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包含有一殼體、一穿設于該殼體的主軸與二套設于主軸兩端的軸承,其中,殼體具有兩個呈喇叭狀展開的端部而分別定義出一內錐面,各軸承具有一外錐面而以外錐面迫緊殼體的各端部的內錐面,以達到結構穩固、組裝容易與方便維修的目的。(*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自行車,特別是有關于一種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
技術介紹
傳統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Bottom Bracket Parts主要包含有一焊 接于五通管的殼體、 一穿設于殼體的主軸,以及二軸承。就軸承與殼體之 間的結合方式而言可分為兩種態樣。其中一種結合方式是于殼體設有內螺紋,各軸承則安裝于一螺接于殼 體的承碗中而完成與殼體的結合。但是采用螺接的方式除了造成組裝相當 不方便之外,殼體很容易因內螺紋的存在而于螺接的過程中產生扭曲變 形,而且, 一旦有構件損壞,拆卸與維修亦會相當麻煩。另外一種結合方式是省略承碗與殼體的內螺紋的設計,而是將圓柱形 的軸承利用一壓力機緊配合于圓柱形的殼體中。然而,這樣的結合方式不 僅組裝難度高,制造成本昂貴,當遇到構件要維修時,拆卸也是相當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 組裝容易,拆卸方便,可增加維修的便利性。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所提供的五通主軸元件包含有一殼體、 一主軸與二軸承。該殼體具有一供該主軸穿設的軸孔與二端部,各該端部 呈喇叭狀展開而定義出一內錐面,而該等軸承分別套設于該主軸的兩端, 并分別具有一外錐面而可通過該外錐面迫緊該殼體的各該端部的內錐面。本技術一種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包含有一殼體,具有一軸孔與二端部,各該端部呈喇叭狀展開而定義出 內 錐面;一主軸,穿設于該殼體的軸孔中;以及二軸承,套設于該主軸的兩端,并分別具有一外錐面,各該軸承以該 外錐面迫緊該殼體的各該端部的內錐面。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中各該軸承具有一外環、 一內 環與多個錐形滾柱,該外環具有該外錐面與一內錐面,該內環具有一外錐 面,該等錐形滾柱設于該外環與該內環之間,并分別以其外周面迫緊該外 環的內錐面與該內環的外錐面。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中各該軸承還包含有一楔形 環,該楔形環具有一外錐面與一內環面,該內環還具有一內錐面,該楔形 環以該外錐面迫緊該內環的內錐面,并以該內環面迫緊該主軸。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還包含有一扣環,該內環的外錐 面具有一環槽,該扣環設于該環槽。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還包含有一密封環,該內環的 外錐面具有一環槽,該密封環設于該環槽,并抵接該外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五通主軸元件可確實達到組裝簡 單,拆卸容易與維修方便的目的;能夠非常方便地完成組裝并同時能兼顧 結構的穩定;若遇到有構件損壞需要維修時,各構件的拆卸也是相當容易 而有效增加維修的方便性。再者,本技術的五通主軸元件利用各軸承 的錐形滾柱可承受更大的軸向力。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軸承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五通主軸元件10 殼體20軸孔22 端部24第一內錐面26 主軸30軸承40 外環50第一外錐面52第一錐形軸孔54第二內錐面56內環60第二外錐面62第一環槽622第二環槽624第二錐形軸孔64第三內錐面66錐形滾柱70楔形環80第三外錐面82內環面84扣環90密封環9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結構、特征及功效所在,茲舉以下較佳實 施例并配合圖式說明如后。