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灌裝,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灌裝系統。
技術介紹
1、灌裝系統是一種用于包裝各種液體和半固體物質的設備,它通過流量控制和計量原理,將儲存容器中的物質準確地量化并注入到目標容器中。
2、現有的灌裝設備在應用過程中,上料傳送帶將多個容器運送至上料區域后,推動設備將多個目標容器從上料傳送帶推至上料平臺,灌裝設備將物料灌注至目標容易內,推動設備再將灌注完成的目標容器從上料平臺推至下料傳送帶,然后推動設備將上料傳送帶新傳送至上料區域的目標容器推至上料平臺進行下一輪的灌裝。在這個灌裝過程中,灌裝設備完成一次灌裝過程后需要等待推動設備將灌裝完成的容器推走再推來新的容器才能再次進行灌裝,灌裝設備閑置等待容器的上料設備(即推動設備、上料傳送帶、下料傳送帶等)動作的時間較長,平白浪費了灌裝設備的產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灌裝系統,能夠充分利用灌裝系統的產能,提高灌裝效率,使上述問題得到改善。
2、本申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3、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灌裝系統,設置于機架,灌裝系統包括料臺、兩列灌裝組件、料斗;兩列灌裝組件設置于料臺,灌裝組件具有第一進料口和第一出料口,且,第一進料口延伸至料臺的頂面;料斗具有一列第二出料口,且,第二出料口與料臺滑動配合;料臺可移動地設置于機架,料臺移動以使兩列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輪流與一列第二出料口連通;兩列灌裝組件被配置為任一列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連通第二出料口以進料時,另一列灌裝組件通過
4、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兩列灌裝組件設置于料臺,灌裝組件不超過料臺的頂面,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延伸至料臺的頂面;料斗具有一列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的數量與第一進料口的數量相等,第二出料口與第一進料口一一對應,第二出料口與料臺滑動配合,料臺在移動過程中,第二出料口與料臺的頂面貼合,減少料斗中的物料在料臺移動過程中漏出的量;料臺移動以使兩列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輪流與一列第二出料口連通,讓兩列灌裝系統能夠輪流進行進料和灌裝;兩列灌裝組件被配置為任一列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連通第二出料口以進料時,另一列灌裝組件通過第一出料口灌裝,從而減少灌裝系統的閑置時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列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正對料斗的一列第二出料口時,另一列灌裝組件的第一出料口同時在對上料平臺上的一處的一列容器進行物料的灌裝,灌裝完成的同時正對第二進料口的一列灌裝組件的進料也完成了,在容器的上料設備轉運灌滿的容器并補充上新的容器的期間,料臺沿機架移動,讓進完物料的灌裝組件的第一出料口正對上料平臺的另一處的另一列容器進行灌裝,灌裝完成的那一列灌裝組件移動至正對第二出料口處,讓這一列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連通第二出料口以進行進料,在此期間,上料平臺的前一處被上料設備補充上了新的一列容器,兩列灌裝容器完成了進料和對另一列容器的灌裝后,料臺反向移動進行進料和對平臺的前一處新補充的一列容器進行觀察,同時上料設備會在上料平臺的另一處補充新的容器,循環往復,讓本申請提供的灌裝系統在除了料臺移動的時間以外均處于工作狀態,較為充分地利用灌裝系統的產能,提升灌裝效率。
5、在一些實施例中,料臺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料臺移動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料臺處于第一位置時,兩列灌裝組件中的一列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連通第二出料口,另一列灌裝組件通過第一出料口灌裝;料臺處于第二位置時,另一列灌裝組件的第一進料口連通第二出料口,一列灌裝組件通過第一出料口灌裝。
6、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料臺到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時會停止移動一段時間以便灌裝組件完成灌裝過程和進料過程。料斗處于第一位置時進料的一列灌裝組件會在料斗處于第二位置時對容器注入物料,料斗處于第一位置時對容器注入物料的一列灌裝組件會在料斗處于第二位置時進料。
7、在一些實施例中,灌裝組件包括筒體、啟閉機構;啟閉機構設置于筒體內側;啟閉機構將筒體分隔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連通第一進料口,第二段連通第一出料口,且,啟閉機構用于控制第一段和第二段連通或斷開。
