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包括集料斗、輸料槽,輸料槽包括槽體、前鏈條和后鏈條,槽體與集料斗連接,前鏈條和后鏈條均放置于槽體的底面上,前鏈條和后鏈條之間可拆卸地安裝多個刮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刮板可拆卸的安裝于鏈條上,這樣更換刮板十分容易,工作相對簡單,對工作進度不會造成很大影響。(*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工程機械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
技術介紹
隨著工程機械的技術不斷發展,出現了大量適應于各種工況下的專用設備,挖掘 裝載機就是其中之一。挖掘裝載機一般包括行走機構、挖扒機構和輸送機構。其中,挖扒機構用于完成挖 掘作業,并將挖掘出來的物料送至輸送機構。輸送機構一般包括用于集料的集料斗和用于 輸送物料的輸料槽,集料斗位于行走機構的前方、挖扒機構的后方,輸料槽的槽體與集料斗 連接,輸料槽的槽體內部安裝可以滑動的鏈條,鏈條上焊接多個用于推動物料的刮板。當挖掘裝載機在煤礦井下工作時,輸料槽主要輸送的是堅硬的巖石,刮板與巖石 碰撞、摩擦,難免出現斷裂或磨損。由于現有輸送機構的刮板焊接在鏈條上,更換刮板必須 拆卸鏈條,因此工作繁瑣,對工作進度造成很大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換刮板容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 機構。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包括集料斗、輸料槽,所述輸料槽包括槽 體、前鏈條和后鏈條,所述槽體與所述集料斗連接,所述前鏈條和所述后鏈條均放置于所述 槽體的底面上,所述前鏈條和所述后鏈條之間可拆卸地安裝多個刮板。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其中,所述前鏈條和所述后鏈條之間通過 螺栓安裝多個所述刮板。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其中,所述刮板包括板體,所述板體包括座 體和連接在所述座體頂部的齒體,所述齒體向后傾斜。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其中,所述齒體與所述座體成65度夾角。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其中,所述前鏈條上連接有多個前連接座, 所述后鏈條上連接有多個與所述前連接座一一對應的后連接座,所述刮板通過螺栓分別固 定在所述前連接座和所述右連接座上。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其中,所述前連接座為“T”形,所述前連接 座包括第一橫邊和垂直焊接在所述第一橫邊中部的第一直邊,所述第一橫邊與前鏈條通 過螺栓連接,所述后連接座為“T”形,所述后連接座包括第二橫邊和垂直焊接在第二橫邊中 部的第二直邊,所述第二橫邊與后鏈條通過螺栓連接,所述刮板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所述 第一直邊和所述第二直邊上。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刮板可拆卸的安裝于鏈條上,這樣更換刮 板十分容易,工作相對簡單,對工作進度不會造成很大影響。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刮板的齒體向后傾斜,這種設計使本技術的輸送機構特別適合向高處運送物料。 當齒體向后傾斜且與座體成65度夾角,這時如果輸料槽的右端高于左端且輸料 槽與水平所成角度在0-40度范圍內,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都可以順利完 成輸送任務。附圖說明圖1是安裝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挖掘裝載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面圖;圖4是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刮板的主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刮板的右視圖;圖6是圖4的B-B剖視圖。圖7是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刮板的俯視圖;圖8是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前連接座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前連接座的俯視圖;圖10是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的前連接座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安裝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的挖掘裝載機包括行走 機構70和挖扒機構80,其中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安裝于行走機構70上 方,挖扒機構80右方。