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械鎖的鎖膽徑向定位機構,包括旋轉手柄、鎖膽固定環和轉接環、鎖膽和鎖膽連塊;其中鎖膽固定環和轉接環呈環狀;所述鎖膽徑向定位在所述旋轉手柄的中心容納腔內并與所述鎖膽固定環軸向連接;所述轉接環和所述鎖膽固定環固定在所述旋轉手柄上;所述鎖膽連塊軸向固定在所述鎖膽芯的尾端;在所述鎖膽連塊上設置徑向凸出塊,在所述轉接環或所述鎖膽固定環的環內孔壁上設置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所述徑向凸出塊的旋轉軌跡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機械鎖鎖膽的旋轉范圍可以予以限定,進而方便確定離合器推桿軸向滑動的起點和終點,可以廣泛應用于鎖類產品特別是電子鎖中的機械鎖芯結構中。(*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鎖的鎖膽,特別涉及機械鎖的鎖膽芯的徑向定位 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涉及電子鎖的技術方案比較多。其中涉及電子鎖的離合器結構不同, 相應的開門方式也不同。其中,有些電子鎖配備了備用機械鎖,防止電子控制系統失靈時無法開啟門鎖。例如,公開日為2008年5月21日,中國專利號為 200710031794.8,名稱為《電磁鎖的離合機構》的專利技術專利,如圖1和圖2所 示,包括電磁鐵組件l,前后順序連接的頂推件2、活動片3、傳動件4、傳動 件復位彈簧5和方桿連動塊6;其中,所述傳動件4、傳動件復位彈簧5和方桿 連動塊6的連動塊頭部61 -波容納在所述電磁鐵組件1的中心通道104內;所述 頂推件2、傳動件4和方桿連動塊6之間可以同軸傳動;所述電磁鐵組件1的頂 端端面上軸向設置滑軸11,在所述滑軸11的頂端固連檔塊14;所述活動片3 上設置有與所述滑軸11適配的滑動孔32,所述活動片3通過所述滑動孔32可 滑動地套在所述滑軸11上并位于所述電磁鐵組件1的頂端端面與所述檔塊14 之間;所述活動片3的中心還設置有活動片中心孔31,所述頂推件2的頂推件 尾軸23穿過所述活動片中心孔31與所述傳動件4同軸傳動連接。其次,所述 頂推件2的頂推件頭部21的頂端面213設置為斜面。在所述頂推件2的中心軸 線上還設置有鎖膽15,所述鎖膽15的尾端面151設置為與所述頂推件頭部21 的頂端面213適配的斜面。該專利技術就是利用控制系統控制電磁離合機構進 而控制門把手與鎖體之間的聯系,同時又在門把手中心設置備用的機械鎖膽15, 可以在電子鎖控 制系統失靈時利用該機械鎖膽15直接開啟門鎖體。就該專利提及的機械鎖膽15,包括鎖膽殼和可以在所述鎖膽殼內360度范圍內旋轉的鎖膽 芯。其中與所述鎖膽15與所述頂推件2之間通過斜面旋合,實現將所述鎖膽15 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所述頂推件2的軸向運動。但是這些現有技術并未考慮所述 鎖膽15本身的定位問題,由于所述鎖膽15可以全角度旋轉,使用鎖匙開啟所 述鎖膽15時,操作者無法準確地預知戒或控制所述鎖膽15與所述頂推件2之 間的相對位置。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的機械 鎖的鎖膽徑向定位機構,包括順次前后軸向連接的旋轉手柄、鎖膽固定環和轉 接環,還包括鎖膽和鎖膽連塊;其中所述鎖膽固定環和轉接環呈環狀;所述鎖 膽包括鎖膽殼和可以在所述鎖膽殼內旋轉的鎖膽芯;所述鎖膽殼徑向定位在所 述旋轉手柄的中心容納腔內并與所述鎖膽固定環軸向連接;所述鎖膽連塊軸向 固定在所述鎖膽芯的尾端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鎖膽連塊上設置徑向凸出塊, 在所述轉接環或所述鎖膽固定環的環內孔壁上設置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所述徑 向凸出塊的旋轉軌跡上。所述旋轉手柄是用于旋轉地開啟門扇的部件,具有容納腔并且所述鎖膽可 以容納在所述旋轉手柄內,并可以對所述鎖膽予以徑向定位。由于考慮到所述 旋轉手柄外表面的美觀, 一般在其側面不適宜再設置對所述鎖膽予以軸向定位 用的孔、槽等結構,因此在所述旋轉手柄的側面通過螺^打等將容納其中的所述 鎖芯予以軸向定位,顯然不是首先選擇的方案。為此,在所述旋轉手柄的尾端 設置呈環狀的所述鎖膽固定環和轉接環;其中所述鎖膽固定環首先與所述鎖膽 殼軸向連接,通過螺釘等方式再將所述鎖膽固定環和轉接環一起全部軸向固定在所述旋轉手柄的尾端部上。這樣所述鎖膽實際上就位于所述旋轉手柄、鎖膽 固定環和轉接環所共同組成的中心通道上,通過所述鎖膽固定環也將所述鎖膽 軸向固定在所述旋轉手柄內。僅僅從軸向定位所述鎖膽在所述旋轉手柄內的功 能上講,所述鎖膽固定環就不是必須設置的部件,可以僅僅依靠所述轉接環也 可以將所述鎖膽軸向定位在所述旋轉手柄內。