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鋸齒式皮棉清理機,包括:用于集結皮棉的集棉裝置,由排雜刀(2)和刺輥(3)構成的排雜機構和設置在集棉裝置和刺輥(3)之間的喂棉機構。該喂棉機構包括固定不動設置的給棉板(4)和圓筒形給棉羅拉(5),并且該刺輥的轉動方向和該給棉羅拉的轉動方向相反,在該給棉板(4)與該給棉羅拉(5)之間的輥縫區形成皮棉入口點(a),在該給棉板(4)與該刺輥(3)之間的輥縫區形成封閉點(c),在該給棉羅拉(5)與該刺輥(3)之間的輥縫區形成皮棉出口點(b),該皮棉入口點、該封閉點和該皮棉出口點形成一個大致呈三角形的纖維清理區。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皮棉清理機主要用于皮棉清理,其與傳統的氣流式皮棉清理機相比,在喂棉機構處不易出現堵塞,清理效果更好,皮棉纖維質量更高,產量更高。(*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棉花加工機械,尤其涉及皮棉清理機。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軋花工藝流程中應用了鋸齒式皮棉清理機,其喂棉裝置由兩部分組成 其一,由一對相向轉動的羅拉輥構成一級喂棉機構,皮棉層在從中穿過時被擠壓牽伸,棉層 變薄后繼續向下運動;其二,由一個旋轉的羅拉輥和一個給棉板組成二級喂棉機構,其中, 給棉板是固定不動的且工作面為弧形,羅拉輥在彈簧作用下在其和給棉板的弧形工作面之 間形成彈性握持力,羅拉輥與給棉板之間的間隙可調整,此時,皮棉層在握持狀態下連續向 下運動并繼續變薄,棉層一旦離開給棉板和羅拉輥之間的間隙,就被拉入到由刺輥與排雜 刀構成的排雜機構中,完成清理工作。在使用上述喂棉機構時,由于給棉板和羅拉輥下尖部 之間間隙很小,一般是0. 15mm,并且纖維層在羅拉輥和給棉板的握持狀態下被清理,所以在 棉層厚薄不均和棉纖維回潮率高的狀態下,上述間隙和/或握持區極易堵塞,有時還會在 此摩擦起火,清理效果差,運行不穩定,嚴重時會損壞機器,造成停產維修,甚至還發生傷人 事故。此外,第一對羅拉輥也存在易堵塞,喂棉不均的問題。在二級喂棉機構和隨后的刺輥 之間,皮棉纖維走向急劇變化,例如明顯超過90度而接近160度,這樣的急劇轉向和刺輥與 羅拉輥之間的巨大速度差會對皮棉纖維產生很大的剪切力,造成纖維受損、斷裂、長度縮短 等,結果,棉纖維的可紡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喂棉機構處不易出現堵塞、皮棉清理效果 更好、且棉纖維質量更高的鋸齒式皮棉清理機。上述目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本技術提供一種鋸齒式皮棉清理 機,包括用于集結來自皮棉清理機的皮棉進口的皮棉的集棉裝置;就皮棉在皮棉清理機 中的輸送方向而言設置在集棉裝置下游且由排雜刀和被驅動轉動的圓筒形刺輥構成的排 雜機構;設置在集棉裝置和刺輥之間的喂棉機構,用于將來自集棉裝置的皮棉以牽伸拉薄 狀態供給排雜機構。在此規定,喂棉機構包括鄰近刺輥固定設置的給棉板、和鄰近刺輥和給 棉板設置的且被驅動轉動的圓筒形給棉羅拉,刺輥轉動方向和給棉羅拉的轉動方向相反, 在給棉板與給棉羅拉之間的輥縫區形成皮棉入口點,在給棉板與刺輥之間的輥縫區形成封 閉點,在給棉羅拉與刺輥之間的輥縫區形成皮棉出口點,皮棉入口點、封閉點和皮棉出口點 形成一個大致呈三角形的纖維清理區。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規定,在皮棉入口點和封閉點之間區域內的給棉板形狀為 凸向皮棉出口點的圓弧形,并且各輥縫區的最小間隙為0. 1毫米至0. 2毫米。在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在喂棉機構的上游設有前級喂棉機構,前級喂棉機構 包括喂棉板和被驅動轉動的喂棉羅拉,其中在喂棉板和喂棉羅拉之間形成輥縫區,用于使 皮棉從中經過。在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設有多個排雜刀,每個排雜刀在其刀刃平面之后具有開口管形結構,開口管形結構的開口對準排雜刀的刀刃,并且開口管形結構接受負壓氣流。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與傳統的鋸齒式皮棉清理機相比,喂棉機構不再具有 由較長的給棉板弧形工作面和羅拉輥表面構成的握持區域,而是具有在給棉板和給棉羅拉 之間的、長度較短的基本相切的輥縫間隙區,這樣在喂棉時,皮棉纖維不易堵塞于此,避免 了摩擦起火現象的發生,而且當皮棉纖維從皮棉入口點被擠壓到大致呈三角形的纖維清理 區中時,因給棉羅拉的表面線速度遠遠小于刺輥的表面線速度,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線速 度差,因此在皮棉出口點,刺輥對給棉羅拉有一個極大的梳刷比,這是纖維能被清理的根本 原因。而在封閉點,由于給棉板固定不動,封閉點處的梳刷比是無窮大的,這也對清理纖維 有利。