結合圖2所示,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包括集料斗1和用于輸送 物料的輸料槽2。輸料槽2包括槽體3、前鏈條5和后鏈條6。槽體3與集料斗1連接。前 鏈條5和后鏈條6均放置于槽體3的底面上。前鏈條5和后鏈條6互相平行,并沿槽體3 延伸方向延伸。前鏈條5和后鏈條6在挖掘裝載機的液壓馬達帶動下可在槽體3的底面上 滑動。前鏈條5和后鏈條6之間可拆卸地安裝多個刮板20。結合圖8、圖9、圖10所示,前鏈條5上連接有多個前連接座51,后鏈條6上連接有 多個后連接座61。前連接座51與后連接座61形狀相同,且一一對應。前連接座51為“T” 形,包括第一橫邊53和垂直焊接在第一橫邊53中部的第一直邊52,前連接座51的第一橫 邊53與前鏈條5通過螺栓連接,第一直邊52的后端指向后鏈條6。第一直邊52上開有螺 孔。后連接座61同樣為“T”形,包括第二橫邊和垂直焊接在第二橫邊中部的第二直 邊,后連接座61的第二橫邊與后鏈條6通過螺栓連接,第二直邊的前端指向前鏈條5。第二 直邊上開有螺孔。刮板20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前連接座51的第一直邊52和右連接座61的第二直 邊上。如圖4、圖5、圖6、圖7所示,刮板20包括板體M,板體M兩端分別連接左端體 241和右端體M2。板體M包括座體21和焊接在座體21頂部的齒體22,齒體22向后傾斜 且與座體21成65度夾角。左端體241和右端體242結構相同,且以板體M的中軸為軸左右對稱。右端體 242下部開有右槽M4,右槽244的兩側壁上分別開有螺孔。左端體241下部開有左槽,左 槽的兩側壁上分別開有螺孔。將第二直邊插入左槽中,通過螺栓將刮板20的左端體241與后連接座61的第二 直邊固定連接。將第一直邊52插入右槽M4中,通過螺栓將刮板20的右端體242與前連 接座51的第一直邊52固定連接。當安裝本技術的輸送機構90的挖掘裝載機向左行進,集料斗1向左推移,物 料不斷被移至輸料槽2的槽體3左端內。前鏈條5和后鏈條6在挖掘裝載機的液壓馬達帶 動下在槽體3的底面上滑動,帶動多個刮板20將物料推移至輸料槽2的槽體3的右端,最 后卸入礦車或其他運輸車輛內,由此實現物料輸送之功能。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的刮板20的齒體22向后傾斜,這種設計 使本技術的輸送機構特別適合向高處運送物料。當齒體22向后傾斜且與座體21成65 度夾角,這時如果輸料槽2的右端高于左端且輸料槽2與水平所成角度在0-40度范圍內, 本技術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都可以順利完成輸送任務。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 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 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技術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 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包括集料斗(1)、輸料槽(2),所述輸料槽(2)包括槽體(3)、前鏈條(5)和后鏈條(6),所述槽體(3)與所述集料斗(1)連接,所述前鏈條(5)和所述后鏈條(6)均放置于所述槽體(3)的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鏈條(5)和所述后鏈條(6)之間可拆卸地安裝多個刮板(2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包括集料斗(1)、輸料槽O),所述輸料槽(2)包 括槽體(3)、前鏈條( 和后鏈條(6),所述槽體C3)與所述集料斗(1)連接,所述前鏈條 (5)和所述后鏈條(6)均放置于所述槽體(3)的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鏈條( 和所 述后鏈條(6)之間可拆卸地安裝多個刮板0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鏈條(5)和 所述后鏈條(6)之間通過螺栓安裝多個所述刮板00)。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20)包括 板體(M),所述板體04)包括座體和連接在所述座體頂部的齒體(22),所述齒 體02)向后傾斜。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其特征在于,所述齒體02)與所 述座體成65度夾角。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挖掘裝載機的輸送機構(9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鏈條(5)上 連接有多個前連接座(51),所述后鏈條(6)上連接有多個與所述前連接座(51) —一對應 的后連接座(61),所述刮板OO)通過螺栓分別固定在所述前連接座(51)和所述右連接座 (61)上。6.如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睿,林偉,李磊,閔凡唐,馬伯雨,
申請(專利權)人:淮南藍翔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4[中國|安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