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
技術介紹
1、人體腸道菌群與多種病癥密切關聯,當腸道菌群與人體以及外部環境的動態平衡狀態被打破時會形成腸道菌群失調,進而引發疾病或者加重原有病情。
2、腸道菌群的檢測是現代消化科化驗的一項常見檢測項目,其原理主要基于現代生物技術的高通量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分析。通過對樣本中的微生物基因組dna序列進行分析,可以揭示個體腸道菌群的組成和多樣性。這種檢測方式對于理解人體健康、疾病發生機制以及個性化醫療具有重要意義。
3、要獲取病患或實驗對象腸道內的菌種樣品,常見的獲取樣品的方式為糞便取樣與黏膜取樣。其中糞便取樣是更為常見的取樣方式,最常見的取樣流程需要實驗對象在排便時使用消毒取樣棉簽從衛生紙或便器中的糞便上直接獲取糞便樣品,隨后將糞便樣品放入到試劑溶液管中搖勻后,再送往檢測。該種方式雖然簡單易行,但是還存在下列問題:1、檢測人員收到待檢測樣本后,需要打開樣本儲瓶后,手持移液器等工具伸入儲瓶取樣,不僅需要消耗移液吸頭,而且需要操作移液器,增加了操作步驟及污染環節;2、需要將采樣棉簽插入儲瓶后進行攪拌洗脫后丟棄,因采集者個人素質等問題易存在潛在的污染和安全風險,并且樣本開蓋攪拌洗脫操作過程不同人操作效果差異較大,可能出現洗脫不合格的,還易出現污物濺出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種無需采集者專門洗脫樣本或洗脫操作更容易,樣本洗脫過程不易污染,后續檢測操作環節耗材消耗少,操
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有如下技術方案:
3、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包括收集儲瓶和采集組件,所述采集組件包括吸封蓋、采集管件、密封蓋和密封套,
4、所述吸封蓋包括彈性囊、密封接頭、封堵塞和至少2根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下面連接有倒鉤,連接桿通過其兩端連接在所述封堵塞與所述密封接頭的內部上端之間,所述密封接頭的上端口與彈性囊的下端開口密封連接,密封接頭的下部設有螺紋等可拆卸連接結構,所述密封接頭與彈性囊由連接桿間的通孔連通;
5、所述密封蓋包括蓋體和垂直連接在蓋體上面的凸管部,所述凸管部的上端設有螺紋等用于可拆卸連接密封接頭的接頭,所述蓋體的下面設有與凸管部軸心重合的密封套卡槽,所述密封套卡槽的上壁面設有出液孔,外壁面設有導槽,所述密封套卡槽的外壁面靠近導槽設有安裝指示線,所述蓋體與所述收集儲瓶的口部可拆卸連接;
6、所述密封套連接在密封套卡槽內,其上部壁上的出液孔與密封套卡槽上的出液孔重合;
7、所述采集管件包括直管,所述直管上部密封穿過密封套后與密封蓋插接,直管的上端設有用于與所述倒鉤鉤連的鉤槽,下端設有用于采集樣本的采集勺,中部設有擋環,直管的壁面設有側孔,所述側孔位于擋環的上部和密封套下,所述擋環的上面邊沿垂直連接有用于與導槽滑動插接的防轉限位桿,當擋環的上面與密封套卡槽的下面接觸時,所述側孔可與所述出液孔重合。
8、優選地,所述密封套的內壁面徑向設有若干個凸環,該凸環類似于太陽能真空管用密封圈的內面凸環。
9、優選地,所述凸環的內徑小于所述直管的外徑。
10、優選地,所述彈性囊為與所述密封接頭的上端一體制成的波紋盲管。
11、優選地,所述波紋盲管與所述密封接頭之間連接有彈簧。
12、優選地,所述直管的外壁面徑向設有取樣標線。
13、優選地,所述凸管部的壁面設有相對的2個長孔,通過所述長孔可以接觸到所述直管。
14、優選地,所述凸管部的內孔為靠近蓋體孔徑逐漸增大的錐形孔。
15、優選地,所述錐形孔的孔徑大于直管的外徑。
16、優選地,所述封堵塞的下面形狀為球面,或者圓錐面。
17、優選地,所述采集勺的下端連接有尖凸。
18、優選地,所述收集儲瓶的瓶身包括與瓶身一體制成的易于被壓縮的波紋管段。
19、優選地,所述收集儲瓶的瓶身外壁面包括至少2個環形卡槽,所述環形卡槽連接有c形卡環,所述波紋管段位于所述環形卡槽之間及c形卡環的下面。
20、優選地,所述收集儲瓶內盛裝有保存液。
21、優選地,所述收集儲瓶的瓶身由聚丙烯塑料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制成。
22、優選地,所述采集管件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制成。
23、優選地,所述c形卡環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或者abs塑料制成。
