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shù)是有關(guān)于(1) 一種活性(active)陰極材料,其包括一混合物一鈷酸鋰 (lithium cobaltate)與一鎳酸鋰(lithium nickelate)的至少一者;及一錳酸尖晶石 Onanganate spinel)與一橄欖石化合物(olivinecompound)的至少一者,(2) 一種鋰離 子電池,其具有該種活性陰極材料,( 一種形成該種鋰離子電池的方法,(4) 一種電池組 (pack),其包含一或多個電池,各個電池包括該種活性陰極材料,以及( 一種系統(tǒng),其包 括該種電池組或鋰離子電池與一可攜式電子裝置。
技術(shù)介紹
諸如鋰離子充電式(rechargeable)電池的充電式電池是廣泛運用作為用于電池 供電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電力,可攜式電子裝置是諸如手機、可攜式電腦、攝錄影機、數(shù)位 相機、個人數(shù)位助理(PDA)與類似者。用于這些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種典型的鋰離子電池 組運用其配置為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的多個電池。舉例而言,一鋰離子電池組可包括其為串聯(lián)連接 的數(shù)個區(qū)塊(block),其中,各個區(qū)塊包括其為并聯(lián)連接的一或多個電池。各個區(qū)塊是典型 為具有一電子控制器,其是監(jiān)視該區(qū)塊的電壓位準(zhǔn)。于一種理想的配置,納入于電池組的 各個電池相同。然而,當(dāng)電池老化及循環(huán)使用,電池傾向于偏離自初始的理想條件,而造成 一種不平衡的電池組(例如不相同的容量、阻抗、放電與充電率)。于電池之間的此種不 平衡可能引起于充電式電池的正常操作期間的過度充電或過度放電,且繼而將加諸安全顧 慮,諸如爆炸(即快速氣體釋放與針對于火災(zāi)的可能性)。傳統(tǒng)而言,習(xí)用的鋰離子充電式電池已經(jīng) ...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活性陰極材料,其包含一混合物,該混合物包括:a)由實驗式Li↓[x4]A*↓[x5]Ni↓[(1-y4-z4)]Co↓[y4]Q↓[z4]O↓[a]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x5等于或大于0.0且等于或小于0.2,y4等于或大于0.0且等于或小于0.2,z4等于或大于0.0且等于或小于約0.2,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a大于約1.5且小于2.1;及b)下列中的至少其中之一,(i)鈷酸鋰,其視需要包含鋰與鈷原子至少其中之一的改性劑,其中該鋰改性劑為鎂和鈉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該鈷改性劑為鎂、鈉、鋁、錳、硼、鈦及鎳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錳酸尖晶石和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及(ii)由實驗式Li↓[x3]Ni↓[(1-z3)]M’↓[z3]O↓[2]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0.05<x3<1.2,0<z3<0.5,且M’是一或多種選自于鈷、錳、鋁、硼、鈦、鎂、鈣與鍶所組成群組的元素。
【技術(shù)特征摘要】
US 2004-12-28 60/639,275;US 2005-5-12 60/680,271;U1.一種活性陰極材料,其包含一混合物,該混合物包括a)由實驗式Lix4A^i5Nidfz4)Coy4Qz4Oa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x5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y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z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約0. 2, 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 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 a大于約1. 5且小于2. 1 ;及b)下列中的至少其中之一,(i)鈷酸鋰,其視需要包含鋰與鈷原子至少其中之一的改性劑,其中該鋰改性劑為鎂和 鈉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該鈷改性劑為鎂、鈉、鋁、錳、硼、鈦及鎳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錳酸尖 晶石和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及(ii)由實驗式Lix3Ni(1_z3)M,J2 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0. 05 < x3 < 1. 2,0 < z3 < 0. 5, 且Μ’是一或多種選自于鈷、錳、鋁、硼、鈦、鎂、鈣與鍶所組成群組的元素。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活性陰極材料,其中x5等于零。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的活性陰極材料,其中該鈷酸鋰具有LiCoA的實驗式。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的活性陰極材料,其中該活性陰極材料的鎳酸鋰為 Li (Nil73Col73Mnl73) O2。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的活性陰極材料,其進一步包括具有下式的錳酸尖晶石 Li(1+Xl) (Mn1^ylA'yi) 2-xl〇zl, 其中 Xl等于或大于0. 01且等于或小于0. 3 ; yl大于0.0且等于或小于0.3; zl等于或大于3. 9且等于或小于4. 1 ;且 A’為由鎂、鋁、鈷、鎳與鉻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的活性陰極材料,其中該活性陰極材料包括鈷酸鋰,且其中 Li (Nil73Col73Mnl73)O2 Li(1+Xl) (Mn1^ylA' yl)2_xl0zl 鈷酸鋰的比值為約 0. 