更重要的是,由于皮棉纖維在清理過程中不存在急劇轉向,所以可以大大減少纖維在 被刺輥鋸齒勾拉撕扯時受損、切斷等現象的發生,有利于清理質量的提高。此外,在前級喂 棉機構由喂棉板和喂棉羅拉組成的情況下,與由兩個喂棉羅拉組成的傳統一級喂棉機構相 比,在該前級喂棉結構處不易出現堵塞,而且喂棉更均勻。此外,在排雜刀的刀刃平面后部 增加開口管且對開口管施加負壓氣流或抽吸氣流的情況下,雜質尤其是較細小的雜質更易 被吸走,從而顯著提高了清理效果。再者,具有按照本申請結構的鋸齒式皮棉清理機中,刺 輥能以更高的轉速運轉,因此刺輥對給棉羅拉的梳刷比更高,對皮棉產生更好的清理和梳 理效果,由此提高了皮棉清理機的單位時間內的產量,而且得到更高的皮棉纖維質量。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例,其中圖1是本技術中鋸齒式皮棉清理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鋸齒式皮棉清理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中鋸齒式皮棉清理機的排雜刀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一覽表1、塵籠;2、排雜刀;3、刺輥;4、給棉板;5、給棉羅拉;6、喂棉板;7、喂棉羅拉;8、壓 棉羅拉;9、刮棉羅拉;10、皮棉出口。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根據本技術的鋸齒式皮棉清理機的結構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 鋸齒式皮棉清理機包括設置在機器外殼中的塵籠1,用于集結來自皮棉清理機的皮棉進口 的皮棉。就皮棉在皮棉清理機中的輸送方向而言,在塵籠1的下游設有排雜機構,其由排雜 刀2和被驅動轉動的圓筒形刺輥3構成,在刺輥周面上設有眾所周知的鋸齒或鋸齒片。在塵 籠1和刺輥3之間設有喂棉機構,用于將來自該塵籠的皮棉以牽伸拉薄狀態供給該排雜機 構。在這里,喂棉機構至少包括鄰近刺輥3而固定不動地設置的給棉板4、和鄰近刺輥3和 給棉板4設置的且被驅動轉動的圓筒形給棉羅拉5,如圖2最清楚所示。在這里,刺輥3的 轉動方向和給棉羅拉5的轉動方向相反。如圖1和圖2所示,在給棉板4與給棉羅拉5之 間的輥縫區,形成了皮棉入口點a,并且在給棉板4與刺輥3之間的輥縫區,形成封閉點C。 在給棉羅拉5與刺輥3之間的輥縫區,或者說在兩者間的基本相切區域內,形成皮棉出口點 b。如圖2所示,皮棉入口點a、封閉點c和皮棉出口點b形成一個大致呈三角形的纖維清理區。在這里,“大致呈三角形”是指皮棉入口點a和皮棉出口點b之間的弧線、皮棉出 口點b至封閉點c之間的弧線、以及皮棉入口點a和封閉點c之間的連線大致形成的形狀, 在這里,皮棉入口點a和封閉點c之間的連線也可以呈弧線形,或呈直線形狀,例如喂棉板 的下部成平板形狀,或呈其它曲線形狀。優選的是,在皮棉入口點a和封閉點c之間區域內 的給棉板形狀為凸向皮棉出口點b的圓弧線形狀,而且,各輥縫區的最小間隙為0. 1-0. 2毫 米。更優選的是,給棉板4的圓弧形的半徑與給棉羅拉5的半徑相等,如圖2所示,即給棉 板4的下半部具有圓弧形輪廓,其半徑等于給棉羅拉的半徑,因此上述的皮棉入口點a和皮 棉出口點b及封閉點c實際上形成在三個圓柱形體或半圓柱形體兩兩基本相切的區域內, “基本相切”是指上述兩個圓弧在兩者間留有微小間隙如0. 1-0. 2毫米最小間隙的情況下相 切。在此情況下,上述三角形纖維清理區大致呈等腰三角形。在喂棉機構的上游,例如還可以設置一個前級喂棉機構。該前級喂棉機構包括喂 棉板6和被驅動轉動的喂棉羅拉7,如圖1所示,在喂棉板和喂棉羅拉之間也形成輥縫區,用 于使皮棉從中經過。在皮棉經過喂棉機構和前級喂棉機構的方向上,在給棉板6與給棉羅 拉7之間的輥縫區的尺寸最好比在喂棉板和喂棉羅拉之間的輥縫區的尺寸小。而且,喂棉 板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鋸齒式皮棉清理機,包括:用于集結來自該皮棉清理機的皮棉進口的皮棉的集棉裝置;在皮棉在該皮棉清理機中的輸送方向上設置在該集棉裝置的下游且由排雜刀(2)和被驅動轉動的圓筒形刺輥(3)構成的排雜機構;設置在該集棉裝置和該刺輥(3)之間的喂棉機構,用于將來自該集棉裝置的皮棉以牽伸拉薄狀態供給該排雜機構;其特征是,該喂棉機構包括鄰近該刺輥而固定不動地設置的給棉板(4)、和鄰近該刺輥和該給棉板設置的且被驅動轉動的圓筒形給棉羅拉(5),其中該刺輥的轉動方向和該給棉羅拉的轉動方向相反,在該給棉板(4)與該給棉羅拉(5)之間的輥縫區形成皮棉入口點(a),在該給棉板(4)與該刺輥(3)之間的輥縫區形成封閉點(c),在該給棉羅拉(5)與該刺輥(3)之間的輥縫區形成皮棉出口點(b),該皮棉入口點、該封閉點和該皮棉出口點形成一個大致呈三角形的纖維清理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凌閣,趙建森,王新龍,
申請(專利權)人:中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馮凌閣,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