24、優選地,本專利技術包含的采集組件及收集儲瓶獨立無菌包裝在同一個包裝盒內,并且所述采集組件以待采集狀態無菌包裝,并放置在與其待采集狀態外形相匹配的包裝槽內。
25、由于采取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
26、1.檢測人員接收到包含待檢測樣本的本專利技術后,可以將吸封蓋從凸管部的上端取下后,直接將直管的鉤槽端朝向ep管等離心管口部加入待檢測樣本,無需使用移液器等樣本轉移工具,節約移液吸頭,操作環節更少,操作更便捷高效。
27、2.本專利技術可在密封后進行搖晃洗脫混勻操作,或者無需專門洗脫混勻操作,在運送過程中即可實現保存液與樣本的洗脫混合,無需專門洗脫或者搖晃洗脫混勻操作比開蓋攪拌洗脫更容易,洗脫效果更好,也不易出現現有技術那樣在攪拌的過程中污物濺出,以及檢測取樣過程中存在的移液污染等情況。
28、3.本專利技術還可在蓋體與收集儲瓶密封前,通過擠壓波紋盲管的上端,用吸入的液體將采集勺內黏附的糞便沖洗下來,確保樣本能防濺更快地與保存液混合。
29、4.本專利技術在采集勺的下端設有尖凸,又有利于破開較為干燥的糞便實施取樣,此外,本專利技術還具備舀、吸、刮等取樣方式,能更好地適應多種性狀糞便的樣本采集。
30、5.本專利技術的收集儲瓶內設置有保存液,可以在維持樣本內微生物的活力,保證實驗數據的準確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包括收集儲瓶(20)和采集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組件(10)包括吸封蓋(11)、采集管件(12)、密封蓋(13)和密封套(1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14)的內壁面徑向設有若干個凸環。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囊為與所述密封接頭(112)的上端一體制成的波紋盲管(11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紋盲管(111)與所述密封接頭(112)之間連接有彈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121)的外壁面徑向設有取樣標線(127)。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管部(131)的壁面設有相對的2個長孔(1311),通過所述長孔(1311)可以接觸到所述直管(121)。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儲瓶(20)的瓶身包括與瓶身一體制成的易于被壓縮的波紋管段(22)。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儲瓶(20)的瓶身外壁面包括至少2個環形卡槽(21),所述環形卡槽(21)連接有C形卡環(30),所述波紋管段(22)位于所述環形卡槽(21)之間及C形卡環(30)的下面。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儲瓶(20)的瓶身由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包括收集儲瓶(20)和采集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組件(10)包括吸封蓋(11)、采集管件(12)、密封蓋(13)和密封套(1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14)的內壁面徑向設有若干個凸環。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囊為與所述密封接頭(112)的上端一體制成的波紋盲管(11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紋盲管(111)與所述密封接頭(112)之間連接有彈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121)的外壁面徑向設有取樣標線(127)。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腸道菌群基因檢測用采樣收集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騰飛,楊昕宇,叢億蕾,楊華,吳榮,張潔,柳琴,袁玥,李夏,鄭恩弘,呼之涵,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