05 與約 0. 8 之 間0. 3與約0. 7之間約0. 05與約0. 8之間。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的活性陰極材料,其中該陰極材料包括鈷酸鋰,以及錳酸尖晶石和 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的活性陰極材料,其包括具有式Li(1+x7)Mn(2_y7)0z7的錳酸尖晶石,其 中x7與y7各獨立地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1. 0,而z7等于或大于3. 9且等于或小 于 4. 2。9.一種鋰離子電池,其包括一種包含一混合物的活性陰極材料,該混合物包括 a)由實驗式Lix4A^i5Nidfz4) Coy4Qz4Oa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 x5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y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z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約0. 2,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 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 a大于約1. 5且小于2. 1 ;及 b)下列中的至少其中之一,(i)鈷酸鋰,其視需要包含鋰與鈷原子至少其中之一的改性劑,其中該鋰改性劑為鎂和 鈉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該鈷改性劑為鎂、鈉、鋁、錳、硼、鈦及鎳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錳酸尖 晶石和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及(ii)由實驗式Lix3Ni(1_z3)M,J2 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0. 05 < x3 < 1. 2,0 < z3 < 0. 5, 且Μ’是一或多種選自于鈷、錳、鋁、硼、鈦、鎂、鈣與鍶所組成群組的元素。10.一種電池組,其包含多個電池,其中各個電池包括一種包含一陰極混合物的活性陰 極材料,該陰極混合物包括a)由實驗式Lix4A^i5Nidfz4)Coy4Qz4Oa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x5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y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z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約0. 2, 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 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 a大于約1. 5且小于2. 1 ;及b)下列中的至少其中之一,(i)鈷酸鋰,其視需要包含鋰與鈷原子至少其中之一的改性劑,其中該鋰改性劑為鎂和 鈉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該鈷改性劑為鎂、鈉、鋁、錳、硼、鈦及鎳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錳酸尖 晶石和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及(ii)由實驗式Lix3Ni(1_z3)M,J2 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0. 05 < x3 < 1. 2,0 < z3 < 0. 5, 且Μ’是一或多種選自于鈷、錳、鋁、硼、鈦、鎂、鈣與鍶所組成群組的元素。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的電池組,其中該電池為串聯(lián)而且無電池為并聯(lián)連接。12.一種活性陰極材料,其包含一混合物,該混合物包括a)由實驗式Lix3Ni(1_z3)M,zA 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0. 05 < x3 < 1. 2,0 < z3 < 0. 5, 且Μ’是一或多種選自于鈷、錳、鋁、硼、鈦、鎂、鈣與鍶所組成群組的元素;及b)下列中的至少其中之一,(i)鈷酸鋰,其視需要包含鋰與鈷原子至少其中之一的改性劑,其中該鋰改性劑為鎂和 鈉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該鈷改性劑為鎂、鈉、鋁、錳硼、鈦及鎳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錳酸尖 晶石和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及( )由實驗式Lix4A^i5Nia_y4_z4)COy4Qz40aK代表的鎳酸鋰,其中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x5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y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z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約0. 2,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的至少一個成員,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的至少一個成員,且 a大于約1.5且小于2. 1。13.一種鋰離子電池,其包括一種包含一混合物之活性陰極材料,該混合物包括a)由實驗式Lix3Ni(1_z3)M,zA 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0. 05 < x3 < 1. 2,0 < z3 < 0. 