8、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啟閉機構將筒體分隔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連通第一進料口,第二段連通第一出料口,啟閉機構用于控制第一段和第二段連通或斷開,當第一段通過第一進料口連通第二出料口進行進料時,啟閉機構控制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處于斷開狀態,讓進入第一段的物料能夠被存放在第一段中,當第二段通過第一出料口與容器的開口連通時,啟閉機構控制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處于聯動狀態,讓第一段內的物料能夠流至第二段,再流至容器中以完成灌裝。啟閉機構能夠防止進入灌裝組件中的物料在料臺移動過程中掉落,保證物料能夠被送入容器,減少物料的浪費,也讓被灌入容器中的物料的量能夠被控制。
9、在一些實施例中,啟閉機構具有流道;啟閉機構可轉動地設置于筒體,啟閉機構與筒體的內壁貼合;啟閉機構具有連通狀態和斷開狀態,啟閉機構為連通狀態時,流道連通第一段與第二段,啟閉機構為斷開狀態時,流道的開口與第一段和第二段錯開。
10、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啟閉機構具有連通狀態和斷開狀態,啟閉機構能夠轉動以切換連通狀態和斷開狀態,啟閉機構為連通狀態時,流道的兩端的開口分別連通第一段與第二段,啟閉機構為斷開狀態時,流道的開口與第一段和第二段錯開,啟閉機構與筒體的內壁貼合,啟閉機構能夠通過自身的外壁面阻攔第一段中的物料進入第二段從而使第一段與第二段斷開。
11、在一些實施例中,筒體還包括用于設置啟閉機構的第三段,第三段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在筒體的徑向上,第三段的尺寸超過第一段的尺寸和第二段的尺寸。
12、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在筒體的徑向上,第三段的尺寸超過第一段的尺寸和第二段的尺寸,讓啟閉機構的尺寸能夠大于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尺寸,提升啟閉機構對第一段與第三段的連接處的封堵效果,降低物料中的油在啟閉機構為斷開狀態時從啟閉機構與第一段之間的縫隙漏入第二段導致物料浪費的風險。
13、在一些實施例中,啟閉機構為圓柱體結構,啟閉機構與第三段的內壁貼合,流道兩端的開口均延伸至啟閉機構的外周面;第一段與第三段連通的開口與啟閉機構的外周面滑動配合,第二段與第三段連通的開口與啟閉機構的外周面滑動配合。
14、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流道兩端的開口均延伸至啟閉機構的外周面,讓啟閉機構為連通狀態時,流道的開口與第一段/第二段之間的縫隙較小,從而降低物料從流道的開口與第一段/第二段之間的縫隙漏入第三段后難以清理的風險;第一段與第三段連通的開口與啟閉機構的外周面滑動配合,第二段與第三段連通的開口與啟閉機構的外周面滑動配合,當啟閉機構為封閉狀態時,啟閉機構的外周面與第一段/第二段之間的縫隙較小,從而降低物料從啟閉機構的外周面與第一段/第二段之間的縫隙漏入第三段后難以清理的風險。
15、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驅動件和傳動組件;傳動組件包括主動部和多個傳動桿;其中,兩列灌裝組件中任一列灌裝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灌裝系統,設置于機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臺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料臺移動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間切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裝組件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啟閉機構具有流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還包括用于設置所述啟閉機構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啟閉機構為圓柱體結構,所述啟閉機構與所述第三段的內壁貼合,且,所述流道兩端的開口均延伸至所述啟閉機構的外周面;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啟閉機構為連通狀態時,在所述筒體的徑向上,所述流道的尺寸與所述第一段的尺寸和所述第二段的尺寸相等。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臺包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灌裝系統,設置于機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臺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料臺移動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間切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裝組件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啟閉機構具有流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灌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還包括用于設置所述啟閉機構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波,李曉紅,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味科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