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臥姿U形剛性吊具,它包括懸掛在起重機吊鉤上的吊桿。所述吊桿為臥姿U形鋼質構件,其上邊桿比底邊桿短。吊桿上邊桿固定連接口環的中心位置相對于底邊桿長度的一半,底邊桿和側邊桿外壁上套裝軟質襯套。襯套材質為塑料,其硬度低于定徑套模具,起吊時對定徑套模具內壁不會造成壓痕。操作者通過起吊工件并移位,不需多人協調作業,所以作業平穩、安全、快捷。更重要的操作者不接觸灼熱的工件,沒有被燙的條件,也不易撞擊到相鄰的噴淋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軸向移位距離僅需定徑套模具的軸線長度,故作業空間要求小,符合生產線現場實際情況。(*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吊具,特別是一種用于塑料管材擠出機在線更換模具的吊 具。
技術介紹
定徑套模具是塑料管材擠出機必備的系列部件,它用來確定所產管材口徑。現有 商品塑料擠出機均設有內熱結構,定徑套模具和真空定徑箱面對灼熱的塑料擠出機。調整 產品規格生產計劃時首先要更換定徑套模具,因定徑套模具與灼熱的塑料擠出機間距較 小,不適合作手工即時拆卸或裝配作業。若待自然冷卻則需數十小時才能實現,此做法盡管 可行并且安全,但生產企業一般不這樣做,其原因是設備利用率低、生產效率差,大多數生 產企業通常采用帶溫作業,此項操作需要借助工具并多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作業。實際操 作過程中,因生產線設備之間間距小,供操作空間有限,操作者很難施展手腳施工,而且難 免不發生被燙事故。另外,裝拆過程中操作工之間協調不夠好,也極易撞壞與定徑套模具相 鄰的真空定徑箱內噴淋頭等部件而產生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在主機不停機工況下不受溫度影 響且操作簡便、安全、快捷的臥姿U形剛性吊具。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臥姿U形剛性吊具,它包括起重機吊鉤上懸掛的吊桿,所述吊桿為臥姿U形鋼質構 件。其改進之處在于吊桿上邊桿比底邊桿短,上邊桿固定連接與吊鉤相扣的口環,底邊桿 和側邊桿外壁上套裝襯套。上述結構中吊桿上邊桿固定連接口環的中心位置,相對于底邊桿長度一半的連線 上。襯套材質為塑料。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1、由起重機吊鉤上懸掛的吊桿直接承重,可控性好、起吊可靠、移位平穩和裝拆作 業勞動強度低;2、機械化作業,操作工不直接接觸灼熱工件,無被燙的條件;3、操作工自我操作機械,沒有多人協調問題,大大減少撞壞相鄰構件的可能;4、起重機起吊和移位所需作業空間小,符合生產現場的條件,有利于施工;附圖說明附圖是本技術局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臥姿U形剛性吊具,它包括懸掛在起重機吊鉤1上的吊桿2。所述吊桿2為臥姿U 形鋼質構件,其上邊桿比底邊桿短。吊桿2上邊桿固定連接口環2. 1的中心位置相對于底 邊桿長度的一半,底邊桿和側邊桿外壁上套裝軟質襯套2. 2。本實施例中襯套2. 2材質為塑 料,其硬度低于定徑套模具4,起吊時對定徑套模具4內壁不會造成壓痕。本技術在實施過程中,操作者通過起吊工件并移位,不需多人協調作業,所以 作業平穩、安全、快捷。更重要的操作者不接觸灼熱的工件,沒有被燙的條件,也不易撞擊到 相鄰的噴淋頭5。本技術軸向移位距離僅需定徑套模具4的軸線長度,故作業空間要求 小,符合生產線現場實際情況。實施例1裝模作業,首先將待裝的定徑套4臥置,啟動起重機使吊鉤1上懸掛的吊桿2移 位,當吊桿2的底邊桿自由端對著待裝定徑套模具4有法蘭邊一側內孔時,驅動吊桿2底邊 桿自由端沿定徑套模具4的軸線伸進,伸入長度最少達定徑套模具4長度的三分之二。本 實施例中定徑套模具4 口徑為DN250mm,其軸線長600mm,重80kg,吊桿2底邊桿自由端沿定 徑套模具4的軸線伸進長度為450mm。接著提升吊桿2起吊定徑套模具4,以定徑套模具4 無法蘭的一端對著真空定徑箱3內孔并插入其中,其外壁與周邊噴淋頭5保持等距離,插入 深度受定位套模具4的法蘭邊限位,最后用螺栓6鎖緊,至此裝模作業結束。實施例2拆模作業,首先將起重機吊鉤1上懸掛的吊桿2移位到真空定徑箱3外端面,接著 以吊桿2底邊桿自由端伸入到真空定徑箱3待拆的定徑套模具4內孔中,伸入長度最少達 定徑套模具4長度的三分之二。本實施例中定徑套模具4 口徑為DN720mm,其軸線長600mm, 重180kg,吊桿2底邊桿自由端沿定徑套模具4的軸線伸進長度也為450mm。接著提升吊桿 2使之底邊桿上壁托住定徑套模具4內孔壁,然后拆掉定徑套模具4與真空定徑箱3相連接 的螺栓6,松動的定徑套模具4重量全由吊桿2承擔,起重機吊鉤1帶動吊桿2將定徑套模 具4從真空定徑箱3中軸向退出并移至收藏地,至此拆模作業完畢。權利要求一種臥姿U形剛性吊具,它包括起重機吊鉤(1)上懸掛的吊桿(2),所述吊桿(2)為臥姿U形鋼質構件;其特征在于吊桿(2)上邊桿比底邊桿短,上邊桿固定連接與吊鉤(1)相扣的口環(2.1),底邊桿和側邊桿外壁上套裝襯套(2.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姿U形剛性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桿(2)上邊桿固定 連接口環(2. 1)的中心位置,相對于底邊桿長度一半的連線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姿U形剛性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2.2)材質為塑料。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臥姿U形剛性吊具,它包括懸掛在起重機吊鉤上的吊桿。所述吊桿為臥姿U形鋼質構件,其上邊桿比底邊桿短。吊桿上邊桿固定連接口環的中心位置相對于底邊桿長度的一半,底邊桿和側邊桿外壁上套裝軟質襯套。襯套材質為塑料,其硬度低于定徑套模具,起吊時對定徑套模具內壁不會造成壓痕。操作者通過起吊工件并移位,不需多人協調作業,所以作業平穩、安全、快捷。更重要的操作者不接觸灼熱的工件,沒有被燙的條件,也不易撞擊到相鄰的噴淋頭。本技術軸向移位距離僅需定徑套模具的軸線長度,故作業空間要求小,符合生產線現場實際情況。文檔編號B66C1/34GK201660362SQ20102011963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26日專利技術者孫明禮, 王霓飛, 黃志鵑 申請人:科思茂(江蘇)管業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臥姿U形剛性吊具,它包括起重機吊鉤(1)上懸掛的吊桿(2),所述吊桿(2)為臥姿U形鋼質構件;其特征在于:吊桿(2)上邊桿比底邊桿短,上邊桿固定連接與吊鉤(1)相扣的口環(2.1),底邊桿和側邊桿外壁上套裝襯套(2.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明禮,黃志鵑,王霓飛,
申請(專利權)人:科思茂江蘇管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