所述鎖膽連塊軸向固定在所述鎖膽芯尾端面,所述鎖膽連塊的尾端與離合 器推桿軸向連接,兩者之間通過斜面等高低錯位配合方式將所述鎖膽連塊的徑 向旋轉運動轉化為離合器推桿的軸向前后運動,這樣就可以推動離合器推桿軸向滑動。兩者之間斜面的高度就決定了離合器的推桿在軸向滑動的行程;同時 所述離合器推桿軸向滑動的起點和終點也對應著所述鎖膽連塊的旋轉角度。為 此在所述鎖膽連塊的徑向方向設置徑向凸出的徑向凸出塊,在所述轉接環或所 述鎖膽固定環的環內孔壁上設置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所述徑向凸出塊的旋轉軌跡上。這樣通過所述擋塊可以限定所述徑向凸出塊的^5走轉^f亍程,也即可以限定所述鎖膽連塊或所述鎖膽芯的旋轉角度,即可以準確地將所述鎖膽連塊的旋轉角度范圍限定在離合器推桿軸向滑動的起點和終點,或其他希望限定的位置。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鎖膽芯的尾端面上設置鎖膽芯凹槽,在所述鎖膽連塊的頂端設置與所述鎖膽芯凹槽適配的徑向的連塊凸出筋,所述連塊凸出筋插入所述鎖膽凹槽中。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擋塊為兩個并對稱設置。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擋塊將所述鎖膽芯定^"在與鎖匙可以拔出的位置相距90度的位置。有益的技術效果由于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應用本技術方案的電子鎖產品,其 備用的機械鎖鎖膽的旋轉范圍可以予以限定,進而方便確定離合器推桿軸向滑 動的起點和終點,避免離合器處于半離合等不恰當的離合狀態,使得應用本技 術方案的電子鎖產品特別是其中的機械鎖在使用時定位準確,使用方便。由于本專利技術具有上述優點,可以廣泛應用于鎖類產品特別是電子鎖的機械 鎖芯的定位結構中。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的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示意圖3是應用本技術方案之機械鎖的組裝平面示意圖4是應用本技術方案之機械鎖的組裝立體示意圖5是應用本技術方案之所述離合器推桿的結構示意圖6是應用本技術方案之所述鎖膽連塊結構示意圖7是應用本技術方案之所述轉接環的結構示意圖8是應用本技術方案之所述鎖膽連塊的運動軌跡模擬示意圖9是應用本技術方案之所述鎖膽固定環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3和圖4所示, 一種機械鎖的鎖膽徑向定位^/L構,包括順次前后軸向 連接的旋轉手柄l、鎖膽固定環2和轉接環3,還包括鎖膽4和鎖膽連塊5。所 述旋轉手柄l、鎖膽固定環2、轉接環3、鎖膽4和鎖膽連塊5基本位于同一中 心軸線上。其中所述鎖膽4和鎖膽連塊5基本位于所述旋轉手柄1、鎖膽固定環2、轉接環3前后順次連接所組成的中心通道內。所述鎖膽4包括鎖膽殼41和可以在所述鎖膽殼41內旋轉的鎖膽芯42;將 鎖匙8插入所述鎖膽芯42后就能驅動所述鎖膽芯42在所述鎖膽殼41內徑向360 度旋轉。所述旋轉手柄1是用于旋轉地開啟門扇的部件,具有容納腔,其容納腔內 具有軸向槽,而所述鎖膽殼41的側壁也設置有凸筋,將所述鎖膽4裝入所述旋 轉手柄l內時,所述鎖膽殼41的凸筋也順次插入所述旋轉手柄的軸向槽中,從 而實現對所述鎖膽4的徑向定位。如圖3、圖4和圖9所示,所述鎖膽固定環2呈環狀,中間具有中心通道 20。在所述鎖膽固定環2上設置有多個固定環孔21,螺釘A穿過一個所述固定 環孔21將所述鎖膽固定環2與所述鎖膽4的鎖膽殼41軸向連接起來。如圖3、圖4和圖7所示,所述轉接環3呈環狀,中間具有中心通道30, 其周邊設置有凸出邊,在所述凸出邊上具有轉*接環孔31。螺4丁B穿過所述固定 環孔21和轉接環孔31將所述鎖膽固定環2和所述轉接環3前后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械鎖的鎖膽芯徑向定位機構,包括順次前后軸向連接的旋轉手柄、鎖膽固定環和轉接環,還包括鎖膽和鎖膽連塊;其中所述鎖膽固定環和轉接環呈環狀;所述鎖膽包括鎖膽殼和可以在所述鎖膽殼內旋轉的鎖膽芯;所述鎖膽殼徑向定位在所述旋轉手柄的中心容納腔內并與所述鎖膽固定環軸向連接;所述鎖膽連塊軸向固定在所述鎖膽芯的尾端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鎖膽連塊上設置徑向凸出塊,在所述轉接環或所述鎖膽固定環的環內孔壁上設置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所述徑向凸出塊的旋轉軌跡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湛斌,唐紅春,
申請(專利權)人:曹湛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