末狀(過120目篩)備 用。將白術20克、焦三仙各30克、檳榔12克、川楝子12克加水250毫升按常規煮3次濃 縮成膏狀。將粉末狀和膏狀藥混合,加入適量蔗糖粉制成顆粒狀,分裝成袋,每袋io克。使用方法 一日3次,每次一袋,兩個月一個療程。此方適用于10歲至18歲。實施例3將山藥10克、粳米10克、茯苓10克、枳實20克混合粉碎成粉末狀(過120目篩)備 用。將白術10克、焦三仙各50克、檳榔15克、川楝子15克加水250毫升按常規煮3次濃 縮成膏狀。將粉末狀和膏狀藥混合,加入適量蔗糖粉制成顆粒狀,分裝成袋,每袋15克。使用方法 一日3次,每次一袋,兩個月一個療程。此方適用于18歲以上成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防和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山藥10-50、粳米10-50、茯苓10-15、白術10-30、炒麥芽15-50、陳曲15-50、炒山楂15-50、枳實6-20、檳榔6-15和川楝子6-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防和治療各種胃病的中成藥制劑,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山藥10-50、粳米10-50、茯苓10-15、白術10-30、炒麥芽15-50、陳曲15-50、炒山楂15-50、枳實6-20、檳榔6-15和川楝子6-15。2. —種權利要求l...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漢俊,
申請(專利權)人:劉漢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8[中國|濟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