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經濟作物種植,具體涉及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
技術介紹
1、桃樹是一種常見的果樹,在我國許多地區都有廣泛種植。然而,在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區,桃樹的生長和結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傳統的桃樹種植方法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這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難以實現,并且過度灌溉還可能導致土壤結構破壞、養分流失等問題。因此,需要一種適應干旱環境下的桃樹種植方法,既能有利于桃樹的生長結果,又能節約水資源和保護土壤。覆砂是一種特殊的土壤覆蓋模式,一次覆砂,可使用20~30年以上,其能夠實現耕種過程中蓄水保墑、減少地表蒸騰、提高土壤溫度、增產增收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局限性,本申請提出了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克服了
技術介紹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3、本申請的專利技術點是提供了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4、s1.平整土地,規劃株行距,開挖定植溝或定植穴,將桃樹苗木淺栽于定植溝或定植穴內(栽植宜淺,即苗木栽植后,使根莖土痕處外露,相比于水田栽植淺一些),樹盤低于園地平面(即整個樹盤呈淺盤狀,低于園地平面,利于集雨,一般樹盤中心的樹干處比樹盤外圍低10-20cm);
5、s2.苗木定植后,扒平園地,全園覆蓋干凈的細綿沙或直徑5cm以下的砂石,覆砂厚度為10-15cm;
6、s3.從定植當年開始,每年的冬季(落葉后至萌芽期)和夏季(萌芽至采果后)對桃樹進行修剪;
7、s4.每年秋季從樹冠外沿向內,選擇施肥位置(樹冠投影外圍向內區域),削去45-55cm寬的壓砂層,挖施肥溝,將挖出的土堆放于一旁,勿與砂層混合,再將施肥溝(寬25-35cm,深25-35cm,長90-110cm)挖出的土與肥料拌勻,回填踩實后恢復砂層,按照一年南北、一年東西的方向交替進行施肥;
8、s5.從定植當年開始,入冬前(秋季采果后至土壤封凍前)和春季土壤解凍后(春季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全園耖砂各一次,將大粒砂翻到上層,小粒砂倒入地表層;保持砂土分離。
9、可選地,上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所述步驟s1中,是按照桃樹的生長特性和種植規劃確定株行距,其中株距為2-3m,行距為4-5m;定植溝深度為55-65cm,寬度為55-65cm;定植穴深度為55-65cm,直徑為55-65cm。
10、可選地,上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所述步驟s2中,覆砂厚度選擇為10cm、11cm、12cm、13cm、14cm或15cm。
11、可選地,上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所述步驟s3中,冬季修剪時去除桃樹主干上距離地面高度為58-62cm處以下的側枝,以及所有的交叉枝、重疊枝,保留主枝2-3個,每個主枝上保留側枝1-2個;夏季修剪時,當新梢長到28-32cm時,對背上枝、徒長枝進行摘心或疏枝處理。
12、可選地,上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所述步驟s4中,秋季施肥時,在樹冠投影處向內,開施肥溝,削去壓砂層,每株桃樹施用有機肥20-30kg(商品有機肥或腐熟的農家肥、家畜肥)、復合肥0.8-1.2kg(磷酸二銨、果樹專用肥)。
13、可選地,上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所述步驟s5中,定植當年入冬前和春季土壤解凍后耖砂時,使用耬尖寬度為9-11cm的耖砂工具,5年以上的砂田在大雨后土壤濕度為60-80%時進行耖砂操作。
14、與現有技術相對比,本申請具有以下優點:
15、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與現有技術相對比,具有以下優點:
16、1、解決現有桃樹種植方法在干旱地區面臨的生長結果受限、無灌溉條件、水資源浪費、地表蒸發量大以及地表耕層破壞等問題;
17、2、淺栽方式有助于苗木根系更好地適應土壤環境,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和對養分、水分的吸收;
18、3、砂層的覆蓋能夠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起到保墑增溫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調節土壤的溫度,抑制雜草的生長,為桃樹生長創造一個相對適宜的土壤環境;
19、4、冬季修剪能夠調整桃樹的樹形結構,去除枯枝、病枝和過密枝等,以保證桃樹在來年能夠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夏季修剪則側重于控制桃樹的生長勢,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
20、5、基于覆砂處理和桃樹自身的適應機制,從定植后苗木成活開始,全年可不再進行灌溉,能夠在干旱環境下減少對外部灌溉水源的依賴,從而實現桃樹的抗旱種植;
21、6、施肥方式既能夠保證桃樹獲得足夠的養分,又不會破壞砂層,利于砂層的保墑和土壤調節功能,有利于砂層的多年使用;
22、7、耖砂操作有助于疏松砂層,抑制雜草生長,提高砂層的透氣性、滲水性和保墑能力,促進桃樹根系的生長。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是按照桃樹的生長特性和種植規劃確定株行距,其中株距為2-3m,行距為4-5m;定植溝深度為55-65cm,寬度為55-65cm;定植穴深度為55-65cm,直徑為55-6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覆砂厚度選擇為10cm、11cm、12cm、13cm、14cm或1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冬季修剪時去除桃樹主干上距離地面高度為58-62cm處以下的側枝,以及所有的交叉枝、重疊枝,保留主枝2-3個,每個主枝上保留側枝1-2個;夏季修剪時,當新梢長到28-32cm時,對背上枝、徒長枝進行摘心或疏除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秋季施基肥時,在樹冠投影下內側開施肥溝,開溝前削去壓砂層,每株桃樹溝施用有機肥20-30kg、復合肥0.8-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定植當年入冬前和春季土壤解凍后耖砂時,使用耬尖寬度為9-11cm的耖砂工具,5年以上的砂田在大雨后土壤濕度為60-80%時進行耖砂操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是按照桃樹的生長特性和種植規劃確定株行距,其中株距為2-3m,行距為4-5m;定植溝深度為55-65cm,寬度為55-65cm;定植穴深度為55-65cm,直徑為55-6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覆砂厚度選擇為10cm、11cm、12cm、13cm、14cm或1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桃樹的抗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冬季修剪時去除桃樹主干上距離地面高度...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軍,蒲建霞,楊馥霞,王耀輝,高波,王晨冰,牛茹萱,賀歡,
申請(專利權)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林果花卉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