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油氣分離技術,尤其是能源再生凈化裝置及工作原理。
技術介紹
油田在生產中油氣往往一齊從油井出來,這就需要將油和氣分 離,要么就會發生火災,在油氣分離時主要是將天然氣燃燒,這樣既浪費了能源又容易 發生火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能源再生凈化 裝置及工作原理。它解決了其它方法存在的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 機體、分離罐、冷卻罐、油罐、冷凝管、水箱、壓縮泵、隔墻、制冷室、制冷壓縮機、 水管線、散熱百葉窗、大門和小門連接而成,在分離罐內上部為冷卻罐,下部為油罐, 冷卻罐與油罐由螺栓固定在一起,在冷卻罐上部的中間設置有天然氣出口,在冷卻罐下 部的中間設置有出油口,在冷卻罐的左側設置有混油天然氣入口,在冷卻罐的右側上部 設置有冷卻水出口,在冷卻罐的右側下部設置有冷卻水入口,在冷卻罐內固定著冷凝 管;在油罐的上部中間有進油口,并與冷卻罐下部的出油口相對應,在油罐的左下角設 置有放油口;油罐固定在機體上;在分離罐與制冷室中間安裝著水箱,在水箱的左上角 有冷卻水出口,并且由水管線與冷卻罐的冷卻水出口連接,水箱內安裝有壓縮泵,壓縮 泵一側由水管線與冷卻罐的右下角冷卻水入口連接;制冷室內有4臺制冷壓縮機,制冷 壓縮機由水管線與水箱連接,制冷室與水箱中間有隔墻,在制冷室上有散熱百葉窗;在 機體的左、右側分別安裝著大門,機體的中間有小門。工作原理第一步,制冷壓縮機將水箱中的水進行冷卻,冷卻到0到10度;第 二步,水箱中的冷卻水從下部用壓縮泵壓縮到冷卻罐中的冷凝管;第三步,當天然氣進 入冷卻罐后即被冷卻,氣中的 ...
【技術保護點】
能源再生凈化裝置,它是由機體(1)、分離罐(2)、冷卻罐(3)、油罐(4)、冷凝管(5)、水箱(6)、壓縮泵(7)、制冷室(8)、制冷壓縮機(9)、水管線(10)、大門(11)、散熱百葉窗(12)、小門(13)和隔墻(14)連接而成,其特征是:分離罐(2)固定在機體(1)上,在分離罐(2)內上部為冷卻罐(3),下部為油罐(4);冷卻罐(3)與油罐(4)由螺栓固定在一起,在冷卻罐(3)上部的中間設置有天然氣出口,在冷卻罐(3)下部的中間設置有出油口,在冷卻罐(3)的左側設置有混油天然氣入口,在冷卻罐(3)的右側上部設置有冷卻水出口,在冷卻罐(3)的右側下部設置有冷卻水入口,在冷卻罐(3)內固定著冷凝管(5);在油罐(4)的上部中間有進油口,并與冷卻罐(3)下部的出油口相對應,在油罐(4)的左下角設置有放油口。
【技術特征摘要】
1.能源再生凈化裝置,它是由機體(1)、分離罐(2)、冷卻罐(3)、油罐(4)、冷凝管 (5)、水箱(6)、壓縮泵(7)、制冷室(8)、制冷壓縮機(9)、水管線(10)、大門(11)、散 熱百葉窗(12)、小門(13)和隔墻(14)連接而成,其特征是分離罐(2)固定在機體(1) 上,在分離罐(2)內上部為冷卻罐(3),下部為油罐(4);冷卻罐(3)與油罐(4)由螺栓 固定在一起,在冷卻罐(3)上部的中間設置有天然氣出口,在冷卻罐(3)下部的中間設置 有出油口,在冷卻罐(3)的左側設置有混油天然氣入口,在冷卻罐(3)的右側上部設置有 冷卻水出口,在冷卻罐(3)的右側下部設置有冷卻水入口,在冷卻罐(3)內固定著冷凝 管(5);在油罐(4)的上部中間有進油口,并與冷卻罐(3)下部的出油口相對應,在油罐 (4)的左下角設置有放油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再生凈化裝置,其特征是在分離罐(2)與制冷室(8) 中間安裝著水箱(6),在水箱(6)的左上角有冷卻水出口,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