5, 且Μ’是一或多種選自于鈷、錳、鋁、硼、鈦、鎂、鈣與鍶所組成群組的元素;及b)下列中的至少其中之一,(i)鈷酸鋰,其視需要包含鋰與鈷原子至少其中之一的改性劑,其中該鋰改性劑為鎂和 鈉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該鈷改性劑為鎂、鈉、鋁、錳、硼、鈦及鎳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錳酸尖 晶石和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及( )由實驗式Lix4A^i5Nidfz4) Coy4Qz4Oa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 x5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y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z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約0. 2, 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 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 a大于約1.5且小于2. 1。14.一種電池組,其包含多個電池,其中各個電池包括一種包含一陰極混合物的活性陰 極材料,該陰極混合物包括a)由實驗式1^3附(113^\302所代表的鎳酸鋰,其中0.05<13<1.2,0<23 < 0. 5, 且M’是一或多種選自于鈷、錳、鋁、硼、鈦、鎂、鈣與鍶所組成群組的元素;及b)下列中的至少其中之一,(i)鈷酸鋰,其視需要包含鋰與鈷原子至少其中之一的改性劑,其中該鋰改性劑為鎂和 鈉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該鈷改性劑為鎂、鈉、鋁、錳、硼、鈦及鎳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錳酸尖 晶石和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及( )由實驗式Lix4A^i5Nia_y4_z4)COy4Qz40aK代表的鎳酸鋰,其中 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 x5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y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z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約0. 2, 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 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 a大于約1.5且小于2. 1。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的電池組,其中該電池為串聯(lián)而且無電池為并聯(lián)連接。1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或14的電池組,其中各電池是個別控制和監(jiān)視。17.一種活性陰極材料,其包含一混合物,該混合物包括(i)a)鈷酸鋰和鎳酸鋰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該鈷酸鋰為具有鈷酸鋰的鋰改性劑的改 性鈷酸鋰,且其中該鋰改性劑為選自由鎂(Mg)和鈉(Na)所組成群組的至少一個成員,且其 中該鎳酸鋰是由實驗式Lix4A*x5Ni (1_ 4_ζ4) Coy4Qz4Oa所代表,其中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x5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y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z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約0. 2,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a大于約1. 5且小于2. 1 ;及b)錳酸尖晶石和橄欖石化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該錳酸尖晶石系由實驗式 Li(1+Xl) (MrvylA’ yl)2_xl0zl 所代表,其中Xl等于或大于0. 01且等于或小于0. 3 ;yl大于0.0且等于或小于0.3;zl等于或大于3. 9且等于或小于4. 1 ;且A’為由鎂、鋁、鈷、鎳與鉻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其中該橄欖石化合物是由實驗式Li(1_x2)A”x2MP04所代表,其中x2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 ;且M為由鐵、錳、鈷與鎂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A”為由鈉、鎂、鈣、鉀、鎳與鈮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或(ii)a)由實驗式Lix4A^i5Nia_y4_z4)Coy4Qz40am代表的鎳酸鋰,其中x4等于或大于0.1且小于1.3,x5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y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0. 2,z4等于或大于0. 0且等于或小于約0. 2,A*為由鋇、鎂與鈣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Q為由鋁、錳與硼所組成群組中的至少一個成員,且a大于約1. 5且小于約2. 1 ;及(b)由實驗式Li(1+x7)Mn(2_y7)0z7所代表的錳酸尖晶石,其中x7與y7各獨立地等于或大 于0. 0且等于或小于1. 0,而z7等于或大于3. 9且等于或小于4. 2。...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克莉絲蒂娜M蘭普歐妮露德,
申請(專利權(quán))人:波士頓電力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