請參閱圖1,為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IO,包含有一殼體20、 一主軸30與二軸承40。請配合參閱圖3,殼體20具有一穿通左、右兩側的軸孔22,以及兩個呈喇叭狀展開的端部24而于各端部24定義出一第一內錐面26。主軸30穿設于殼體20的軸孔22中,并以其兩端分別連接一曲柄(圖中未示)。請配合參閱圖2與圖3,該等軸承40套設于主軸30的兩端,分別具 有一外環50、 一內環60、多個錐形滾柱70、 一楔形環80、 一扣環90與 一密封環92。外環50呈錐形而具有一第一外錐面52、 一第一錐形軸孔54與一第二 內錐面56,其中,各外環50以第一外錐面52迫緊殼體20的各端部24 的第一內錐面26。內環60容設于外環50的第一錐形軸孔54中,呈錐形而具有一相對 第二內錐面56的第二外錐面62、 一同軸對應第一錐形軸孔54的第二錐形 軸孔64,以及一第三內錐面66。另外,內環60的兩端于第二外錐面62 分別形成一第一環槽622與一第二環槽624。該等錐形滾柱70間隔地設于外環50與內環60之間,并分別以其外 周面迫緊外環50的第二內錐面56與內環60的第二外錐面62。5楔形環80為C形,具有一第三外錐面82與一內環面84。楔形環80 容設于內環60的第二錐形軸孔64中,并透過本身的徑向擴張以第三外錐 面82迫緊內環60的第三內錐面66,同時,楔形環80再以內環面84迫緊 主軸30??郗h90為C形,扣接于內環60的第一環槽622中,用以將外環50 與內環60固定在一起而無法分離。密封環92為橡膠所制成,卡合于內環60的第二環槽624中,并緊貼 外環50的端緣,用以提供防塵與防水的效果。經由上述結構可知,本技術的五通主軸元件10于殼體20的兩端 部24形成喇叭狀,可增加殼體20在徑向的穩固性以減少殼體20在焊接 于一五通管(圖中未示)時所產生的扭曲變形。另外,殼體20與各軸承 40之間是透過殼體20的第一內錐面26與外環50的第一外錐面52之間的 錐形配合而相互迫緊,且各軸承40的外環50、內環60與該等錐形滾柱 70之間,以及內環60與楔形環80之間也都是分別透過錐形配合而相互迫 緊,使得本技術的五通主軸元件10能夠非常方便地完成組裝并同時 能兼顧結構的穩定;若遇到有構件損壞需要維修時,各構件的拆卸也是相 當容易而有效增加維修的方便性。再者,本技術的五通主軸元件10 利用各軸承40的錐形滾柱70可承受更大的軸向力。本技術于前揭實施例中所揭露的構成元件,僅為舉例說明,并非 用來限制本案的范圍,其它等效元件的替代或變化,亦應為本案的申請專 利范圍所涵蓋。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殼體,具有一軸孔與二端部,各該端部呈喇叭狀展開而定義出一內錐面;一主軸,穿設于該殼體的軸孔中;以及二軸承,套設于該主軸的兩端,并分別具有一外錐面,各該軸承以該外錐面迫緊該殼體的各該端部的內錐面。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特征在于, 各該軸承具有一外環、 一內環與多個錐形滾柱,該外環具有該外錐面與一 內錐面,該內環具有一外錐面,該等錐形滾柱設于該外環與該內環之間,并分別以其外周面迫緊該外環的內錐面與該內環的外錐面。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特征在于, 各該軸承還包含有一楔形環,該楔形環具有一外錐面與一內環面,該內環 還具有一內錐面,該楔形環以該外錐面迫緊該內環的內錐面,并以該內環 面迫緊該主軸。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特征在于, 還包含有一扣環,該內環的外錐面具有一環槽,該扣環設于該環槽。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一密封環,該內環的外錐面具有一環槽,該密封環設于該環槽,并 抵接該外環。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自行車的五通主軸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殼體,具有一軸孔與二端部,各該端部呈喇叭狀展開而定義出一內錐面; 一主軸,穿設于該殼體的軸孔中;以及 二軸承,套設于該主軸的兩端,并分別具有一外錐面,各該軸承以該外錐面迫 緊該殼體的各該端部的內錐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喬治法蘭屈,
申請(專利權)人:臺灣熊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